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智造新技術、應用綠色建材……我省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占比達70%
這裡的大樓“會呼吸”
■ 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通訊員 蘇康鎮
途經海口江東大道,目光很難不被海南能源交易塔樓所吸引,從外觀看,它像是一個被扭開的大型魔方,造型奇特,讓人忍不住駐足觀看。
走入這棟塔樓,會看到每四層樓即有兩個近300平方米的戶外空中花園,在樓宇中辦公如同置身綠的海洋。建築外立面採用外迴圈雙層呼吸式幕牆系統,相比單層的玻璃幕牆可降低62.4%的熱量,超白玻璃透光率達到91.5%以上,能有效降低整棟建築的熱量損失和採光成本,保持室內舒適度。
在中國,70%的碳排放來自於都市,其中建築的碳排放量占比位居前列。降低建築能耗,通過採用綠色建材、綠色建造管道建設“會呼吸”的綠色建築,讓建築本身實現節能減排,正逐漸成為當前建築建造的主要管道。
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新路徑。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統計,截至2022年年底,海南全省綠色建築達1700多萬平方米,全省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占比已達到70%。2023年,我省將加快謀劃全面發展綠色建築的步伐,提升綠色建築的創新能力,助力海南自貿港綠色低碳發展。
A
讓建築更“綠”
新建建築降低能耗,既有建築節能改造
三月春暖,正臨中午,海口市民林鳴騎著電動車趕到海口市民遊客中心去辦事,太陽曬得他滿臉通紅。但一走進市民遊客中心,他就瞬間感受到建築內部的透風和凉爽。
“詩意的遮蔽”,這是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本土研究設計中心副主任康凱對海口市民遊客中心的評估。這棟曾獲2020年度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的建築,屋頂造型融合了海口民居、海洋、自然等形態,起伏的線條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營造出一處能遮陽擋雨的半室外開放街巷空間,形成一片無須使用空調的緩衝區域。
現代社會,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活動,所使用的水、電、暖氣等設備,時刻消耗著能源。而綠色建築,通過節能技術和設計提升低碳水准,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低能耗等科技設計方案,能在全生命週期保持低能耗且實現環境友好。
2020年,我省多部門聯合提出實施綠色建築創建行動,以裝配式建築為抓手,進一步加快我省綠色建築產業高品質發展。重點任務包括開展星級綠色建築認證、推動新建建築能效水准提升、推動既有建築綠色改造、推廣裝配化建造管道以及綠色建材應用等等。
在政府的宣導和推動下,近3年來,在我省重點園區、經濟開發區等新發展區域,一棟棟注重綠色、高效、環保、經濟的綠色建築拔地而起。
在中建二局海南師範附屬中學學生文體活動中心項目現場,整棟建築採用了大面積的玻璃幕牆裝潢,保持室內光線充足,外形輕巧美觀、不易污染,可有效節約能源。建築的頂部四面牆體設定了雨水分流管,並接入室內,通過室內筦道集中收集。“從設計到施工,這座建築都融入了綠色理念,力圖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該項目質量總監胡遊波介紹。
在海口江東新區總部經濟區,建設中的國投生態環境塔樓幕牆呈現出一幅巨型“山水畫”。該專案經理張兵介紹,該建築採用了屋頂光電技術,未來建築自身可產生可再生能源,滿足建築日常辦公、照明等基本用電需求,“這面‘山水畫’充分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新建建築採用綠色建造,不斷降低建築能耗,既有建築也在推進節能改造,讓建築更“綠”。
近年來,海口、三亞、五指山、文昌等部分市縣在老舊社區、歷史街巷等既有城區啟動建築節能改造、海綿城市建設等都市更新項目,口袋花園、健身步道圈、隔熱屋頂、雨污分流管網等等“綠色方案”得以實施,自然之“綠”與科技之“綠”進駐老城區。
B
讓施工更“智”
建築機器人靈活、智能化施工,綠色建材普及
機器人建房子,你見過嗎?3月2日,在海口市碧桂園海川府項目工地上,施工人員在平板電腦上進行快捷指令操作後,一臺粉紅色的機器人開始在樓體內部來回穿梭,底盤的毛刷清掃著滿地灰塵,全程無須人工干預。在另一邊的房間裏,另一臺機器人向上伸出研磨器,對準天花板上的溝痕、爆點等部位進行打磨。
“相比於傳統的人工工作,機器人的施工更加精細,安全性更高,可連續長時間工作,能節約綜合成本。”該專案負責人張聰介紹,該項目引入了多款建築機器人施工,樓體內部清掃、天花板和牆板打磨等工序都可實現智慧建造。
