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推動“一縣一業”提質增效綠色發展以特制勝

云南 46℃ 0
摘要:孟連、西盟、寧洱3個縣被列為2022年度雲南省“一縣一業”特色縣,走出了一條山區縣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的新路。

普洱市地處北緯23.5°,被認為是物產最豐富的區域,也是生物繁殖生長的“黃金走廊”。近年來,普洱市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念好特色經,寫好融合訣,大力發展茶葉、咖啡、肉牛、果業、生物藥等縣域富民產業,在品牌打造、綠色發展、質量安全、主體培育、科技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推動“一縣一業”提質增效。孟連、西盟、寧洱3個縣被列為2022年度雲南省“一縣一業”特色縣,走出了一條山區縣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的新路。

景穀縣:打造品牌茶旅融合

茶葉

截至目前

景穀縣茶葉種植面積23.63萬畝

產量13753噸

完成綜合產值49.10億元

近日,景穀傣族彝族自治縣的“秧塔大白茶”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成為普洱市第一個通過登記的國家級無性系茶樹新品種。該品種獲得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意味著拿到了市場准入證,將有助於提高景穀縣茶產業的知名度,為景穀縣打造“中國大葉白茶之鄉”提供種源支持和科技支撐。

“秧塔大白茶獲得國家認可後,我們種茶的信心更足了。”景穀縣民樂鎮大村秧塔村民小組的茶農李如超高興地說,自他從父輩手上接管茶園後,種茶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要學的東西也越來越多。2018年李如超成立了景穀倮億搭茶業有限公司,2019年開始做成品,現時李如超的基地全部獲得了有機認證。

每一片茶餅包裝上的有機標誌顯而易見,刮開塗層,用手掃描二維碼,茶葉資訊一目了然。李如超說,過去每公斤茶葉售價60元左右,獲得有機認證後每公斤最低100元左右,臺地茶最高也可以賣到每公斤500元左右,古樹茶在每公斤2600元至5000元左右。

景穀倮億搭茶業有限公司有茶園3000餘畝,年生產能力1000噸,取得綠茶、紅茶、普洱茶三條食品認證。當得知“秧塔大白茶”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後,該公司總經理李大昌對大白茶未來的發展前景更加信心滿滿:“以後文宣大白茶時底氣更足了。景穀大白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今後要提高茶葉品質,加大宣傳力度,讓大白茶走向全國、走出國門。”

近年來,景穀縣堅持把大白茶作為全縣茶產業發展的突破口,聚力打造景穀大白茶區域品牌,深入構建景穀大白茶產業體系,著力創建中國大葉白茶之鄉。截至目前,全縣茶葉種植面積23.63萬畝(其中景穀大白茶18萬畝、古茶園面積3.63萬畝),涉茶人口12萬餘人,當前取得有機茶園認證面積3.87萬畝,獲得綠色食品茶園面積0.68萬畝,獲得有機認證證書58個,有機農產品認證總數排名全省第五位。2022年,茶葉產量13753噸,完成綜合產值49.10億元。

現時,景穀大白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景穀大白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景穀數位白茶產業鏈追溯平臺建設和景穀古生物化石展陳館等一系列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到2025年,景穀大白茶產業佈局將形成“一心兩區三基地”,即大白茶市場流通交易中心,重點生產加工區和茶旅融合發展區,民樂鎮、景穀鎮、永平鎮三個有機大白茶種植示範基地的發展格局。借力大白茶產業,景穀縣進一步推動茶產業與特色旅遊、綠色餐飲、健康產業等服務業融合發展,探索出茶旅融合、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子。

鎮沅縣:聯農帶農增產增收

茶葉

截至目前

鎮沅縣發展茶產業14.91萬畝

茶葉總產量6607.3噸

總產值18.09億元

伴隨著春天的腳步,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境內八大茶區萬畝生態茶園迎來了新一年的春茶採摘季。

走進鎮沅者東馬鄧波浪山茶園,千畝茶山鬱鬱蔥蔥,茶樹吐露出嫩綠新芽,茶農們腰挎竹簍,嫻熟地採摘今年第一批新茶,茶園一派繁忙景象。茶園裏,鎮沅縣茶特中心科技人員手把手、面對面就春茶如何採摘進行現場培訓,並耐心解答農戶提出的問題,幫助茶農進一步掌握茶葉採摘科技要領。茶農張仕富介紹,他家有茶地15畝,每天可採摘茶葉14公斤,采一公斤有10元報酬,一天可獲得140元左右的收入。

金陽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金陽說:“我們公司自有茶葉基地2547畝,有綠茶、普洱茶生產線各一條,建成清潔化標準化茶葉初制所4個,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共用機制,積極發揮茶企聯農帶農富農作用,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鎮沅縣著力在基地培育、產品加工、質量監管、品牌打造、市場開拓等環節集中發力,全力打響“千家寨爺號”普洱茶區域公共品牌,千方百計做大做强茶產業,實現了茶企茶農持續增效增收。現時,全縣發展茶產業14.91萬畝,2022年茶葉總產量6607.3噸,總產值18.09億元,有效帶動茶農增產增收,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孟連縣:利益聯結共亯成果

