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工程。
保障水安全,關鍵要轉變治水思路,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方針治水,統籌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
——習近平
【溫暖時刻】
江都水利樞紐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也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電力排灌工程、亞洲最大的泵站樞紐。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都水利樞紐,瞭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江都水利樞紐建設運行情况。
總書記指出,要繼續推動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設,完善規劃和建設方案,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成為優化水資源配寘、保障羣衆飲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迴圈的生命線。總書記強調,要依託大型水利樞紐設施和江都水利樞紐展覽館,積極開展國情和水情教育,引導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增强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生態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深情回顧】
“在展覽館,總書記聽到講解員報告1931年江淮大水時高郵地區的灾情時,關切地詢問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情况。我報告,現在旱澇保收。總書記點頭贊許。我深深感受到總書記十分關心百姓生活,落實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訓示,就是要堅決守住水旱灾害防禦底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回想起總書記視察的那一天,時任江蘇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現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主任的陳傑記憶猶新。
近年來,江蘇全面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為打贏打好碧水保衛戰和河湖保護戰,出臺生態河湖行動計畫,形成江蘇系統治水總抓手。
治水之基,工程為本。“總書記十分關心工程技術問題。”陳傑回憶,“總書記詳細詢問江都站為什麼三易其址。我彙報說,江都站的規劃選址,主要是考慮結合裏下河地區的排澇。實踐證明,江都站科學選址,不斷優化了調水排澇等綜合功能。落實總書記親自提出的‘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重大水利工程論證原則,要堅決貫穿到水利工程規劃、論證、建設各方面全過程。”
治水之要,節水優先。總書記十分關心節約用水情况,在現場明確要求,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統籌起來,堅持調水、節水兩手都要硬。落實全面節約戰畧,要立足我國人多水少、南豐北枯的國情水情,江蘇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推動全社會節約用水,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治水之道,共亯互融。“在視察途中,我向總書記彙報了江蘇水利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的情况。”陳傑說。近年來,推動江蘇水利加快走出去步伐,江蘇與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合作。落實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就是要不斷深化水利對外合作,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向世界講述中國治水故事。
【奮進足迹】
江蘇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是江蘇最豐裕的自然稟賦、最靈動的生態要素和最鮮明的文化符號。江蘇加快水利建設,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推動系統治水能力不斷提高。
水網骨幹工程基礎夯實。吳淞江整治開工建設,進一步完善太湖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為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夯實水利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單項投資最大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順利開工,千里淮河坦蕩歸海。一南一北,溝聯江淮,通達滄海,水安民穩,水網動脈不斷完善,發展根基更加牢固。南水北調智能化調度系統建成投運,通過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資訊技術,建立動態監測網絡,不斷提高水量優化調度、遠程集中控制、智慧管理決策、應急回應處置等水准,借助“智慧大腦”,守護“一江清水北送”。
水資源利用更加集約節約。在全國首推“四水四定”試點,探索水資源剛性約束指標體系構建與相關制度;首創《取用水管理技術規範》地方標準,率先推進水資源管理規範化提檔陞級;出臺節約用水管理辦法、水務經理制度,創新製定印發節水型企業園區建設標準;實現南水北調沿線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和省級節水示範區建設的“雙覆蓋”……江蘇時刻牢記囑託,全力打造豐水地區節水典範,並在國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中取得“八連優”的優异成績。
幸福河湖建設全域鋪開。2022年,江蘇以河湖長制為載體,深入推進河湖長制高品質發展。啟動太湖新一輪生態清淤工程,建設藍藻打撈處置信息化平臺,推動洪澤湖保護條例出臺,穩步實施長蕩湖、固城湖等退圩還湖工程。將幸福河湖建設納入全省高品質發展綜合考核範圍,規定每個設區市建成幸福河湖15條以上、全省建成200條以上。
治水富民有效結合。洪澤湖7066條住家船、49條餐飲船以及近2萬住船漁民上岸安居。江蘇將長江禁捕退捕納入高品質發展考核,在嚴格落實禁捕要求的同時,聚焦民生需求,力爭實現“同湖同策”“同湖同步”,多管道推進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推動“生計漁業”向“生態漁業”轉變、“養魚捕魚”向“打工創業”轉變。
國情水情教育深入開展。近幾年,高郵灌區、興化垛田承續古今,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新時代江蘇治水展示館、洪澤湖治理保護展示館等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風景區鱗次櫛比;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展館閃耀江淮……水情教育走進福斯、走向青年,知水愛水護水的理念蔚然成風。2021年6月15日,北京的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世和園內,近20個外國駐華使領館代表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紅十字會等國際機構組織負責人雲集於此,聆聽探討來自江蘇的河長制探索實踐,江蘇的治水經驗、治水故事走向世界舞臺。
“治水”實效帶來“親水”新圖景。“以前出門是老屋、雜樹、舊路,現在一眼就能看到運河風光和綠色遊園。”家住無錫古運河畔的市民高志宇,有空就要到新建的南長街遊園散步,“走在時光花廊景觀牆、孩童遊樂設施和茵茵綠草間,幸福感滿滿。”如今,行走在江蘇的長江、運河、湖泊沿線,一條條清水廊道、生態走廊正在江蘇大地上蜿蜒排布,成為澤被南北、造福百姓的幸福工程,一幅“河安湖晏、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圖景正漸次展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