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乙隽
“我家附近有布點嗎?”“坐著輪椅使用方便嗎?”“能够實現什麼功能呢?”“要不要收費呀?”……位於柳林路158號的中國電信營業廳內,10個頂著花白頭發的腦袋凑在一起,熱切地討論著。面前的大螢幕上,一份精心製作的“Hello老友亭”操作指南正在播放。
2月27日,解放日報刊發《街頭“老友亭”如何真正“管用、耐用”》一文,聚焦經過數位化陞級改造後“Hello老友亭”的使用現狀。3月3日下午,圍繞上海市新型數位公話亭——“老友亭”的各項功能,上海電信組織舉辦上海“數位體驗官”體驗交流活動,10比特來自7個不同區縣的老年市民彙聚在營業廳的一角,開始了他們的體驗之旅。
與“老友”面對面
“‘老友亭’,還是頭一次聽說,算得上嘗鮮。”作為一名數位體驗官,楊阿姨分外欣喜。她居住在楊浦區,儘管與活動舉辦地有些距離,但對於新生事物的好奇依然驅使她一探究竟:曾經熟悉的“小紅亭”,現在變成什麼樣子呢?
觀看了介紹視頻、聆聽了操作流程,楊阿姨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蒙自路118號“老友亭”的小巴車。10比特數位體驗官被分為兩組,在上海電信工作人員的陪同和指導下體驗“老友亭”的各項功能。
“先來給小姐妹打個電話試試!”邁入“老友亭”,楊阿姨嘗試了她最感興趣的“3分鐘免費通話”功能,輸入電話號碼後,她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導加上“#”鍵,不一會兒,熟悉的聲音便在電話那頭響起。“手機沒電的時候用來應急通話,挺方便的,如果在旁邊有個操作說明就更好了,不然就算語音提示結尾要摁‘#’鍵,可能還是有人會記不住。”放下聽筒,楊阿姨提出了她的第一個建議。一旁的工作人員立刻打開筆記本記錄下來。
在1個小時的體驗活動中,“老友”們的熱情高漲:他們不僅使用“一鍵通”按鈕,通過熱線電話諮詢了養老政策,還仔細研究了“15分鐘生活圈”,瞭解了附近的便民設施,阿姨們更在“AI照相館”內合了影,體驗了一把新科技。在工作人員的講解和介紹下,“老友亭”真正與“老友”面對面,盡數展現其功能,體驗官們的出謀劃策,讓工作人員將筆記本填得滿滿當當。
助老“紅色風景線”
看到老年市民對“老友亭”的關注與興趣,上海電信數字生活部工作人員馬鵬飛頗受鼓舞。2022年起,他帶領著公話亭運營團隊,致力於傳統公話亭升級改造這一嶄新課題,“數位公話亭建設在全國屬首創,也是都市服務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的新探索,仍處在不斷摸索和完善階段,需要傾聽來自社會各界的聲音”。
此番組織老年市民與“老友亭”零距離接觸,不少建議令馬鵬飛印象頗深。例如,一比特常在老年大學上課的阿姨在體驗中提到,希望能將周邊的美食、景點等納入“15分鐘生活圈”的顯示項目中來,甚至可以嘗試實現與“一鍵叫車”功能聯動,“老年人在電話亭裏選好想要打卡的美食美景,直接打上車前往目的地,毫不費力”。馬鵬飛也表示,“15分鐘生活圈”功能將在未來“擴容”,除了新增顯示項目外,還將與各街鎮社區特色相結合,精准助力老年市民的品質生活。
馬鵬飛說,上海電信將與合作夥伴持續溝通,優化公話亭巡檢計畫,並在大屏上新增自主報障功能模組,有效降低故障率。還將對“老友亭”中終身俸査詢、就醫掛號等必須進行身份認證的應用進行前置提示,方便用戶使用。針對此次數位體驗官提出的建議,上海電信將組織研發和運營團隊認真分析研究,進而落實到後續的優化工作中去,“此次體驗活動只是個起點,未來還將實現常態化,也真誠希望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支持數位化助老服務,協力共同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據瞭解,現時“Hello老友亭”已覆蓋申城10個行政區、24個街鎮,共布點50個。到2025年底,上海電信將建設1000個數位公話亭,覆蓋上海全域範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