三林崩瓜近期上市。杜晨薇攝
記者杜晨薇
昨天,上海地產水果“三林崩瓜”在浦東上市。與往年全市只種50畝不同,今年,盒馬以訂單農業的管道定植了150畝三林崩瓜,預計將在未來近兩個月裏,陸續上市12萬顆成品瓜。這也是這種在上海種植歷史悠久、產量卻極低的瓜果品種,首次更大規模跟本地消費者見面。
明明是受人歡迎的地產水果,三林崩瓜為何長期沒有規模化種植?而今,又是怎樣的契機讓它重回市場?
一碰就“炸”,很難規模化流通
三林崩瓜躋身西瓜界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不過,瓜如其名,皮薄如紙、一觸即破,一度給種植、採收、運輸等環節帶來難題。
20世紀60年代末,受環境條件、耕作場地等影響,三林崩瓜瀕臨絕種。70年代末,上海市農科院專家又重新回到三林鎮種植三林崩瓜。之後經科研人員共同努力,通過提純復壯、雜交選育,將原來只有兩斤重、瓜瓤淡黃、甜度不高的崩瓜,開發成了如今中心糖度約11度、單個重量約4斤的“新”崩瓜。2013年,三林崩瓜獲國家農業農村部頒發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證書。同年,三林崩瓜栽培技藝被列入“浦東新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上海市浦東新區農協會會長周德福說,三林崩瓜種植條件要求極高,產量又低,一藤一瓜的情况下,一畝地只能產出幾百顆合格的崩瓜。一段時間以來,儘管解决了種植技術問題,但依然存在種植面積不够、推廣不足等情况。去年以來,浦東新區農協會與上海三林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盒米村農業專業合作社建立戰略合作,將種植面積由50畝擴大到200畝。“還統一了栽培管理科技標準,實現了‘一瓜一碼’,育苗、種植、銷售全流程溯源。”盒米村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建榮說。不過,如果不能妥善處理三林崩瓜一碰就“炸”的臭脾氣,恐怕仍然很難在市場上規模化流通。
全閉環運輸破解難題
記者在瓜田看到,崩瓜雖然比普通的西瓜小一圈兒,可運輸起來實在麻煩。一旦瓜成熟到一定階段,只要用手輕輕一碰,“嘭”一聲,黃色的瓜瓤就急不可待地坦露出來。
“為了從根本上破解這一難題,我們專門為三林崩瓜製定了一套全閉環的運輸標準。從採收時,就要和科技人員確定採收相應的成熟度,分批次進行種植、授粉、採收。包裝為了貼合崩瓜形狀,我們選擇了防震能力極强的氣泡柱,還加裝了葫蘆膜,並通過專車專送的管道,將崩瓜運到各個前置倉。”盒馬上海區域商品總監黃一凡說。
對盒馬而言,最難控制的環節其實是“最後一公里”。難伺候的崩瓜可累壞了一線的外賣小哥。“配送員需要在上車之前先檢查一遍瓜的情况。路上需要格外留意減速帶,送達時還要再開箱檢查一次。”黃一凡介紹。
略有遺憾的是,以現在的運輸管道,三林崩瓜還是出不了上海,只能上海市民“獨自享用”了。
複刻市民兒時味道
其實,上海歷史上有很多本土的特色農產品,由於種植規模小、外來品種衝擊等原因,逐步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了。黃渡蕃茄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嘉定安亭黃渡地區就開始種植蕃茄,其出產的蕃茄個大、飽滿、皮薄、色豔、甜糯、汁多,深受市場歡迎,黃渡蕃茄也囙此聞名滬上。
這兩年,沉寂了多年的黃渡蕃茄,在訂單農業的新種植銷售模式下,重出江湖。很多吃過的市民都表示,重新找回了記憶中的味道。
記者瞭解到,訂單農業又稱契约農業、契約農業,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農戶根據與盒馬等大客戶簽訂的訂單,組織安排農產品生產,可以很好地適應市場需要,避免盲目生產。
黃一凡說,訂單農業也是現時復原被現代供應鏈拋弃的特色農產品最有效的一種辦法。去年,盒馬在浦東南匯以訂單農業的管道還原了露天種植的矮脚青,上市後非常受上海市民歡迎,平均每天有2萬多用戶購買。最近,盒馬又開始在嘉定推進“嘉定白蒜”“嘉定白蠶豆”等特色老品種的種植與上市,並上架銷售了崇明人的兒時美味——崇明野茭白。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