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跨越”的怒江减貧實踐

云南 50℃ 0
摘要:怒江减貧的生動實踐,引起與會嘉賓的强烈共鳴。2022年10月底,怒江州鄉村振興青年致富帶頭人培訓班開班,50餘名草果產業、合作社青年致富帶頭人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參加。2022年,怒江草果總產值達13.2億元,直

2023减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現場

2023减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3月19日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舉行。來自20個國家和聯合國等4個國際組織的190多位駐華使節、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交流减貧治理與鄉村建設經驗,共謀世界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怒江减貧的生動實踐,引起與會嘉賓的强烈共鳴。大家認為,這是中國脫貧攻堅偉大歷史行程的縮影,也為全球减貧治理和現代化發展提供了中國樣本。

浦東新區援建的老姆登村遊客換乘中心

對口幫扶共創美好生活

清晨,中交集團派駐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第一書記李微來到大山深處山藥種植基地,查看年前種下的山藥是否發了芽。

即將結束為期三年的駐村工作之際,李微仍然十分牽掛村裡的產業建設。

入駐秋那桶村三年來,李微帶領村“兩委”班子,立足資源稟賦,創新求變,用黨建+模式,成立飯店服務公司和餐具洗滌廠,以村裡18家民宿客棧、農家樂、飯店為中心,面向丙中洛全鎮開展旅遊接待、酒店賓館布草、餐飲用具清潔等服務,使村集體經濟從“零”發展到“百萬”,老百姓的生活一天一個樣。

“旅遊服務業、建築業,再加上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和山藥種植業,秋那桶村民今後的增收富裕通路將會越來越廣。”李微說。

這是中央定點扶貧組織中交集團對口幫扶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一個縮影。1995年起,中交集團堅持“怒江所需、中交所能”,實施了交通、產業、教育、就業、醫療、生態、文化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項目,培育形成“中交助夢”責任品牌,形成了可推廣、可複製、可借鑒的幫扶經驗和模式,為全球减貧事業貢獻中交經驗和中交方案。

中交集團援建了中交怒江連心橋、中交福貢木尼瑪大橋,解决了10萬羣衆出行問題;援建了怒江建築產業園、怒江香料產業園及獨龍江草果烘乾廠,購買和幫助銷售當地農特產品,讓怒江草果、茶葉、蜂蜜等農特產品走出峽谷;連續6年支持舉辦“中國交建杯”怒江皮划艇野水公開賽,支持鄉村生態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為怒江州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鄉村振興路上,中交集團認真落實“四個不摘”,做到“定點幫扶支持力度不减、資金投入力度不减、派出掛職幹部力度不减”,以最强的擔當,與怒江一道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2022年,中交集團及所屬單位向怒江州撥付幫扶資金2.33億元,培訓鄉村基層幹部及專業科技人員646人、幫助脫貧人口轉移就業1223人、送教送考上門,培訓電焊工、架子工、建築安全管理人員209名。

對口幫扶怒江27年來,中交集團形成“短期幫扶就業、中期幫扶產業、長期幫扶教育”的三位一體幫扶模式。一批又一批中交人,跨越千山萬水,走進大峽谷,與怒江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堅決啃下深度貧困“硬骨頭”,全力助力鄉村振興,一心一意讓怒江各族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福貢縣老姆登村村民臘付春怎麼也想不到,常年在外務工的他,有一天也能吃上“旅遊飯”。村裡特色旅遊村項目實施後,回到村裡的臘付春利用自家房屋經營起農家樂,旅遊旺季,每天能有800多元的收入。

“感謝上海親人,幫我們修建了美麗的彩虹旅遊路,讓我們傳承民族文化,學習旅遊服務接待技能,發展旅遊業,走上新的致富路。”臘付春說。

2021年,上海援滇幹部聯絡組怒江州小組投入幫扶資金,大力援建老姆登·知子羅景區鄉村旅遊產業公路建設和換乘中心項目建設,一舉解决了“路難走、車難停、人難留”的問題。如今的老姆登、知子羅村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昔日鄉村換了新顏,景區環境優美,吃住一應俱全,保障服務周到,成為了“遊客都想來,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網紅”景點,許多和臘付春一樣的村民搭上了上海親人幫扶的列車,駛向更加明媚的春天。