牛油果

截至目前

全縣牛油果種植面積達

7.63萬畝投產1.5萬畝產值3億元

在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芒信鎮半山腰上的牛油果種植基地,連片的黃油果樹在春日暖陽下,煥發出勃勃生機。山脚的車間裏,剛從樹上採摘下來的牛油果經過清洗、選果、包裝、發貨等一系列工序後,最多只要72小時,便可到達一線都市消費者的餐桌上。

從枝頭到餐桌,孟連牛油果正逐漸打破國內高端市場牛油果只能靠進口的局面。

“在2022至2023產季,我們的牛油果從去年9月開始採摘發貨,一直持續到現在。與進口牛油果相比,本地牛油果採摘時成熟度更高,不使用保鮮劑和催熟劑,到消費者手中時口感更好。”據當地牛油果種植龍頭企業普洱綠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國偉介紹,孟連黃油果果肉乾物質含量高,無黑絲、無纖維雜質,口感濃郁,可以媲美進口牛油果,市場潛力巨大。

獨有的氣候、海拔、土壤性質等特點,使孟連成為國內最適宜開展牛油果種植的地區。近年來,孟連縣委、縣政府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舉全縣之力重點打造牛油果產業。截至目前,全縣牛油果種植面積達7.63萬畝,投產1.5萬畝,產值3億元,牛油果成為當地羣衆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為快速推進牛油果產業發展,强化產業發展與當地羣衆的利益聯結,孟連縣積極探索形成“平臺公司+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村黨組織牽頭組建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羣衆通過土地入股,公司以科技投入,合作社以服務入股,扶貧資金折股量化給村集體。同時健全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建立“公司占30%、農戶土地入股分紅占30%、剩下40%通過社員大會決議進行二次分配”的利益分配機制,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累計流轉土地3.6萬畝,入股農戶每年畝均可獲分紅6000元,脫貧人口和三類監測對象戶均增收1.4萬元以上,22個種植牛油果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達到20萬元以上,推動形成公司盈利、農戶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的局面。

現時,孟連正積極推進牛油果特色生物資源綜合開發,培育具有競爭優勢和市場前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地域基因的自有品種,做强“孟連牛油果”區域公共品牌,促進牛油果產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延伸產業鏈,力爭將孟連建設成為中國最大的牛油果商品生產基地縣、牛油果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牛油果產業科技推廣與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全力打造中國孟連“牛油果之鄉”,以生態牛油果基地、特色村為載體,拓展農業休閒功能,發展休閒觀光產業,形成三產融合的生態全產業鏈。

將“小產品”打造成為足以支撐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大產業”,帶動眾多“小農戶”實現“大發展”,孟連牛油果的成功成為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過程中的一抹亮色,為普洱綠色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給出積極示範。

西盟縣:養得放心賣得舒心

肉牛

2022年

肉牛存欄2.28萬頭出欄1.11萬頭肉牛農業產值1.43億元

“水槽每天要更換兩次飲用水,保證水質新鮮;牛舍要及時進行清理,保證牛舍的衛生……”在西盟佤族自治縣力所鄉南襪壩的標準化肉牛養殖基地,合作社的工作人員邊給牛投喂草料邊向大家介紹養殖經驗。

“我們養殖了100頭能繁母牛,種植飼草260畝,現時100頭牛僅需60畝飼草,還有200畝可以出售。”力所鄉黨委書記李太宏介紹,飼草一直是困擾養殖戶的難題,種植或收購都會產生極高的成本。為確保養牛羣衆有充裕飼草,力所鄉村“兩委”盤活羣衆土地資源,採取“村集體+羣衆+基地”模式,擴大優質飼草種植規模,為肉牛養殖提供基礎保障。

近年來,西盟縣通過實施一系列科技方案,規範牛舍建設、飼草種植、肉牛飼養等環節,補齊肉牛養殖短板弱項,截至目前,全縣新建(改擴建)牛舍28萬平方米,人工種植多年生牧草2.39萬畝。

過去,西盟縣的肉牛養殖多以散戶養殖為主,抗風險能力較差。為改變這一現狀,西盟縣先後出臺了《西盟縣加快肉牛產業發展八條措施》、《西盟縣加快肉牛產業發展十三條措施》,探索實施“政府+企業、金融+保險、合作社+養殖戶、科技+培訓、科研+協會”的肉牛分散擴繁、集中育肥新模式,讓羣衆買牛有資金、養牛有補貼、育牛有保險、賣牛有出路,使肉牛養殖戶養得放心賣得舒心,助推肉牛產業穩步發展。

“通過‘村集體+工匠+散戶’模式,我們盤活村集體經濟和‘工匠貸’資金,籌措資金20萬元向羣衆放款,羣衆每年按本金的5%返給村集體,幫助羣衆解决想養牛無資金難題。”力所鄉力所村黨總支書記岩東說。

