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西溝村:續寫黃土高原上的綠色傳奇

陕西 51℃ 0
摘要: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山梁溝峁連綿,山頂上層層梯田,如大地的指紋。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薑良彪今年67歲,是土生土長的高西溝人。

4月5日,春入陝北,雨落高原。

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山梁溝峁連綿,山頂上層層梯田,如大地的指紋。松、柏、槐、榆、檸條等遍佈坑坑窪窪,深深紮進土壤。座座蘋果園裏新葉翻卷,花苞露紅。

這裡曾是“農業學大寨”的典型,是書寫過傳奇的地方。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勤勞智慧的高西溝人治山治溝治水,把山上光禿禿的“刺眼黃”變成了林草蓋坡窪的“希望綠”。曾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高西溝實現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溝”。

“滾滾黃河裏沒有咱高西溝的泥”,成為高西溝人的驕傲。

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薑良彪今年67歲,是土生土長的高西溝人。他圓臉龐,頭髮已全白,但面色紅潤,聲音渾厚。他依舊記得十幾歲時,就跟著父輩拍崖畔、築地埂、挖水溝、壘墊窩。“那時可把苦受了!”他帶著記者登上龍頭山頂,面對滿眼風光,憶苦思甜。

2021年9月13日,就是在這同一處地方,薑良彪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全村生態治理成效,聆聽總書記的諄諄囑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西溝村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一個模範,你們堅持不懈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與時俱進發展農村事業,路子走的是對的。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一年多來,高西溝人牢記囑託,持續守護來之不易的“綠”,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推動鄉村振興不斷邁出新步伐。

“滾滾黃河裏沒有咱高西溝的泥”

通往龍頭山的路很陡。路一側密植著松、柏、柳等樹木;另一側的崖畔上,綠茸茸的苔蘚緊緊扒住“黑地皮”,細長的檸條牢牢紮進土壤。

車在山腰停下來。薑良彪下了車,拉住崖畔上的一根檸條細枝介紹起來。“苔蘚、檸條看似不起眼,卻是黃土高原鎖水固土的一大關鍵!”他說,尤其是這檸條,根系發達,生命力强,耐寒耐旱,不挑地形,發揮了大作用。

山上這些“外人”看似尋常的綠,對高西溝人來說,卻凝聚著幾十年的心血與汗水。

高西溝村並非“天生麗質”。全村僅4平方公里,卻有40座山峁、21道溝岔,坡陡溝深,屬於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

“山上光禿禿,溝裏亂石頭。年年遭灾荒,十年九歉收。”這句民謠曾是高西溝村的真實寫照。

痛則思變。上世紀50年代,高西溝人開始征山治水:山上緩坡修梯田,溝底淤地打壩墊,高山遠山種林木,近山陽坡建果園,棄耕坡地種牧草,荒坡陡坬種檸條。

一場三代人的接力開始了。

1958年,大戰孫家梁山,高西溝人臘月天汗流浹背、衣服凍成“鎧甲”,卻沒人退縮;

1975年初冬,會戰廟梁山,村民們立下“山不平、人不撤”的誓言,連續苦戰10天,硬是在山頂造出25畝小平原……

“年輕時可受苦咧!”今年79歲的常錦棟,19歲時就在修田打壩的“戰場”上摸爬滾打。提起幾十年前的艱苦歲月,他仍記憶清晰:“1965年打黃蒿坪大壩時,我們是‘天大旱、人大幹’,幹的是重體力活,吃的是野菜。”

除了修田打壩,常錦棟還是村裡攀崖爬壁種檸條的高手。他也囙此被稱為“爬山虎”。

山羊都上不去的陡坡立壁,他把繩子綁在腰上,從崖頂吊下去,像爬山虎一樣攀著陡坡,用鎬頭刨出一個個淺坑,一窩一窩撒下檸條種子。

在高西溝村,除常錦棟外,還有“領頭雁”“鐵肩膀”“鐵嗓子”“賽兔子”等一批闖將、好漢。正是在這一雙雙手、一代代人的艱苦創業下,高西溝村成為全國生態治理的先進典型。

高西溝村創造出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實現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溝”“百靈子過河沉不了底,滾滾黃河裏沒有咱高西溝的泥”。

守住黃土地上來之不易的“綠”

“龍頭山上,總書記關心地詢問山上都有什麼作物品種。我告訴他,東邊這一片有油松、側柏等300多種耐旱樹種試驗林……”回憶起現場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的情景,薑良彪難掩激動。

