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朝乾夕惕挑大樑

江苏 45℃ 0
摘要:2022年終歲末,蘇州、南京等地紛紛包機赴海外,企業穩訂單,政府忙招商;2023新年伊始,“敢為、敢闖、敢幹、敢首創”號角吹響,江蘇出臺42條政策舉措促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勇擔“走在前、挑大樑、多作貢獻”的重大責任。萬象更新的江蘇大地,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深切關懷、殷切期望。

2022年終歲末,蘇州、南京等地紛紛包機赴海外,企業穩訂單,政府忙招商;2023新年伊始,“敢為、敢闖、敢幹、敢首創”號角吹響,江蘇出臺42條政策舉措促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勇擔“走在前、挑大樑、多作貢獻”的重大責任。

萬象更新的江蘇大地,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深切關懷、殷切期望。從建設“經濟强、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到肩負“在改革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江蘇始終沿著指引方向,自覺對標黨的二十大精神,奮發有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勇挑大樑,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縱貫天地的太空電梯、驚險刺激的空戰對抗、霸氣外露的巨型機械……在電影《流浪地球2》中,許多可行駛、可工作、可變形的“UEG(地球聯合政府)”機械設備都出自中國工程機械領導者江蘇徐工。

“發車!”銀幕之外,不久前,在徐工超大噸位裝載機數位化製造基地,24臺裝載機整齊列隊,即將奔赴海外。來自“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徐州的“大傢伙”,正在全球市場展示“硬實力”。

科幻夢想與中國製造共同打造的重工業美學,是江蘇發揮製造業優勢承壓復蘇、迎難而進的縮影。

歲末年初,“包機出海”幾度刷屏。從蘇州、南京到無錫、南通,江蘇各地陸續啟動海外包機服務,掀起拼外貿、抓商機、招項目的熱潮。“時隔三年再出國,中國製造更受追捧。”洽談業務歸來的蘇美達五金工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帆說,過去常被貼上“低價”標籤的中國製造,如今多了不少“科技範兒”。蘇美達新推出一款虛擬邊界草坪機器人,用動力電池替代燃油機,以衛星定位規劃路線,成功打進國際高端市場。

守正才能拓新。製造業增加值占全國13.7%、全球近4%的江蘇,將數字經濟作為關鍵增量,持續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自主研發“小批量柔性化”生產線,產品生產週期從9天縮短為2.2天;全球每5例膝關節置換手術器械,就有1例來自這裡——在常州巴奧米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膝關節產品智慧車間,更靈活的機器人和更聰明的車間,正釋放巨大潜力。

截至2022年底,江蘇擁有全球“燈塔工廠”8家,累計建成智慧製造示範工廠138家、智慧車間1979家,“上雲”企業近40萬家,數字經濟規模超5萬億元,數字經濟覈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約11%。去年3萬家規上工業企業啟動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1萬家完成改造任務。

製造變智造,延鏈更强鏈。2021年起,江蘇啟動“產業强鏈三年行動”,大力培育13個先進製造業集羣,舉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產業航母”。現時,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總數增至10個,居全國第一,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開闢新賽道,積蓄新動能。24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學生完成小孔成像實驗,開啟人類追光史。2022年,太湖光子中心落戶蘇州高新區太湖科學城,逐浪光子產業藍海。作為現代產業新賽道,世界各國在光子領域均未形成絕對優勢。蘇州高新區負責人說,將聚焦高端雷射智慧製造、高性能光感測器等重點,努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千億級光子產業集群。

科創啟動引擎。作為全國首個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江蘇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協調發展,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江蘇每年組織實施百餘個前沿領域和前瞻技術攻關項目,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0.4件,全國15.1%的領跑科技分佈在江蘇,1/5的高技術產品出口來自“江蘇製造”。

江蘇省省長許昆林表示,將最大限度激發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巨大潜能,依靠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積蓄發展新動能,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服務全域,厚植現代化建設內生動力

花農打理花圃,遊客打卡拍照,主播線上賣花,技術員培育新品種……在宿遷市王官集鎮蝴蝶蘭大世界,智慧溫室大棚裏一派忙碌景象。在“黨支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帶動下,農戶畝均年收入超5萬元,村集體年增收150餘萬元,還帶動600餘人就業。

產業“開花”,鄉村“蝶變”。重塑城鄉關係,江蘇促進美麗鄉村與宜居都市相融共生,城鄉居民收入比從十年前的2.37∶1降低到如今的2.11∶1,成為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

穿行江蘇鄉間,兼具現代感與鄉土味的村落各美其美。江蘇出臺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致力建設農業强、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率先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深入推進。

佈局决定全域,結構蘊藏活力。受歷史發展和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傳統蘇南、蘇中和蘇北的經濟地理,代表著梯度差异。長江橫貫江蘇全境,既是東西向的鑽石航段,也是南北交往的天然阻隔,制約生產要素跨江流動。