在浦東新區幫扶下,福貢縣採取“滬滇合作+村集體+黨支部+合作社+致富帶頭人”的模式,相繼實施了“福貢園”、“古當村魚塘提升改造”、“阿達養雞場”、“村集體經濟綜合體”等項目,高山村寨農民羣衆生產方式、增收來源逐漸多樣化。

教師、農業科技人員、醫生……浦東新區選派到怒江的工作隊伍不斷壯大,工作質量與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隊伍建設與組織管理不斷加強,工作內容不斷深化。

在2023减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上,中交集團總經理王海深情表示,今後,中交集團將以增强脫貧地區和脫貧羣衆內生發展動力為著力點,與怒江州委、州政府和廣大怒江人民攜手並肩,統籌推進全面鄉村振興事業,為减貧治理和全球發展貢獻中交智慧和中交力量。

與會嘉賓與古炭河村民一起載歌載舞

科技賦能鄉村高品質發展

綿綿春雨中,貢山縣10餘名科技特派員會同普拉底鄉技術員到沿江種植草果村寨,現場指導村民開展管理工作。

看著自家長勢喜人的草果,普拉底鄉其達村草果種植戶餘學明臉上全是笑容。去年,家裡光草果一項就收入5萬元。

“現在,縣鄉黨委政府開展科技入田和草果提質增效工作,我們草果管理技能提高了不少,種植戶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希望種出最好的草果,過上更好的日子。”餘學明說。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覈心基礎,也是引領鄉村實現全面振興的動力源泉。近年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緊緊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在强化科技資源協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科技專案支持、科技人才支持等方面下足功夫,將科技力量彙聚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賦能鄉村高品質發展。

2022年10月底,怒江州鄉村振興青年致富帶頭人培訓班開班,50餘名草果產業、合作社青年致富帶頭人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參加。培訓中,營員通過集中學習、實地觀摩等,掌握了怒江草果標準製定和認證相關政策、草果烘乾乾燥工藝、草果行銷與發展策略、草果產業與電商融合發展等一系列專業技能。

近年來,怒江州堅持用科技賦能農業發展,在常態化開展產業技術培訓的同時,把科技人才引進與培養本土科技人才作為重要抓手,成立了怒江香料產業研究院,全方位開展以草果為主的香料產業科技服務工作。先後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4個,累計認定科技人才456人,科技特派員139人。採取國家、省、州、縣專家“四級聯動”組建科技特派團的管道,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雲南大學、雲南省農科院、雲南農業大學等院校聯系與合作,引進院士(專家)200餘人次到怒江指導草果產業,培訓本土科技人員300多人次。

為把草果產業做大做强,確保草果種植戶長期受益、穩定增收,怒江州依靠廣東、上海等地科技資源和消費市場,全方位加大草果精深加工、草果系列新產品研發、構建怒江草果品牌等全產業鏈建設,推動怒江草果產業由資源型“小特產”向富民型“大產業”轉變。

3月16日,昆明市退休教師陸衛萍到瀘水市洛本卓白族鄉體驗旅遊文化節時,去了一趟怒江綠色香料產業園。在那裡,陸衛萍驚訝地發現,作為食用香料的草果,在現代科技的作用下,“變身”草果酒、草果香水、草果茶飲、草果面膜……這一切,讓陸衛萍大呼“驚奇”。

在草果產業發展中,怒江州投入2300多萬元研發資金,與華南農業大學、雲南省中醫藥大學、雲南綠寶香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閩龍實業有限公司等組織、企業合作,實施《草果全基因組分析與功能基因挖掘》、《怒江草果優良種質篩選及組培快繁技術研究》、《草果新產品開發與應用》等項目,在草果調味品、保健食品、功能飲品、化妝品、飼料添加劑、生物肥料等方面開展產品研發,共研發出7個系列40餘種產品,引領草果產業高品質發展。

