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下午市委政法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政法機關主動融入高品質發展大局,對標“十項行動”,制定出臺《全市政法機關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緊盯企業和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特別推出38條措施,助力“施工圖”早日轉化為“實景圖”。
政法機關肩負著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職能。現時,全市32個派出所試點警察服務“一窗通辦”,羣衆在試點派出所可辦理涉及交管、人口、治安、出入境四大類140項警察業務。針對羣衆异地訴訟不便問題,推動跨域訴訟服務向調解、庭審、送達、閱卷、訴訟資料收轉等主要訴訟事務拓展。此次出臺的《若幹措施》,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精准對接有關職能部門法治需求,充分發揮政法機關打擊、保護、調節、服務等主要職能,明確“責任書”、劃出“路線圖”,蹄疾步穩地將一些舉措落實到行動上。
此次市委政法委制定出臺的《若幹措施》主要包括:
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
依法高效辦理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建設案件。扎實抓好戶籍、居住證、積分落戶等政策落地,為來津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法治環境。深化京津冀審執聯動、檢察合作、警務協同機制,構建“環津”社區域警務合作環帶,推進三地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
聚焦濱海新區高品質發展支撐引領行動——
高標準建設自貿區法院國際商事審判庭。充分發揮濱海新區公信調解中心作用,助力打造“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範區”及北方“商業保理之都”。落實“濱城”落戶政策措施,推進居住證、出入境、車駕管等業務“一站辦、一網辦、一次辦”。開展涉中小企業案件專項執行行動、執行信訪“百日攻堅”行動,健全政法領導幹部聯系走訪企業、民營企業家法律維權服務聯席會議等機制,推動形成尊商、安商、護商、親商的良好氛圍。
聚焦科教興市人才强市行動——
主動對接天開高教科創園建設法治需求,加大對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人才彙聚等保護力度,為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孵化地、科技服務資源集聚區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建立科技成果創造、運用全鏈條執法司法保護工作格局。全面準確落實海河英才、積分落戶、過境免簽等政策,完善戶籍、居住證、出入境等管理制度,為“高精尖缺”等人才在津發展提供更多便利化措施。
聚焦港產城融合發展行動——
構建海事海商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出臺天津仲裁委員會海事仲裁規則,開展“為港航企業送法”專項行動,加大海事海商領域涉外律師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實現2027年海事法律服務機构數量達到15家。
聚焦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行動——
積極回應人工智慧、信創產業等重點領域司法需求,加大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綠色石化等優勢產業和冶金、輕工等傳統產業的執法司法保護力度,促進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緊盯重大專案、重點產業園區建設等派駐法官工作室、檢察官工作室、警務室、法律服務團開展精准法治服務。
聚焦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
在部分重點商圈建立法官工作室、檢企聯絡點、警務網站、公共法律服務站,加大對消費者和生產經營者的執法司法保護力度。綜合運用聯合執法、司法建議、檢察建議、公益訴訟等管道,開展交通運輸、燃氣電力、消防通道、窨井蓋安全等領域專項治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
聚焦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
依法懲治亂占耕地、制售假劣農資、危害食用農產品安全等違法犯罪,加强對種業、特色農產品品牌、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執法司法保護。推動“一村一輔警或警務助理”全覆蓋,加快推進“無訟鄉村”建設,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鄉鎮(街道)”。
聚焦綠色低碳發展行動——
推進環境資源審判“三合一”改革和環境資源案件跨區域集中管轄,嚴格落實污染環境禁止令、懲罰性賠償制度,助力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聚焦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
深入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依法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電信網路詐騙等違法犯罪,加大追贓挽損力度,快查快處尋釁滋事、聚眾鬥毆等違法犯罪,對社會影響大、危害嚴重的案件實行提級偵辦、掛牌督辦,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到安全就在身邊。深化政法機關“放管服”改革,全面施行審批、公證等事項一次性告知制度,實現只進一門、只跑一次。
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
深化智慧平安社區建設,提升基礎防範和源頭管控水准。統籌推動開展平安校園、平安醫院、平安家庭等平安創建活動,努力實現“發案少、秩序好、服務優、群眾滿意”創建目標。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