張靖皋長江大橋、海太長江隧道、北沿江高鐵江蘇段……近幾個月,多個跨江通道和軌交動脈相繼開工。現時,江蘇已累計建成過江通道18座、在建9座,“十四五”末將基本實現隔江縣市間均有過江通道。同時,隨著徐宿淮鹽、連淮揚鎮、連徐等多條高速鐵路陸續通車,蘇北五市全面邁入高鐵時代,迎來發展新機遇。

各揚所長,優勢互補。重構經濟地理,江蘇推動行政區經濟向功能區經濟轉變,構建現代化空間佈局。南北聯動、陸海統籌,江蘇實施“1+3”重點功能區戰畧,重塑發展佈局:沿江八市跨江融合,揚子江城市群謀求全面轉型陞級;發力藍色增長極,港產城融合推動沿海地區高品質發展;提升徐州都市能級,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都市;守護江蘇永續發展“綠心”,江淮生態經濟區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大處著眼,實處著手。融入國家戰畧,江蘇著力暢通內外迴圈,積極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AR鷹眼即時監測道路,智慧調節紅綠燈,無人駕駛汽車全自動泊車入庫……走進無錫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新技術應用令人目不暇接。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深入推進,“創新鏈上的長三角”更為緊密,“軌道上的長三角”提速延伸,“迴圈暢通的長三角”便民利企。

“長三角一體化為車聯網產業發展提供巨大機遇。”深南(無錫)車聯網有限公司總經理甄鴻波說,與先導區密切關聯的近400家企業,大多來自長三角地區。

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全國最多、擁有自貿試驗區等重大開放平臺的江蘇,正以更高站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搶抓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畧疊加機遇,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擁抱世界。

加快建設新出海口,打造徐州國際陸港、淮安空港、連雲港海港“金三角”……“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中心節點、國際循環的重要戰畧連結、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動力支撐。

“我們要準確把握‘服務全國’的職責定位,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系統觀念,努力以一域之發展為全域增光添彩。”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表示,將更好發揮江蘇作為國內眾多產業迴圈發起點和聯結點、融入國際迴圈重要通道和有力支點的優勢,高水准擴內需、促開放、暢迴圈,更好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

先立後破,努力建成美麗中國省域範例

初春,長江中的新濟洲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花臉鴨成群結隊,有的棲息濕地,有的翱翔江面。調查人員驚喜地發現,來越冬的花臉鴨逐年增加,2022年超過1萬只。

黃海之濱,大豐麋鹿國際重要濕地裏,廣袤灘塗一馬平川,紅色的鹽蒿一望無際,成群的麋鹿徜徉其中。最新統計顯示,麋鹿種群數量已達7033頭,再創新高。

從長江之畔到黃海之濱,一處處生機勃勃的景象,是江蘇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實寫照。

江蘇出臺一系列生態空間管控政策,將22.49%的陸域面積劃為生態空間管控區域嚴格保護,製定高於國家要求的環境質量底線名額,並對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等設定資源利用上線。

立紅線、設底線、明上線,江蘇堅持系統思維,協同推進降碳、减污、擴綠、增長,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大環境容量。

2019年,江蘇開展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如今,徐州賈汪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曾經的生態“傷疤”化身都市客廳,走上了資源枯竭地區高品質轉型發展的嶄新道路;在宜興,由廢棄宕口改造的青龍山公園變身網紅打卡地,成為礦山修復、礦地融合發展的新模範。

點綠成金的思路打開,生態權益轉化為生態資產,生態優勢日益轉化為產業優勢。

不久前,江蘇首筆濕地修復藍色碳匯遠期質押貸款1000萬元在鹽城落地,這是全國首單基於自然的鳥類友好型生態修復藍色碳匯金融創新。南京高淳探索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體系,為藍天碧水、公園綠地等生態資源標價,7.78平方公里的醫療器械產業園吸引相關企業1552家。江蘇努力實現資源權益優化配置和價值增值,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可量化、能變現的綠色發展新路。

“善破善立,先立後破,是美麗江蘇築牢生態基底的關鍵所在。”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沈劍榮說,作為全國唯一江河湖海齊全的省份,長江、大運河、太湖、黃海等沿線區域正成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主陣地,全省生物多樣性“家底”不斷擴容,物種數達6900多種。江蘇還將加快建設一批生態島試驗區、生態安全緩衝區,為生物棲息、繁衍、遷徙提供良好場所和生態通道。

“產業密集、城鎮密集、人口密集的地方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江蘇破題意義重大。”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表示,面對人多地少、人均環境資源緊張、土地開發强度高等特殊省情,江蘇積極探索高品質發展和高水准保護同向發力的可行路徑。

行穩致遠,有力有效統籌發展和安全

春日的田野,麥苗拔節,生機盎然。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這個曾經的全國首個億斤糧鄉,2022年糧食總產突破3.3億斤。在遭遇夏季持續高溫、秋季冷空氣等情况下,東海縣2022年糧食總產突破25億斤,實現“19連增”。