迎著細細春雨,薑良彪講述高西溝的規劃佈局:北部是綠色生態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片區,西南部是生態保育片區,東南部是覈心產業示範引領片區。

在高西溝,人們把林子和土地看得一樣重要。

高乃柱是村裡的護林員,山上的一草一木,他都看在眼裡:“上世紀70年代,村裡坡梁上的松樹苗還不足一尺高。我們從那時起就成立護林隊,專門種樹、管林、護林,常年守護。”

1978年,全國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高西溝村一些人提議,把村裡的生態林也分了。當時村黨支部態度明確:林不分、樹不砍、草不毀,由村集體負責管護。

隨後的幾十年,高西溝村對劃定的林地、草地實施封山禁牧,堅持保護優先、封育結合,一直持續至今。

既精心守住綠色家底,也積極推動綠色蝶變。

1995年,薑良彪接過接力棒,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高西溝人與時俱進,從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土地利用結構入手,逐步把“三三制”模式發展為“三二一”模式,即三分林地、二分草地、一分田地。

“2007年,高西溝借鑒洛川經驗,開始嘗試種蘋果,不出幾年,山地蘋果成了我們的‘金蛋蛋’。”薑良彪說。

71歲的村民高治玉是蘋果種植大戶。記者見到他時,他剛從果園回到家,由於下雨踩了滿脚泥。

“果樹還有十來天開花,這兩天我忙著拉枝、掛袋。”高治玉露出樸實的笑容,家裡10畝果園全靠他們老兩口,去年趕上好年景,每公斤賣到了8元。

“幾年前,我們就給果樹交上了保險,去年村上又給拉起了防雹網、壓上了滴灌管子,時不時還有專家教科技,我們更有信心把果園管好管精細了!”高治玉的婆姨高祥如熱情地遞過來幾個蘋果,樂呵呵地說。

在高西溝,生態優勢一步步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產業優勢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讓羣衆愈發增强了生態保護意識。

如今的高西溝,有生態林2300畝、經濟林1000畝,林草覆蓋率達70%。去年,高西溝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711元,高出米脂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0元。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細看高西溝的溝壑褶皺,一處藍色屋頂的板房頗為搶眼。那是護林員高乃柱承包的羊場。

“300頭白絨羊吃的都是我從村民手裡收的秸稈。羊糞免費提供給果農當肥料。這樣就能迴圈利用起來。”60歲的高乃柱頭腦靈活,敢想敢幹。

去年底,在縣政府資金支持下,羊舍、草料棚、化驗室進行了改擴建,並添置了自動上料機等設備。今年羊場將實現半自動化養羊。

高西溝的溝底,蓄著一汪碧水。這是1974年建成的高西溝水庫。過去,水庫主要用於防洪和灌溉。如今,這裡發展起休閒旅遊。

近年來,高西溝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建成水土保持生態展覽館、蘋果採摘園、盤山梯田觀光點等景點。遊客不僅可以體驗田園採摘,還能住窑洞、嘗農家飯。

走進村民高治周家的農家樂小院,一排窑洞清新整潔。他家用軟糜子做的油糕,是吸引城裡遊客的招牌。

“總書記在村裡的田邊,提起軟糜子和硬糜子的區別。現在一吃油糕,我就想起了那天下午的場景,甜咧!”高治周笑著說。

去年,高治周重新裝修了家裡的4孔窑洞,擴大了農家樂規模。“今年,我還要鼓足幹勁,把農家樂的招牌打響。”高治周說。

綠水青山,正持續變現。

2021年10月,米脂縣成立了高西溝工作專班,全力推進高西溝鄉村振興。

“按照‘生態振興+’的發展思路,高西溝村去年謀劃實施光伏發電、農村電商、生態旅遊等8大類33個項目。”高西溝工作專班負責人周文東介紹,今年高西溝計畫實施17個項目,進一步提升生態治理水准,夯實特色產業發展基礎。

今年年初,米脂縣提出“大高西溝”理念,决定在縣域內複製推廣“高西溝經驗”,全域推進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構建生態治理和產業發展新模式。

4月6日,雨過天晴,旭日東昇。一縷縷朝暉灑在龍頭山上,株株松柏迎風挺立。

新征程上,高西溝的綠色傳奇仍在續寫。(記者:高振博段承甫

标签: 三農 林業 農村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