2022年,怒江草果總產值達13.2億元,直接帶動4.31萬戶16.5萬羣衆穩定增收,其中脫貧戶2.68萬戶8.24萬人。小小草果,通過科技賦能,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持續發揮促進羣衆增收的“穩定器”作用,推動鄉村經濟高品質發展。

社工到搬遷社區開展志願幫扶工作

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

陽春三月,走進瀘水市魯掌鎮三河村古炭河鄉村振興實驗示範區,沿河而建的民宿區、休閒區、燒烤區、娛樂垂釣區和半山腰的果園,遊人熙攘,人聲鼎沸。

三河村風景優美,森林茂密,古炭河、灣轉河、滴水河3河交匯,有聞名遐邇的陰陽瀑布、百鳥穀、草果莊園,是瀘水市遠近聞名的生態旅遊村。

2022年10月15日,在中交集團700萬元幫扶資金支持下,古炭河實驗示範村正式建成開業,成為怒江鄉村旅遊新的打卡點,探索出“三棵樹、三棵草、一隻鳥”為主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之路,催生了“生態+旅遊”、“觀鳥經濟”等新產品新業態,實現了增綠與增收、生態與生計“雙贏”。

春季,貢山縣獨龍江鄉馬庫村周邊,連片的草果林鬱鬱蔥蔥。

村民江忠達在自家草果地裏忙著除草、修剪枯葉,他說:“國家政策好,扶持我們種草果,生活越來越好了。”

鄉村振興中,怒江州立足生態資源、氣候稟賦優勢,做好“土特產”文章,培育“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健全聯農帶農機制,提高農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增值收益。福貢草果、茶葉,貢山草果、蜂蜜,瀘水高黎貢山猪、咖啡等“綠色寶藏”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福貢縣匹河怒族鄉老姆登村發展茶園、核桃、柑橘、養蜂產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特色怒族旅遊村寨,怒族羣衆依靠特色生態產業和旅遊業走上致富路。

“處處是茶園,處處是花草樹木。村寨越來越美,環境越來越好,大家齊心協力建設最美村寨,爭著學新技能,爭著過上更幸福的生活。”老姆登村村民亞珍說。

近年來,怒江州扎實推進“百千萬”示範工程,啟動實施5個示範鄉(鎮)、82個精品示範村、173個美麗村莊和5萬戶美麗庭院建設,打造“10大莊園”和“10大鄉愁保護地”,成立184個生態建設專業合作社,選聘3.1萬名生態護林員,帶動21.9萬人參與生態建設。做好山區開發、林業經濟、立體農業3篇文章,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引導各村建設草果、核桃、漆樹、中藥材、茶葉、養蜂等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特色鄉村旅遊,一批批生態好、產業興、鄉風好、百姓富的示範村如雨後春筍,遍佈峽谷兩岸。

到三河村“百鳥穀”觀鳥、到老姆登村觀茶園,到獨龍江鄉欣賞碧水藍天……怒江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吸引著一撥撥遊客前往。

孩子們在幼儿園裏做遊戲

接續奮鬥邁向更美好明天

暖春時節,漫步峽谷大地,草木蒼翠,山野泛青,一條條蜿蜒的農村公路寬敞通暢,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靚麗整潔,青山碧水下美麗的鄉村萌生新的希望……處處能看到羣衆臉上洋溢的笑容。

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怒江州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了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區域性整體脫貧的“千年跨越”。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新發展階段,怒江州保持頻道不換、重點不變、力度不减、標準不降,始終把新增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實施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計畫,通過堅持抓實抓細穩就業、興產業、激發內生動力“三項舉措”,有效保障了脫貧羣衆持續穩定增收,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怒江州圍繞讓羣衆“有事做、有收入、能融入”抓實後續扶持,動員羣衆外出務工,實現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戶均2.05人穩定就業,在安置區及周邊建成一批幫扶車間、“微菜園”。2022年,搬遷羣衆人均純收入達15068元。

