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太人“强筋骨”“巧運力”“增內功”天舟六號飛船“帶貨”能力再陞級

上海 49℃ 0
摘要:特派記者俱鶴飛作為我國空間站建造完成後的首艘到訪飛船,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帶貨”能力實現了再陞級,是一艘改進型貨運飛船。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804所,承擔了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測控與通信分系統產品的研製工作。

  特派記者俱鶴飛

  作為我國空間站建造完成後的首艘到訪飛船,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帶貨”能力實現了再陞級,是一艘改進型貨運飛船。

  上海航太承擔著貨運飛船推進艙總裝、對接機构、太陽電池翼、測控通信、電纜網等關鍵產品的研製和生產工作。

  “與前5次任務相比,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在設計方案上有了較大的改變,為新批次組批生產的首發產品。”上海航太貨運飛船副總師陳啟忠介紹,“本次任務確定了未來全密封貨運飛船的型譜走向,確定了貨運飛船的標準型和改進型方案,兩個方案設計的貯箱數量不同,可根據空間站補加推進劑上行需求進行選用,後續能够為空間站長期穩定運營提供物資保障。”

  改進型貨運飛船,對貨物艙和推進艙同時開展優化設計,總運輸能力和上行貨物能力大幅提升,這也意味著為太空人提供物資保障支持的時間將會進一步加長。上海航太貨運飛船副總師曹俊生說:“我們對推進艙進行了重新設計,將貨物艙後錐段28台套儀器設備轉移至推進艙,使貨物艙裝載空間進一步提升,極大提高了貨運飛船的載荷能力。”

  裝艙設備大幅增加、大量設備外形變化,僅僅是推進艙總裝設計佈局面臨的第一道難題。除此之外,研製團隊還要充分考慮囙此引出的其他管路和線纜佈局的優化調整,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簡單來說,根據裝艙設備的功能特點,貨運飛船的推進艙內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是儀器設備區,內設一層儀器圓盤用於安裝各類電子設備;下半部分為推進設備區,安裝著燃料貯箱、氣瓶等推進模塊。

  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805所總裝設計團隊憑藉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對現有儀器圓盤的安裝位置進行重新調整,並對圓盤的整體結構進行重新設計,對相關艙內管路和線纜走向重新佈局。通過“强筋骨”“巧運力”“增內功”三招,練就“大容量”儀器圓盤,提高圓盤結構强度,巧設四周承載拉杆、新增小型電纜綁杆,不僅實現承載能力的全面提升、避免功率電纜的熱導風險、確保管路連接的安全可靠,還把推進艙質心和慣量的變化控制在最小。

  經過與各分系統開展多輪設計分析反覆運算,團隊最終把新增的近30臺設備成功佈置到現有的一層圓盤上,以全新設計滿足總體和分系統各類設備的佈局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打開手機,我們可以查看快遞包裹的物流路徑。這樣的操作,太空“快遞小哥”也可以實現,甚至配送過程可以更加直觀。

  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804所,承擔了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測控與通信分系統產品的研製工作。天舟六號裝載的艙外高清攝像機之一的交會對接攝像機,能够即時監測飛船和空間站交會對接的過程。

  除了艙外攝像機,用於監控貨運飛船艙內的攝像機也是由上海航太804所研製配套的,針對艙內環境相對適宜的特點,設計團隊從貨運飛船開始大膽選用商用攝像機,經過一定的加固和試驗驗證後安裝在飛船艙內,大大優化了研製效率、降低了產品成本。

  (解放日報海南文昌5月10日專電)

标签: 飛船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