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佈局五大未來產業醞釀“核爆點”聚焦未來健康、未來智慧、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資料,確定16個細分領域

上海 38℃ 0
摘要:上海還啟動了面向全球的“未來產業之星大賽”,搶挖硬核項目和頂尖人才。上海未來產業正步入“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的具體部署實操階段。

  記者李曄

  如今大火的ChatGPT背後,最大贏家或許是英偉達算力提速10倍的專用GPU晶片。然而,如果量子計算能跑通,產業格局可能驟然發生巨變。顛覆性科技如此殘酷,卻是上海引領生產力實現新跨越的“戰畧必爭”領域。記者從昨天舉行的上海市產業技術創新大會上獲悉,上海去年重磅發佈的五大未來產業高地行動方案已收穫新進展,張江、臨港、大零號灣成為首批未來產業先導區。同時,先進核能、新型儲能、腦機介面三個未來產業專委會新近成立。上海還啟動了面向全球的“未來產業之星大賽”,搶挖硬核項目和頂尖人才。上海未來產業正步入“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的具體部署實操階段。

  由人工智慧等三大先導產業及高端裝備製造等六大重點產業構成的“3+6”,是上海產業的“今天”;數字經濟等4條新賽道和未來健康等五大未來產業,構成了上海產業的“明天”和“後天”。根據去年9月發佈的《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到2030年,上海要在未來健康、未來智慧、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資料五大領域,湧現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硬核成果、創新企業和領軍人才。

  未來產業科技非常前沿。比如,現時國際領先的心血管手術器械,尺度能做到1毫米至2毫米,且只有單一的器械功能。但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已牽頭研發“纖微機器人”,目標直徑1毫米以內。但在如此小的尺度內,要集成驅動、傳感、影像等功能,能在人體狹小腔道內“行走”、彎曲、感知,能採集自身形態,也能獲取與人體組織的互動力資訊,材質還須確保磁共振下的相容,屬於典型的“既要又要還要”。研究院副教授高安柱透露,現時“纖微機器人”在磁共振相容腦電極方向已開發了原理樣機,並開展了初步動物實驗,有望在接下來的3年發展期內有階段性成果湧現。

  郭後揚博士的核聚變項目同樣處於極早期。2021年在上海創立的“能量奇點”,作為我國首家聚變能源創業公司,可能要到2027年才有初步成果。核聚變反應,被稱作“人造小太陽”,沒有輻射,零碳排放,只需提供氫元素,就有能量供給,有望解決人類終極能源問題。郭後揚告訴記者,“能量奇點”公司計畫三步走——第一步,到今年年底,建成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洪荒70,這是一臺原型機,用以驗證使用高溫超導資料建造托卡馬克的工程可行性和運行穩定性,並計畫年底點亮电浆;第二步,到2024年底,研製出磁場强度超過20特斯拉的托卡馬克TF磁體;第三步,到2027年底,建成下一代高參數試驗裝置洪荒200,氘氚等效能量增益因數Q達到10,為研發有商業發電潜力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及其運行控制系統打好地基。

  誰掌握了未來科技,誰就掌握了未來發展的主動,卻又必定經歷“看不清”和“熬時間”之痛。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張宏韜透露,現時上海已確定五大未來產業的16個細分領域,包括腦機介面、合成生物、量子科技、新型儲能、空天利用等,“未來產業的規律極難捕捉,這16個細分領域具有很强的不確定性,但‘唯二’的確定性,在於人才和土壤。”為此,上海開啟面向全球的“未來產業之星大賽”,旨在努力挖掘領軍人才、專業人才,同時全力發揮上海資訊、資本、專業服務機構發達集聚,以及應用場景、制度供給優勢,“希望通過賽馬機制和揭榜掛帥,經過5至8年努力,在16個領域中跑出數個‘核爆點’,那麼上海的呵護培育就有意義。”張宏韜說。

标签: 人工智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