力所鄉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帶動農戶增收僅是西盟縣近年發展肉牛養殖的一個縮影。依託資源優勢,立足管長遠、重效益開拓肉牛產業,西盟縣走出了一條產業增收的新路子。2022年,全縣肉牛養殖戶達3471戶,肉牛存欄2.28萬頭,完成出欄1.11萬頭,肉牛良種覆蓋率逐步提高,肉牛規模化養殖占比逐步增長。肉牛產值突破億元關,實現肉牛農業產值1.43億元,同比增長率達70.6%,“一縣一業”肉牛產業發展壯大走出堅實一步。

截至目前,全縣按照“萬頭鄉、千頭村、百頭場、十頭戶”的肉牛產業佈局,建設千頭村7個、百頭場7個、十頭戶534戶,輻射帶動3461戶養殖農戶,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25.4%,《西盟縣加快肉牛產業發展十三條措施》兌付獎補資金604.05萬元。

好政策為推動肉牛產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切實可靠的保障。西盟縣相關負責人說:“未來我們還要在延伸產業鏈、促進養殖戶增收上下功夫,研究怎麼進一步把養殖戶的利益建在產業鏈上,拓寬銷售管道,讓肉牛產業成為西盟縣響噹噹的名片之一。”

寧洱縣:做精做深增香添色

咖啡

截至目前

咖啡種植面積10.35萬畝產量1.01萬噸總產值8.2億元

3月,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普義鄉的萬畝咖啡樹陸續開花,從氣溫更高的江邊到海拔更高的山地,漫山盛開的咖啡花潔白清秀,猶如雪花撒落在山野間,美不勝收。

近年來,寧洱縣充分利用江畔熱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按照城鄉統籌、產村互動、咖旅結合的發展思路,在政策、項目、資金、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咖啡品質逐漸提升,效益明顯提高,帶動羣衆增收,領跑咖啡業界市場。

“全縣現有咖啡種植面積10.35萬畝,涉及9個鄉(鎮)59個村,其中普義鄉就有4.2萬畝。”寧洱縣茶葉和特色生物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勇介紹,2022年,全縣咖啡產量1.015萬噸,總產值8.2358億元,其中咖啡產值2.5883億元,工業產值5.2275億元,服務業產值0.42億元;實現咖農戶均收入8.78萬元。

咖啡產業作為寧洱縣“一縣一業”的特色產業,已成為發展地方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柱產業。為推動咖啡產業高品質發展,在穩定咖啡種植面積進一步提質增效的基礎上,寧洱縣向著咖啡的精深加工、莊園建設等方面發力,推進咖啡主題的農文旅融合發展。

“全縣按每畝補助1000元,建設3000畝咖啡標準化種植示範園;按每畝補助500元,實施3萬畝中低產咖啡園改造;按每個補助40萬元,建設20個綠色環保標準咖啡鮮果集中處理示範中心。”張勇介紹,同時,扶持寧洱淳樂咖啡莊園有限公司建設集咖啡種植、加工、銷售和鄉村旅遊、餐飲、娛樂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發展項目;扶持普洱漫崖咖啡實業有限公司建設精深加工生產線;新建寧洱現代咖啡產業創新園,“寧小豆”咖啡公共品牌模式平穩運行,實現銷售收入316萬元,推動咖啡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在寧洱縣小黑江沿線的淳樂咖啡莊園,一排排架子上,曬足太陽的咖啡豆散發出淡淡清香。

“我們去年底在莊園增設了水洗咖啡初加工生產線,精品咖啡厭氧、日曬、蜜處理自動化生產線和冷萃、凍幹咖啡濃縮選取生產線,進一步提升了生產精品掛耳咖啡、凍幹咖啡以及最新的咖啡加工方法‘蜜處理’的精品咖啡豆的效率。”普洱富民農業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罡介紹,這些都是當下年輕人和咖啡愛好者喜愛的產品。

先進設備的使用、先進科技不斷推廣,有效提升了咖啡綜合效益。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咖啡無水脫皮微水脫膠自動化流水生產設備極大地提高了咖啡生產效率,為精品咖啡加工節省了大量能耗、原材料和人力物力,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作為集種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場行銷以及咖啡文化傳播、培訓、休閒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型企業,普洱漫崖咖啡實業有限公司今年以來推出的“小而精”咖啡主題旅遊產品備受遊客青睞。“莊園根據遊客的需求提供參觀咖啡資源圃、咖啡工廠、咖啡文化博物館,學習咖啡沖泡、咖啡品鑒,咖啡樹認領等服務專案。”該公司行銷總監龐現美說,我們要讓漫崖咖啡莊園作為一個展示普洱咖啡的視窗,讓更多的人喝到精品咖啡,愛上普洱。

農業有特色,群眾生活才有起色。隨著精品咖啡種植、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品牌塑造、莊園建設等全產業鏈的健全完善,小小咖啡豆釋放出山鄉巨變動能,為寧洱打造“一縣一業”,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夯實了基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