立足東西部合作、央企定點幫扶等平臺,拓展脫貧羣衆就業管道促持續穩定增收,對無法外出務工的羣衆,通過扶貧車間、公益性崗位等進行吸納安置。2022年,怒江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37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12.19萬人,全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薪水性收入3816元。

一場春雨過後,走進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新四季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羊肚菌種植基地,村民們穿梭在菌壟間,一手拿著小刀,一手扶著羊肚菌,小心翼翼地將羊肚菌從根部割下,放入籃子裏。

“在村裡的合作社務工,每天不僅有150元的薪水,還有免費的午飯。”甲生村重丁組村民王小燕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有了產業,農村才有人氣,發展才有底氣。

清晨,貢山縣獨龍江鄉迪政當村黨總支書記孔智覺與村民們到靈芝生產基地搬運腐殖土。“以前,我們收入就靠玉米、洋芋。現在,黃精、重樓、靈芝種植業和旅遊業發展起來了,家家戶戶有穩定的致富產業。”孔智覺說。

如今,怒江州各族群眾思想大改變,貭素大提升,有的就地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有的做生意、跑運輸,有的外出務工學技能,有的開農家樂、辦客棧、做微商,有的成為建築工人、農產品經紀人,生產方式多樣化,增收來源多樣化。2022年,怒江州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人均經濟純收入14963元,8000元以下農村低收入群體動態清零。

聲音

中國用科技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成功實踐對於廣大與貧困作鬥爭的發展中國傢俱有寶貴的借鑒意義。儘管莫三比克的經濟正在增長,但貧困仍是現實。我國超過70%的貧困戶生活在農村,農業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學習中國經驗,我們需要引入現代化農業技術,完善互聯網和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民大規模開展知識和技術培訓,幫助他們提升農業生產力,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

——莫三比克駐華大使瑪麗亞·古斯塔瓦

扶貧是所有开发中国家必須面對的問題。區域扶貧與全球發展緊密相連,對此我想強調三點。一是自由貿易。我們很開心看到今年中國在全國兩會上強調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烏拉圭願積極與中國探討,推進下一步中烏自貿合作事宜。二是環境保護。中國在减貧治理、增進人民福祉、推動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了可喜成就,雲南也在推動深度脫碳和碳中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表現突出。脫貧與環保雙管齊下,中國的這些實踐經驗值得學習。三是數位化。烏拉圭大力發展資訊通信技術,擁有眾多優秀的電腦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我們希望與中國互拓進出口市場,交流科技、融合智慧,共同致力於全球數位化經濟發展。

——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裏斯

自1995年國家安排對口扶貧工作起,中交集團已與怒江心手相連、合力攻堅28年。中交集團傾力投入,無償幫助扶貧資金12億元,實施了600多個扶貧項目,培育中交築夢責任品牌,為怒江整體脫貧貢獻了中交力量。我們願與社會各界一道,圍繞基礎設施、產業、環境、資金、教育、人才六大要素,堅持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共進、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並舉、政治引領和組織引領同行,繼續助力怒江鄉村振興。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海懷

中國平安成立於1988年,是現時中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在數位化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我們致力於陞級數位產業。比如,發射了3顆衛星,建立地空互動系統,搭建物聯網平臺。以怒江的咖啡基地為例,基地感測器及時採集種植區的溫度、濕度,監測土壤養分、水分和病蟲害,實时傳到衛星進行後臺分析,再將分析資訊給咖啡園的管理團隊,實現精准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

——中國平安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黨委宣傳部部長陳遙

鄉村文明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柔性力量,也是衡量鄉村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名額。雲南省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在自治、法治、德治聯動的治理體系下,著力推進風俗治理,豐富易地搬遷羣衆文化生活,為構建與現代生活相適應的鄉村文化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雲南在鄉村文明方面仍存在諸多局限,如鄉村缺乏文化自信,鄉村文化產品供給有限,鄉村文化人才不足等。下一步,雲南需把握鄉村進步的內在規律,尊重歷史,弘揚傳統,挖掘特色,增强文化產品精准有效供給,同時積極總結經驗,為全國鄉村文明建設貢獻更多的雲南智慧和雲南樣本。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源潔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