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日,二0二三(第一届)全國產融合作大會的平行論壇——產融合作助力先進製造業集羣建設論壇現場。大會主辦方供圖
“實體公司如果拋開數位科技,等待它的會是一場災難。”4月13日,2023(第一届)全國產融合作大會的平行論壇——產融合作助力先進製造業集羣建設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談產融合作,卻從產業數位化轉型說起。
無獨有偶,其他的演講嘉賓也多次談及企業數位化轉型。以產業金融合作為主題的論壇上,數位化為何成為熱門話題?它將如何推動產業和金融雙向奔赴?
搭橋樑
讓銀企深度合作,助力企業融資
“中小微企業貸款難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究竟難在哪、怎麼解决?”論壇現場,長期與中小微企業打交道的德陽市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蔣平拋出了一個問題。
來自銀行的代表也有困惑。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莫萬貴講了一個從調研中得到的故事:一家商業銀行的負責人對他說,製造業門類太多,不知道怎麼選優質企業。“能不能招一些懂行的人進行把關?”對方告訴他,短期內也很難。
銀行和製造業企業,尤其是與中小微企業之間,仿佛有一座“斷橋”,雙方明明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
如何連通資本和產業之間的“斷橋”,本届大會就是一個“建橋”的契機。
論壇上,基金公司、多家銀行機构分別與代表四川先進製造業集羣的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產業協會簽約。四川三個入選“國家隊”的先進製造業集羣,都將獲得國家製造業轉型陞級基金的支持。
蔣平代表德陽市企業服務中心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預計為當地高端能源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募集資金超過500億元。“資金是一方面,這次簽約,還有很多銀企深度合作的方向,我們很看重金融機構對企業財務能力提升的作用。”
回到蔣平開頭拋出的問題。他發現,有些中小微企業明明業績很好,但銀行還是不敢貸,或者“想貸不能貸”,堵點之一是中小微企業財務流程不規範,導致銀行貸款缺乏依據。
“讓數據說話,助力企業融資。”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韓立岩建議,銀行在數據方面多下功夫,開發更多金融產品,幫助傳統中小企業轉型,比如開發財務資料管理平臺,實現財務資料透明化,解决資訊壁壘問題。
在大會的展覽區,記者在招商銀行展臺見到了一款名為“財資管理雲”的產品,與韓立岩的思路不謀而合。展臺負責人介紹,這款產品去年才上市,已經為綿陽一家新材料企業提升了財務管理能力。“通過這朵‘雲’,總公司可以一鍵管理子公司財務,不僅節約人力,也讓財務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建平臺
解决產融雙方信息不對稱的覈心問題
大會開幕式上,工信部會同財政、金融監管等部門發起成立的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發佈了最新成果,平臺上線兩年來,已實現助企融資突破5000億元。
會上發佈的《產融合作平臺推進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指出,產融合作平臺能够綜合多方資源,深化資料共用應用,著力解决產融雙方信息不對稱的覈心問題。
在平臺上,數據聚少成多成為“生態雨林”,為供應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在“科技+運營”上雙重賦能,建立資料共用機制,實現資方、產業方、監督方、平臺方有效溝通和精准對接,實現金融產品智慧匹配對接,融資需求精准推送,助力建設超級鏈式產業生態圈。
京東與宜賓市合作的京東·西南數位化產融協同平臺就是一個典型的應用。不久前,平臺剛剛實現首貸放款。京東零售雲總裁李煥民介紹,江蘇省揚中市金坤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向宜賓絲麗雅集團提供一批施工工程所需材料,資料交付後便在平臺獲得137萬元應收賬款融資。“線上申請只需要提交一些資料,不需要抵押,並且隨借隨還,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揚中市金坤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為貸款授信提供參攷憑證,數據本身也可作為資產,產生新的價值。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楊曉勇帶來一個鮮活的案例。全國首單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誕生在杭州,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創企業,擁有大量通過可穿戴產品分析得到的數據資源,憑藉這些自主數據,通過數據知識產權質押,企業很快獲得了100萬元貸款金額。(記者寇敏芳)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