機器人靈活、智能化,可以承擔工地上危險而繁重的工作,能極大提高工作效率,更加安全環保。智慧建造機器人的應用,也是未來綠色建築發展的趨勢之一。
“當前碧桂園旗下研發公司已自主研發50款建築機器人,已有28款投入使用。”碧桂園海南區域總監馬可介紹,2018年以來,碧桂園就開始自主研發並且大力推廣建築機器人的應用和普及,全國已有超600個建設項目應用建築機器人智能化建造。
除了應用新技術外,環保磚、新型陶瓷、裝配式疊合板、光伏幕牆等綠色建材的普及推廣,也極大地降低了建築能耗,助力降低建築物全生命週期的綜合成本。
在文昌市淇水灣旅遊度假綜合體,該棟建築戶外欄杆採用的是半透明的碲化鎘彩色透光光伏玻璃,這種玻璃內嵌有光伏板,可將太陽能收集儲存,轉化為電能使用。此外,該棟建築的部分幕牆、地下停車場的遮雨棚、戶外座椅等部位都改造換成了內嵌光伏板的綠色建材。
“經過節能改造後,這棟建築的光伏發電設施年發電量可達到91萬度,能滿足整棟建築的年用電需求,甚至還有結餘用電。”該建築運營企業——中國綠發文昌公司工程師李國輝介紹,2022年該座建築進行節能技術改造之後,建築自身產生的電能與使用的電能可互相抵消,整座建築每年可减少約530噸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約112噸標準煤的燃燒。
據介紹,今後我省將在重點園區、既有城區等區域逐步推廣節能減排科技,降低建築建設、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如,當前正在建設中的博鼇零碳示範區,將通過改造、安裝特殊材質玻璃幕牆和光伏發電設備,降低東嶼島上建築的碳排放量,减少能源消耗,通過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把零碳的概念落到實處。
C
讓佈局更“廣”
探索綠色建材走出國門的生動實踐
3月12日,在海南廣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廠區內,一排排在蒸汽鍋爐裏經過高溫高壓蒸養後的加氣混凝土塊被運送至生產線上,經過機器切割後,再放置靜養一段時間,就能送往工地用於做建築牆板的主體資料。
“加氣混凝土塊是一種綠色、環保的牆體材料,它的保溫、隔音、抗滲等效能較好,而且生產過程中採用的是蒸汽高溫蒸壓工藝,不是爐火高溫焚燒,沒有污染。”海南廣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吳乾農介紹,該公司生產的蒸壓加氣混凝土切塊、蒸壓灰砂磚等新型牆體材料已獲得綠色建材認證,因其產品綠色環保效能突出,該公司還被評為省級牆材類高新技術企業和全國新型牆體材料節能減排示範企業。
按《海南省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十四五”規劃(2021—2025)》要求,到2025年全省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比例達到80%,綠色建材推廣比例達到50%。我省綠色建築的發展推廣,將帶來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和技術創新。
同時,我省也在加快推進以裝配式建築為代表的綠色建築產業發展。如臨高縣金牌港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已引入新型建築產業項目19個,園區企業已成功向新加坡出口ALC板材,積極探索綠色建材走出國門的生動實踐。
省住建廳副廳長劉聯偉介紹,從2019年以來,我省在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築中全面推廣綠色建築,城鎮新建民用建築中綠色建築占比達到80%以上,為全國平均水準,但星級綠色建築體量仍落後於全國平均水準。
今年起,我省正式實施《海南省綠色建築發展條例》,將發展綠色建築的政策上升到法律層面,不但要求今後城鎮新建民用建築要不低於綠色建築標準基本級的要求,同時對建設、運行綠色建築或對既有民用建築進行綠色化改造的,從稅收、評獎、金融、表彰獎勵等方面給予優惠激勵,提高社會建設、改造綠色建築的積極性。
“海南發展綠色建築的前景十分廣闊,尤其是在零能耗、近零能耗等綠色建築方面,可以高效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海南綠色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中規院海南分院院長胡耀文認為,在海南因地制宜探索推廣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應用,可有效减少建築運行中的碳排放,調整地區能源結構比例,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綠色建築駛入“快車道”,將助力我省爭當“雙碳”優等生,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本報海口3月16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