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站俯瞰圖。
我市首個大型綠色海綿都市公園復興河公園。
一元複始,萬象更新。兔年春節,烟火氣強勢回歸,天津這座城市迸發出新的活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都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准,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管道,實施都市更新行動,加强都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都市。”
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破解“大城市”難題,天津快馬加鞭。2022年11月,《天津津城城市更新規劃指引(2021—2035年)》對外發佈並公開徵求意見。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新提升行動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佈局,用好存量資源、導入外部資源,加快都市有機更新”。
頂層設計下,施工圖徐徐展開。都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天津要在建設宜居、韌性、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都市上做模範、當標杆。
統籌優質資源 提升產業品質
站在天津陸家嘴金融廣場43層北望,津城風光盡收眼底。
右手——北運河、子牙河、南運河三河彙聚之處,“天津之眼”俯瞰大地,這裡是天津都市的發祥地。
左手——天津西站,現代化大型都市綜合交通樞紐,“軌道上的京津冀”覈心節點,以此為覈心的京津冀同城商務區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從“出發地”到“未來地”,都市更新成為一座城市新春奔跑的姿勢。以更高質量、更新動能、更强競爭力,將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實景圖,紅橋區算的是都市“資源賬”、長遠“發展賬”和民心“幸福賬”。
“經過三年棚改,區內15萬居民實現了安居夢。與此同時,我們整理出一批可出讓地塊,僅西站周邊就釋放出1550畝優質土地資源,為站城一體開發、實現從軌道協同到產業協同提供了充足的載體和空間。”紅橋區委常委、副區長蔡寧說。
作為全市最大的鐵路樞紐,天津西站內四條高鐵交會,高鐵、捷運、公車、出租等多種交通管道無縫銜接。津興、津雄城際開通後,從天津西站可以實現京津雄覈心區半小時通達,强大的交通運輸能力和快速的通勤時間使該區實現了“高鐵捷運化”的都市連通模式。
來,有載體空間;走,有交通樞紐。紅橋區的“朋友圈”呼之欲出,一大批優質企業資源搶灘佈局。
截至目前,落戶在該區的中國建材集團“綠色數智雙碳創新中心”、中海油天津院創新研究中心等一大批重點專案正在如火如荼地加快建設。
借助天津西站的交通樞紐優勢和綜合配套優勢,區內商務樓宇的吸引力得到極大提升。以天津陸家嘴金融廣場為例,該樓宇以金融和數字經濟雙輪牽引,以相關延展產業鏈為支撐,現時已入駐企業60餘家,帶動就業超萬人。
站在都市發展角度展望未來,產業之核反覆運算陞級是都市高品質發展的覈心動力。擁有深厚工業基礎的天津,搶抓都市更新新機遇,注入新動能、導入新產業,讓“工業鏽帶”化身為“創新秀帶”。
河西區陳塘地區曾是歷史上著名的老工業區,紡織、化工、機械、無線電等大中型企業聚集。隨著工業重心戰畧東移,昔日的老工業區換道轉型、華麗蝶變,成為面貌一新的陳塘科技商務區,並逐步發展為設計產業為主導、總部企業紛紛落戶、各類創新要素完備的產業聚集區。
舊廠房變身“新地標”,都市更新為陳塘地區帶來了新契機。
陳塘科技商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常青說:“商務區內已經形成了中交系、水電系、設計產業三大產業生態圈,今年圍繞設計之都先行區建設,進一步提升陳塘科技商務區帶動能力。加快總部經濟聚集,再引進總部型企業1—2家。做大做强北方設計聯盟,成員單位達到350家以上。在原來渤海無線電廠廠區基礎上建成陳塘關哪吒數位文創園,打造特色鮮明的‘哪吒·設計小鎮’。”
發展高端產業 增强城區活力
在河北區張興莊人工智慧產業園區,一棟充滿未來感的銀灰色建築格外搶眼。
天津市人工智慧計算中心——以普惠算力為基礎、全棧國產化自主可控的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總建築面積1.57萬平方米,總投資12.7億元人民幣,經過130天施工建設於春節前夕上線。
“從揮鍬動土第一天開始,我們就借助其他中心的資源為社會提供服務了。一期算力是100P,現時簽約已達到120P,實現了上線即滿載,超額完成任務。”天津市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一座城市的發展,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的期許。
當都市發展進入新階段,由高速發展轉變為高品質發展,以數位科技為都市更新賦能,推動新一輪都市空間格局重塑,成為當前促進都市發展的新“範式”。
老城煥新春,背後的“金鑰”之一是讓產業回歸都市,讓適合都市發展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回歸。而增强都市產業活力,人工智慧是最好的入口。
“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就相當於一個現代化的高鐵站,有了這個高鐵站,可以為千行百業賦能。天津有著非常强大的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在都市發展、製造業發展領域,都可以將人工智慧滲透注入,進一步助推全市高品質發展。”天津市河北區數位辦副主任高磊說。
