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出席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四川代表團代表滿懷豪情,出席盛會。記者 歐陽傑攝
3月5日下午,出席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四川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集中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充分展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部署的各項工作具體實在,讓我感到十分振奮”“報告充分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分量重、含金量高,是一個維護覈心、求真務實、催人奮進的報告”……代表們對報告給予高度評價,表示將立足崗位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共同團結奮鬥,加力加勁投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用奮鬥鑄就輝煌,用實幹贏得未來。
發言中,代表們還就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推動實現航空科技創新高水准自立自强、扎實推進研發創新促進新興產業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强邊遠民族地區農村公益性養老工作、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
以科技創新支撐“天府糧倉”建設
報告這樣說
强化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始終不懈地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四川是農業大省,吳德在四川農業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30多年。他說,確保糧食安全,耕地是命根子,科技創新是根本出路。這些年,四川育成的超級雜交稻宜香優2115,推廣面積長期穩居西南第一,結束了“蜀中無好米”的時代;選育的天府黑猪作為“四川回鍋肉”專用品種,讓回鍋肉的美味回味無窮;研發的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三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為解决大豆進口依賴問題提供了新方案。
“可以說,四川構建了堅實的戰畧科技力量,夯實了科技創新根基。”吳德認為,四川糧食總產量已連續3年突破700億斤、活豬出欄量持續穩居全國第一,在此基礎上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必須補齊農業科技創新存在的短板弱項。
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重點聚焦“作物豐糧、養殖節糧、果蔬補糧、加工促糧、增收穩糧”五大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加大研發經費的持續穩定投入,力爭在口糧優質、飼料和工業用糧增產以及節糧、補糧、促糧和穩糧途徑的關鍵環節實現核心技術的新突破。二是支持四川建設國家區域糧油、活豬產教融合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平臺,並力爭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育制種基地。三是完善《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製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和農業科技創新領域稅收優惠的立法,從糧食產業全鏈條和全過程强化科技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王海峰:
在四川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報告這樣說
强化國家戰畧科技力量,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大專案,加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畧支撐。王海峰特別留意報告中關於科技創新的表述。他說,新時代十年,在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航空裝備建設實現歷史性飛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重大突破,研發能力和條件達到國際一流水准,航空工業發展取得了輝煌成績。
“在這個過程中,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引領,特別是把航空產業納入現代工業體系,創新機制,為航空科技攻堅克難作出了重大貢獻。”王海峰認為,四川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大省,有基礎有條件發揮更大作用。他建議用好三線建設奠定的四川國防工業基礎能力、國防工業科技創新成果和四川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勢,强化航空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使四川成為高水准發展的創新特區和高端裝備的研發基地。
報告指出,推進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王海峰建議,以高端航空裝備創新發展為牽引,持續强化基礎科學、前沿技術、顛覆性科技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研究,加强大科學裝置等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在四川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撐實現航空科技創新高水准自立自强。
全國人大代表、極米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波: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
報告這樣說
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報告明確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對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出部署,作為來自科技企業的代表,我倍感振奮、倍受鼓舞。”發言中,鐘波話語中透著興奮。這幾年企業的發展讓他感受最大的就是黨委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重視支持,特別是去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宜賓極米光電園區考察、作出重要指示,更堅定了鐘波和他的團隊走科技創新這條路的信心。
“要實實在在地抓好研發,做好底層技術創新,真正做到在國際上競爭力第一,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在全球市場上具備核心競爭力,建立咱們中國創新產品和科技的壁壘。”鐘波說,他們企業的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持續新增,從2021年的6%提升至去年的9%,今年還會繼續扎扎實實推進研發創新。
新興行業是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所在,實現健康發展是前提。鐘波注意到,以智慧投影為代表的國內新興產業,存在產品升級和技術進步遠遠高於早期市場標準的情况,而過時的標準依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對國內企業發展特別是開拓國際市場不利。“接下來,我將提出國家相關機構應該對新興行業進行良性引導、製定國家標準、進行有效監管方面的建議。”他希望,企業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一起努力將國家標準繼續推向全球變成世界標準,使得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的新興行業成為世界標準的主導者。
全國人大代表、布拖縣拉果鄉阿布洛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吉列子日:
千年夢想今朝圓彝鄉巨變感黨恩
報告這樣說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通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
“新時代的偉大變革,我們在小小山村中也感同身受。”發言中,這位來自大凉山深處的彝族小夥子,用村裡實實在在的變化印證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到的歷史性變革:羣衆都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喝上了自來水,發展起了特色產業,人均收入從2016年的3300元增長到現在的11034元……吉列子日說,老百姓脫了貧、生活越來越富裕,更加感恩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
“我從小生活在阿布洛哈村,作為阿布洛哈村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和現任村黨支部書記,享受了黨和國家的發展紅利,也更加堅定了把個人成長主動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信念。”吉列子日認真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對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要部署,進一步堅定了他和鄉親們一起把家鄉建設好的信心。
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關鍵在幹。吉列子日說,今後,阿布洛哈村將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旅遊業開發為引導,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增强村裡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打造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示範點,因地制宜打造好生態農產品展銷視窗、彝族文化體驗視窗和脫貧攻堅精神教育視窗。“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四川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阿布洛哈村一定會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阿布洛哈人的幸福生活一定會像五彩凉山一樣絢爛多姿!”
