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曄
“五一”假期,洋山港碼頭卻並不停歇。自九江城西港出發的“集海之俊”號貨輪,運載一批21噸、貨值達51.3萬元的出口傢俱,已抵達上海洋山港,即將在洋山海關監管下出口海外。這是九江港—洋山港經“聯動接卸”模式承運的首批貨物,標誌著“聯動接卸”監管模式首次拓展至長三角區域外,實現江西首票。
所謂“聯動接卸”,是上海及周邊港口與海關聯手推出的政策組合拳,是將其他長江支線港口作為洋山港的接卸地,實施“聯動接卸、視同一港”整體監管,實現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讓外貿貨物最為經濟省時的“水水中轉”管道真正熱鬧起來。到2022年底,“聯動接卸”已覆蓋長三角12個港口。整個2022年,上海與長三角經此模式共完成進出口34.3萬標箱。
據此批貨物的貨主企業介紹,過去,蘇浙皖贛等區域的出口貨物,多選擇以成本較高的陸路運輸管道,將貨物運至上海,直接從上海報關出口。僅在蘇南地區,過去每天就有約4萬輛集卡往返於當地與上海港之間。“聯動接卸”模式的落地,實現了貨物自九江港直抵洋山港,也一舉解决了貨物轉關申報等問題,有效節約運輸時間和成本。據貨主企業測算,每個標箱可節約物流成本100至400元,物流時間可縮短1至2天。
據悉,隨著“聯動接卸”輻射範圍進一步擴大,將吸引更多長江流域外貿企業“弃陸轉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樞紐地位也將獲得進一步強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