現時,在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平臺上,由河北區與天津大學、華為公司合作的“海河·諦聽”言語互動意圖深度理解大模型正在開發中。該模型是圍繞言語深度理解領域進行“大數據+大算力+大算灋”的基礎模型訓練,模型商業化後,預計產業規模達到百億級,研究成果將應用於智慧都市、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
如同一個生命個體,都市的發展亦是不斷更新、進化的新陳代謝過程。更新提升,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存量煥新、內涵增值。
“借助都市更新,今年,我們力爭把塔樓打造為億元金融特色樓宇。”河西區友誼路的都市塔樓總經理續瑩言語中透著信心,在政府的支持下,塔樓的提升改造基本完成,一開年,他們就與金融機构洽談承租事宜,在談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
到目前為止,友誼路金融街已經聚集了14座稅收超億元的金融特色樓宇,僅鑫銀塔樓就駐紮著近20家優質金融機構,經營面積占塔樓總面積的70%以上。金融業在友誼路金融街形成了以友誼路為主軸,以賓水道、圍堤道、永安道三條發展帶為輔軸的“豐”字型產業佈局。
“今年,我們要在友誼路金融街再打造1—2座億元金融特色樓宇,為城區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河西區金融局局長李長軍說。
延續歷史文脈 打造美好家園
一座城市發展至今,有歲月的痕迹,有文化的遺存,也有情感的寄託。保護和延續都市文脈,讓都市留下記憶、讓人們感受文明,讓都市成為人們詩意棲居的美好家園,是都市更新的使命和追求。
天津市第一機床總廠位於河東區津塘路146號,這座有著70餘年歷史的老廠,曾是中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之一的國家大型骨幹企業。2014年改為公司制並遷址西青區,後併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老廠區被空置下來。
隨著天津城市化的推進、產業結構的陞級,許多老廠房失去了原有功能。“保留”還是“拆除”?“延續”還是“創新”?新與舊之間的衝突如何平衡?
一處廠房、一部機器、一間倉庫……工業遺產承載著工業發展的足迹,也展現著工業文化的獨特魅力,是都市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計畫通過‘原貌保護、保留改造、再利用改造’等管道,將新老建築有機結合,開展產業升級與空間載體更新。”天津泰達融宇城市更新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路陽對記者說。
如今,記錄著天津工業的輝煌和幾代人努力的老廠區又熱鬧起來了。
“今年一季度,天津第一機床總廠及周邊片區都市更新項目將正式啟動,打造‘一機床·數位裝備研發產業園’。”路陽介紹,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73.57萬平方米,涉及15個老舊社區。其中,第一機床總廠本體將作為天津市重點工業遺存保護區和產城融合示範區。整個施工週期需5年,首先針對保留廠房進行加固和提升改造,展示區預計年內即可面向公眾開放。
大年初四,位於河北區意風區的曹禺故居紀念館迎來重啟後的首場演出,昔日安靜的小院一下子遊人如織,輕快與熱烈的氣氛彌漫在空氣中。
去年,河北區與北方演藝集團進行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曹禺故居紀念館改造陞級。在延續原有建築風格和空間肌理的基礎上,對曹禺劇院進行全面改造提升。
“盤活閒置資源、開放劇場只是都市更新行動的第一步。下一步,我們將打造沉浸式演出新形式,對於劇場內部的陳設佈景進行提升綜合,以新型戲劇賦能都市更新。”河北區產業發展集團副總經理李昌說。
都市,讓生活更美好。都市更新,讓都市實現“補短板、提質量”,促進城市功能與品質再提升。
走進位於紅橋區的天津市第三中學附屬小學,“求實、超越”四字校訓映入眼簾,寬大的操場、各具特色的專用教室、獨特的走廊文化,美麗舒適的校園環境令人賞心悅目。
“我們是兩年前從原西站小學搬過來的。以前的學校破舊狹小,學生上體育課,連30米跑這樣的項目都找不到地方。”說起老校區,校長曹鵬很是感慨,“從‘老破小’到‘高大上’,遷址後學校的教學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坐在漂亮的教室裏上課,孩子們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
近年來,紅橋區緊緊抓住棚戶區改造契機,把彌足珍貴的土地資源優先投入到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上,新建、改建、擴建了一批教育載體,使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提升,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更優質的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發展格局更新、前進動能更新、運行機制更新……更新,是一種狀態,意味著生機勃發、活力湧動。
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質提升、發展質量提升……提升,是一種追求,要求解放思想、追求品質、永不停滯。
時光如潮、滾滾向前。天津這座城市厚積多年,正攜帶著積蓄已久的力量,開拓創新,奮力奔跑,擁抱更廣闊的未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