下先手棋,打主動仗。雖然更多以經濟大省、工業大省名片蜚聲於外,江蘇卻始終保持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初心,堅決端牢飯碗,確保糧食安全。

重農强農,始終蘊藏在魚米之鄉的基因裏。2022年,江蘇糧食總產、單產雙創歷史新高,總產破750億斤、連續9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端牢8500多萬人的飯碗;建立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攻關種子重大科學問題和“卡脖子”難題,助力中國人的飯碗裝滿優質中國糧。

既要保障“米袋子”,又要守護“錢袋子”。對涉及地下錢莊、金融詐騙類交易進行重點監測;聚焦平臺公司,斬斷腐敗“黑手”;開展國有平臺企業融資仲介領域違規獲利追繳專項行動……江蘇積極防範化解大型企業債務、政府性債務、金融等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改革開放的前沿,也是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前哨。江蘇始終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讓發展和安全同頻共振。

每個機器人充電器上方,懸掛式滅火器材一旦感應周邊溫度超過65℃,就會瞬間爆裂,封锁火勢蔓延——在亞太地區最大倉儲物流企業無錫傳雲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菜鳥物流),智慧消防設備配備齊全,從源頭預防火灾。

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准。江蘇省應急管理廳廳長蔣鋒介紹,對標“全灾種、大應急”任務需要,江蘇構建智慧精准的監測預警體系、統一高效的指揮調度體系、專業集約的應急救援體系、科學完備的應急保障體系,切實把安全理念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領域、全階段、全過程,努力實現高品質發展和高水准安全良性互動。

防患於未然,推動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完善植物緩衝帶、卵石護坡和下滲排水系統,從排澇到控污,“海綿都市”成為鎮江市民日益可感的生活日常;建成社會心理科普館、開通全民健心雲平臺、成立心理志願服務孵化中心,從健身到“健心”,張家港打造市民“開心驛站”。

在張弛有度中增强都市韌性,不斷提升百姓幸福感、安全感。6個設區市、15個縣(市、區)分別被評為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市、示範縣;全部刑事案件、八類主要案件、侵財案件呈發案下降、破案上升態勢;公眾安全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平安江蘇建設向縱深推進,95%以上的衝突糾紛在鄉鎮以下得到化解,羣衆安全感超過99%。

人民至上,共同奮鬥促進共同富裕

今年春節,電影、文旅等行業快速復蘇。資料顯示,江蘇春節檔票房收入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其中21%的票房來自鄉鎮影院;旅遊收入282.29億元,同比增長20.6%,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准。

更多數據勾勒出江蘇居民殷實富足的“畫像”:

敢消費——2022年江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28萬億元,逆勢實現正增長,其中網上零售額持續快速增長。

逐新潮——綠色低碳理念融入百姓生活,節能家電、新能源汽車成熱門。截至2022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99.1萬輛,同比增長96.3%。

家底厚——2022年,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4.98萬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約3.28萬元,按照聯合國標準,居民生活總體上進入殷實富足階段。

百姓富的成色更足,民生的要求更高。近年來,江蘇堅持每年把75%以上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領域,以更高水准的民生“七有”為目標,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供給和需求兩端共同發力,破解重點群體就業難題。全省招聘中小學和幼儿園教師2萬多人,落實“先上崗、後考證”政策;省科技廳計畫開發1萬個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國有企業計畫招聘2.9萬名高校畢業生,較去年增長23%。教育大省江蘇直面挑戰,多措並舉滿足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

抓住“一老一小”,提升全生命週期公共服務質量。近期,在連雲港市贛榆區宋莊鎮沙口村禾康養老服務中心,張純厚老人將一面寫有“真心關懷老人,熱情奉獻愛心”的錦旗送到護理人員手中。為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贛榆區民政局通過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為老人提供生活護理、康復理療、精神慰藉等一體化服務,年逾八旬的張純厚便是受益者之一。

近年來,江蘇新建、改擴建幼儿園近5000所,普惠性幼儿園覆蓋率超過90%,建成普惠托育機构2600多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47%提高到65%,進入普及化階段。

生活追求富裕富足,精神更加自信自强。如今的江蘇,國家一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的總數均居全國前列;培育出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規劃3000册的《江蘇文庫》已出版約千册;最新出爐的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組織工作先進單位和優秀作品中,江蘇共有電影《守島人》、電視劇《人世間》、昆劇《瞿秋白》等6部作品獲獎,創歷史新高。

地域文明探源不斷深入,一江一河文化標識更加鮮明,藝術創作高峰迭起。江蘇著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凝聚奮進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動力,努力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1月4日,履新伊始,信長星到雨花臺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銘記奮鬥歷程,感悟初心使命。江蘇人民歷來敢拼敢幹、敢為善為,邁上新征程,當以“永遠在路上”的高度自覺,以敢為、敢闖、敢幹、敢首創的擔當作為,闊步向前、奮鬥實幹,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