全國人大代表、瑪律康市敬老院護理員格西王姆:
促進邊遠民族地區農村公益性養老發展
報告這樣說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在稅費、用房、水電氣價格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推進醫養結合。
“報告傳遞出的真摯的為民情懷、强烈的責任擔當、激蕩人心的奮進力量讓我感動不已。”格西王姆說,特別是報告中提到加强養老服務保障,說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真正反映了基層羣衆的心聲。
今年32歲的格西王姆在瑪律康市敬老院從事養老護理工作已有14年,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格西王姆對現時邊遠民族地區依然存在的養老問題深有感觸。
“隨著經濟發展行程的不斷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向都市轉移,老人和兒童大多留守在農牧區。”格西王姆介紹,邊遠民族地區存在農村留守老人缺乏生活照料、農村養老服務機構運行經費不足、醫養結合養老和互助養老機构尚未建立等問題。
為此,格西王姆建議,國家要加大民族地區農村養老機构運行經費投入力度,建議政府根據邊遠民族地區農村實際,研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體系,從財政資金投入、土地供給、機构落戶、人才引進培養和稅收優惠等方面製定相應的支持、獎勵和激勵政策,促進養老產業的有序、快速發展。她還建議,鼓勵將政府購買服務延伸至公辦養老機构管理、農村養老服務機構運營等養老服務事項中,通過購買服務的管道推動適應民族地區養老服務實際的社會組織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舊石器研究所所長鄭喆軒:
探尋文明源流堅定文化自信
報告這樣說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鄭喆軒說,作為一名以探尋文明源流、堅定文化自信為己任的考古人,深受鼓舞。
鄭喆軒對近幾年四川考古新發現呈現出的爆發式增長感觸頗深。他介紹,2019年以前,四川僅確認十餘處舊石器遺址。而最近幾年,從盆地到高原,考古成果全面開花,已在12個市(州)新發現舊石器遺址點282處。其中,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皮洛遺址的世界性重大學術價值已基本凸顯,而資陽、遂寧、成都、眉山等地新發現的獨特價值甚至世界意義也初露端倪,顯示了四川在探索早期人類與現代人起源演化、東西文明交流和南北文化交融等重大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三星堆更是近年來考古火出圈的第一名。2021年,三星堆“再醒驚天下”,出土各類珍貴文物上萬件,相關成果再次集群性地展現巴蜀與黃河、長江流域其他地區文化深刻的內在關係,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演進的生動例證。
為了進一步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走出去,鄭喆軒建議,將皮洛遺址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予以重點支持,支持四川、青藏高原等西部地區史前考古研究。同時建議國家支持三星堆加快申報世界遺產行程,以向世界更好展現獨具特色、極具創新創造力的中國青銅文明和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北川擂鼓鎮五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餘紹容:
培育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報告這樣說
完善强農惠農政策,持續抓緊抓好農業生產,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餘紹容所在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就是一個生動切片。
北川建制村長期以來存在數量多、規模小、分佈密、實力弱的問題,隨著四川近年深入推進農村“兩項改革”,全縣鄉鎮從23個减少到19個、建制村從310個减少到202個,資源要素不斷完善、幹部隊伍持續建强,農業農村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通過建立村級片區,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起來、農民帶動起來、資源整合起來,全面消除了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
“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為滿足農村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打下了堅實基礎。”餘紹容建議國家層面儘快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進一步理順農村集體經濟運營管理各項機制,加快出臺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營管理相匹配的稅務政策,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品質發展。
同時,她希望國家加大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扶持力度,有效解決集體經濟發展缺乏資產、資源、資金等問題,推動用地、用電、稅收、金融等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落地。
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
加强大熊猫國家公園保護管理
報告這樣說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係,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些年,“猫熊媽媽”侯蓉關心的不只是大熊猫,還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報告圍繞推動發展管道綠色轉型作出重要部署,明確要求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等,讓我感到十分振奮。”
“大熊猫國家公園的成功建設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發言中,她結合自己的工作介紹,通過4年多的試點探索和1年多的建設實踐,大熊猫國家公園管理運行機制逐漸完善,大熊猫及各種珍稀野生動物頻頻現身,入口社區及生態旅遊產業蓬勃發展,大熊猫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所取得的諸多進展和寶貴經驗,在國內外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為了推動大熊猫國家公園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侯蓉認為下一步要著力解决人才建設、執法監管、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價值轉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大熊猫國家公園員工大多紮根山野,工作强度高、生活條件差、長期遠離家人,同時面臨較高的人身安全風險,收入偏低,人才流失嚴重,也難以吸引受過良好教育的優秀青年人才。”侯蓉說,必須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機制,比如充分考慮不同崗位員工的工作性質、風險係數等因素,在待遇方面給予一定程度的優待,解决人才的後顧之憂。
如何把國家公園的生態價值有效轉化為經濟與社會價值,侯蓉一直在思考。她建議,因地制宜製定多樣化發展模式,深入挖掘各地在生態、文化等方面的特色資源及其價值內涵,充分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構建生態旅遊行業標準和認證體系,完善政策保障機制。(記者張守帥張立東付真卿)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