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創新的海南擔當

海南 81℃ 0
摘要:4月1日,與會嘉賓領取裝有“幸運種子”的幸運盲盒。種業成果展示會上展示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成果產品。海南日報徐慧玲李夢楠生物育種、種質資源、全景組學、種業知識產權……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矽谷論壇期間,這些關鍵字被頻頻提及。無論是“老面孔”還是“新概念”,這些種業領域“熱詞”的背後,是人們對種業創新的高度關注。

搭建創新平臺,破解種業“卡脖子”難題,護航種業創新發展
種業創新的海南擔當


4月1日,與會嘉賓領取裝有“幸運種子”的幸運盲盒。


種業成果展示會上展示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成果產品。本組圖片由海南日報記者王程龍攝

海南日報記者徐慧玲李夢楠

生物育種、種質資源、全景組學、種業知識產權……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矽谷論壇期間,這些關鍵字被頻頻提及。無論是“老面孔”還是“新概念”,這些種業領域“熱詞”的背後,是人們對種業創新的高度關注。

種業創新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關鍵之關鍵。在農業強國建設全域中有著特殊優勢、特殊定位的海南,如何搭建創新平臺,破解種業“卡脖子”難題,護航種業創新發展,成為此次與會專家學者關注的一大焦點。

搭平臺科技創新平臺為種業保駕護航

“部分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評估不足”“科研基礎設施薄弱,企業小而散、各自為戰”“種業企業創新能力仍存在短板,需要加强與科研單位緊密合作”……這是過去一段時間和當前擺在科研單位和種業企業面前的難題。

“以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為種業科技創新搭建一批公共科研平臺,以期解决國家糧食安全和種業創新中的重大科學與科技問題。”這是海南面對“種業創新”這一必答題時,給出的一項“解題方案”。

“種子科技改良占農業增產貢獻率的60%左右,而中國現時這一數據僅約45%,對農業生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李家洋認為,保障糧食安全必須走科學技術發展的途徑。在此背景下,崖州灣實驗室應運而生。

深度參與崖州灣實驗室建設的李家洋透露,從當前重大迫切需求和搶佔未來制高點兩個方面出發,崖州灣實驗室肩負“生物育種前沿理論和關鍵技術突破、覈心種源創制及大規模鑒定、重大品種精准設計與培育”三大使命,統籌部署農業生物育種領域最緊迫、最難解的戰畧任務,創制革命性新品種,建立種業創新高地,實現種源自主可控、種業科技自立自强。

築巢引鳳棲。“我們正大力推動一家分公司落戶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期待加强國際種業交流合作,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稻首席專家楊遠柱透露。

近年來,我國種業科技領域的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但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副院長萬建民看來,我國生物育種仍面臨諸多挑戰。“生物育種已成為提升國家農業競爭力的戰畧措施,必須把握機遇,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實現種業科技高水准自立自强,支撐農業強國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在推進生物育種重大平臺建設等方面,海南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委員艾軼倫介紹,位於三亞市崖州區的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占地面積5040畝,現時已經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吸引中國農科院作科所、中種集團等科研院所和企業陸續進駐。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為全國南繁組織開展農作物生物育種試驗提供“一站式”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南繁生物育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亯”,為加快提升我國種業科技水准、保障國家種業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强特色提升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競爭力

在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矽谷論壇分論壇——世界熱帶農業科學高端論壇上,與會嘉賓表示,熱帶農業在全球農業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天然橡膠、油棕、甘蔗、木薯等熱帶作物是全球重要工業原料來源,咖啡、可哥、胡椒、香蕉等是重要消費品。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國道說,當前全球熱帶農業正面臨著多種挑戰,一方面,氣候變化、環境退化、水土資源過度開發以及生物灾害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對熱帶農業產生系統性影響;另一方面,熱帶農業本身也面臨品種老化、結構不合理、生產水准偏低等問題,需要不斷優化品種品質和區域佈局,促進熱帶農業增值增效。

“以熱帶果樹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為例,本土野生資源收集保護已經具備一定基礎,但許多寶貴資源仍未收集和得到保護;龍眼、荔枝、芒果和香蕉等大宗熱帶果樹的品種選育有較好基礎,但自育的優异品質品種數量有限。”海南農墾南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智全說。

海南是中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是海南最具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近年來,海南積極引進和培育熱帶果蔬優質品種,不斷豐富百姓“果籃子”。

“近10年來,海南農墾重點關注果品品質與質量,實施名優熱帶水果引種種植,引進優稀品種100多個,不斷豐富種質資源庫。”李智全介紹。

與此同時,中國熱科院建立了從種質資源到優良品種,從原材料到科技產品的完整熱作研發體系。選育熱帶作物新品種100多個,研發科技產品300多種,進一步提升中國熱區農業生產水准、促進熱區農民增收致富。

三亞市有關負責人介紹,現時,三亞正大力推進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起步區建設,國家(三亞)隔檢中心(一期)項目建成;建設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熱帶果樹種質資源圃,保存來自廣西、江西、湖南等省份的1.1萬份野生稻資源,保存了281種果樹品種。

育土壤强化智慧財產權保護,釋放創新動能

“智慧財產權保護是企業發展的‘護身符’。”楊遠柱表示,智慧財產權保護從根本上保障了種業創新激勵機制的有效運行,是種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

然而,當前種業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仍存在制度、認知和執行層面的問題,强化種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是包括楊遠柱在內,眾多參展企業的共同心聲。

如何培育創新土壤,釋放創新動力?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審判長羅霞認為,要綜合運用植物新品種權、專利權、商業秘密等多種智慧財產權保護手段,構建多元化立體式的農作物育種成果綜合法律保護體系。

事實上,海南在知識產權方面持續發力。近年來,海南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創新地理標誌、植物新品種和馳名商標等方面保護規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實現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誌和植物新品種五合一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改革。中國(三亞)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投入運營,已累計備案110餘家企事業單位,接收專利一審案件331件,為眾多國際國內農業企業和科研機構入駐海南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保障。

政府提供支援的同時,企業自身也在尋求破解之路。

“我們正探索將科企合作、自主創新、研發融合等成果集成測試,形成具有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新產品。”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宋維平坦言,通過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經費、人力投入以及配套設施的建設,不斷開展技術創新,引領技術進步。(海南日報三亞4月2日電)

标签: 種業 創新 擔當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