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璽撼
上海最新的河道“家底”公佈。根據上海市水務局發佈的《2022年上海市河道(湖泊)報告》,截至2022年年底,上海共有河道46771條,長30397.66公里,總面積為577.438平方公里,河網密度達4.79公里/平方公里,即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河道長度加在一起有4.79公里。同時,上海還有51個湖泊,總面積為75.4975平方公里。與6年前相比,上海河道、湖泊的數量新增了7.7%、27.5%,河網密度新增了5.5%。
伴隨報告的出爐,上海“最長河道”和“最大湖泊”兩項頭銜的得主揭曉。最長的河道是崇明區的環島運河,長159.85公里,比黃浦江(三角渡至長江口)長了70.9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青浦區的澱山湖,上海境內面積為45.2078平方公里。
崇明河道最多最長最密
摸清了“家底”,河湖的管理責任就能具體落地。分析這46771條河道和51個湖泊不難發現,大多數都是鎮(鄉)管河道或村級河道,責任落實到了基層。按管理等級劃分,上海共有市管河道31條,長851.64公里;區管河道514條,長2975.04公里;鎮(鄉)管河道2673條,長6597.25公里;村級河道38477條,長18474.55公里。市管湖泊有2個,面積48.3353平方公里;區管湖泊21個,面積23.2651平方公里;鎮(鄉)管湖泊28個,面積3.8971平方公里。
按照行政區來比較,崇明區擁有的河道最多、最長、最密集,有16274條,總長9304.5公里,河網密度達到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就有7.85公里的河道;浦東新區也擁有較為充沛的水資源,河網密度緊跟崇明區,為5.7公里/平方公里,河道總數僅比崇明區少396條;黃浦區水資源稀缺,全區僅有12條河道,總長僅13.38公里,河網密度全市最低,只有0.65公里/平方公里;靜安區的河網密度也在1公里/平方公里以下;虹口區則是河道最少的區,僅有11條。
近年來,上海下功夫新增河湖水面率,讓老百姓身邊有更多的“幸福河湖”。截至2022年年底,上海河湖水面率為10.3%,比2016年提高了0.58個百分點。這是上海6年來新增了3347條河道的主要原因。
同時,排查工作的深入和科技的進步也讓上海的河湖不斷增加。上海水務部門組織各級專業人員,借助高解析度航空遙感影像和地理資訊系統等新技術和手段,以2011年水利普查數據為基礎,近年來挖掘出了許多“隱藏”的河湖。它們主要包括面寬小於3米的灌排溝渠和公園、綠地、社區或組織等範圍內面積小於1畝的水體等,主要特點是面廣、量大、分散。
2022年,上海有小微水體44469個,面積48.0374平方公里,這些“毛細血管”雖然微不足道,卻是上海生態環境不可或缺的一環。
青浦湖泊面積領跑全市
長度只是反映水資源充沛與否的一項主要指標,此外還有面積。在這一點上,青浦區以57.2765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積在各區中遙遙領先,其河湖水面率達18.74%,相當於青浦區近兩成的土地都有河湖覆蓋。
浦東新區的河道在全市各區中最“寬”,121.6682平方公里的河道總面積相當於河道總面積最小的靜安區的203倍。該區從河湖水面率來看,也有11.46%的土地有河湖分佈。
在湖泊面積和河道面積上都屈居第二的崇明區,有一項名額拿了全市第一:“其他河道”的面積達21.2918平方公里。所謂其他河道,是指公園、綠地、社區、組織等內部自管的河道,囙此有人稱崇明區內的“野河”最多。但實際上“野河”不“野”,河長制等管理制度近年來嚴格執行,所有水體都落實了責任人,明確了管理責任。同時,崇明區的村級河道數量也是全市第一,有15163條,占該區河道總量的93%以上,這反映出崇明的城鎮化率相對較低,大多數河道地處偏遠,就近落實管理責任。
片界河湖隔出14個水區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上海還劃分了14個“水區”,專業稱作水利片。它們分別是嘉寶北片、蕰南片、澱北片、澱南片、浦東片、青松片、太北片、太南片、浦南東片、浦南西片、商榻片、崇明島片、長興島片、橫沙島片。
水區之間的邊界如何劃分?主要還是靠河湖。這些水利片之間的河湖,統稱為片界河湖,一般無工程控制,水位直接受潮汐影響。記者從上海市水務局瞭解到,上海主要片界河道共8條,總長245.16公里,片界湖泊6個,片界河湖總面積109.7584平方公里。
片界河湖一般都“大有來頭”,要麼地理位置重要,要麼長度長、面積大,要麼名氣響。上海的片界河湖總面積占全市河湖總面積的16%以上。比如黃浦江,將浦東片與嘉寶北片等黃浦江西側的水利片隔開;又比如吳淞江至蘇州河一線,北面是嘉寶北片、蕰南片,南面是青松片、澱北片。
14個水利片中,最大的是浦東片,涉及浦東、閔行、奉賢3個區,面積為1976.6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商榻片,在青浦區的最西面與外省的交界處,面積為32.42平方公里。據悉,水利片內的河湖不受外潮位直接影響,水位可以通過工程控制。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