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璽撼
明年,上海極有可能迎來首個世界自然遺產,現時正是申遺關鍵期。記者從昨天舉辦的第六届上海自然教育論壇上獲悉,今年5月,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迎來國際專家組的實地考察評估。
如果進展順利,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申遺將進入最後一關:明年的世界遺產大會。會上,保護區將接受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審議,最終決定是否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截至去年6月,中國已有世界遺產56項,其中,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文化遺產38項。
2019年,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申遺成功,江蘇鹽城的兩處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同時,中國政府承諾,繼續開展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申遺,將黃渤海區域更多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占地7504.71公頃的上海崇明東灘候鳥棲息地提名地位列其中。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二期包含11處棲息地,上海和山東各1處,河北5處,遼寧4處。上海崇明東灘候鳥棲息地是二期最南端的遺產點。”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主任鈕棟梁說。最新資料顯示,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調查記錄到鳥類300種,是中國履行國際有關公約和協定的重要視窗。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9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59種,22種鳥類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12種鳥類達到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數量標準。
據悉,申報世界遺產主要有5個重要環節:列入預備名單,締約國準備並提交申報檔案,世界遺產委員會秘書處進行檔案完整性審查,諮詢機構評估(包括書面評估、現場考察和專家組會議審議等環節),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鈕棟梁表示,雖然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國際專家組的實地考察評估從去年延后至今年,但也給了上海更多時間去籌備,勝算更大。“中國其他棲息地也在全力以赴,畢竟二期申遺是一場團戰。”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