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中共昭通市委五届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昭通市亮出2022年成績單: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增長,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幸福感持續增强。
2022年,面對經濟不斷下行、供給持續不足、動能支撐不强“三重壓力”,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昭通市委堅持總攬全域、協調各方,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和各族群眾,圍繞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要求,以大力實施“六大戰畧”為主要抓手,扎實做好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各項工作,有力應對疫情反復衝擊、投資大幅下滑、消費持續疲軟“三大挑戰”,解决了許多超預期的難題,全市呈現出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民生事業加快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党的建設持續加强的良好局面。
攻堅克難全力做到“五個堅持”
2022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面對全市10個縣區185.07萬脫貧人口脫貧成果的鞏固拓展,特別是防止5.5萬戶23.06萬人“三類對象”返貧致貧的嚴峻現實,昭通市委堅持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工作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和各族群眾攻堅克難,全力做到“五個堅持”。
堅持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全面營造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濃厚氛圍。2022年,昭通市委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把“兩個維護”固化為全市黨員幹部的政治態度、政治信條,讓忠誠覈心、擁戴覈心、維護覈心、捍衛覈心成為全市上下的共同心聲、共同意志。黨的二十大召開前,高品質完成代表推薦提名工作、昭通3名黨員光榮當選為二十大代表,開展“雲南這十年”昭通專場發佈,舉辦喜迎黨的二十大系列主題成就展和文宣文化活動,以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的偉大成就以及昭通大地的深刻巨變為激勵,引領全市黨員幹部羣衆以堅定信仰、非凡自信和良好風貌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召開後,注重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以領導帶頭宣講、代表親歷講述、組團分片講解、幹部研討交流等形式,原原本本學、線上線下學、“追隨足迹”學、思想溯源學,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堅持把科學精准防控疫情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面對疫情防控形勢變化,昭通市委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沉著應對、科學處置,統籌一切可統籌的資源、動員一切可動員的力量,動態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在防止輸入擴散、患者隔離治療、新冠疫苗接種、生產生活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持領導靠前指揮、幹部一線作戰、全員合力攻堅。
堅持把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全面鞏固拓展更加和睦、更加和順、更加和諧的良好局面。2022年,昭通市委帶領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舉措,全力做好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重大風險隱患,保障了全市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縱深推進“四個專項行動”,有效化解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和信訪難題,全市刑事案件數下降10.6%,“小小探頭連萬家”覆蓋60%的農村家庭,羣衆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昇。大力推進法治昭通建設,昭陽、魯甸、綏江、水富入圍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候選名單,永善縣强勝村、綏江縣農業村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三年行動和“百日攻堅”,連續6年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取得積極成果,鎮雄進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候選名單,綏江、彝良、魯甸、巧家進入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候選名單。
堅持把“兩個提升”專項行動作為重要工作抓手,全面夯實加快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步伐的堅實基礎。著眼於破解制約和影響發展的根本性、基礎性、機制性難題,昭通市委開展了一場改進幹部作風、提升機關效能、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作風效能革命,推動“五項重點改革”“四個專項改革”和一系列改革試點落地見效,有效幫助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發展等問題3185個,破解企業用地難題156個,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達100%。建立完善營商環境發佈推介、作風問題曝光亮相、項目投資張榜授牌、產業培育現場點評等“比武賽馬”激勵機制,不斷掀起大抓項目大抓投資大抓產業大抓招商的幹事創業熱潮,市住建局、市交運局和綏江縣、水富市、鎮雄縣獲授項目工作“榮譽榜”牌。全市新開工入庫項目1255個,引進市外到位資金1065億元,新登記市場主體6.7萬戶。
堅持把黨的領導和党的建設作為根本政治保證,强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2022年,昭通市委調整優化基層黨組織355個,整頓提升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35個,消除黨員空白村居民小組53個,各領域基層黨建全面提質增效。紮西幹部學院通過中央組織部辦學質量評估,成為全國72家黨性教育幹部學院之一。建立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工作交流機制,實施年輕幹部培養“三個一百”工程,市委從一線提拔使用幹部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二。持續正風肅紀反腐,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01起,處理147人;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5585件,立案1780件2081人,黨紀政務處分1951人,移送審查起訴93人。全面落實人民當家作主各項制度,人大、政協職能作用充分發揮,文宣思想、統一戰線、群團建設、黨管武裝和國防動員等各方面工作不斷加強。
穩中求進推進高品質發展
2022年,昭通市委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團結帶領全市各級各部門聚焦“六大戰畧”實施,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在鄉村振興、產業興市、交通强市、城鄉融合、生態優先、人才支撐著力,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突破。
落實精准幫扶措施,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國家和省迴響昭通市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122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大關縣達到摘牌標準。常態化加强“三類對象”監測幫扶,風險消除率提升至71.3%。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增收三年行動,脫貧人口和“三類對象”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增長15.7%、達1.32萬元。3個脫貧致富示範區先導工程建成投入運營,鄉村振興25個示範鄉鎮、89個精品示範村、639個美麗村莊和新一輪11個先導工程全面啟動建設。東西部合作和定點幫扶成效明顯,上海到位東西部合作資金6.6億元,定點幫扶組織引進項目125個。易遷後扶、農民增收、綠化美化、村級集體經濟混合股份制改革和鎮雄縣轉移就業、巧家縣志智雙扶、威信縣促農增收等經驗和做法,被省委辦公廳、省委改革辦在全省推廣。
加快轉型陞級步伐,產業興市取得新成效。全市產業投資逆勢上漲,增幅達41.7%。合盛矽業水電矽、旗濱光伏高透基材等重大專案克服重重困難加快推進,中晟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資料一期、鋰宸2萬噸天然石墨負極資料和5000噸氧化亞矽負極資料等重點產業項目建成投產。白鶴灘水電站16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巧家海壩、小羊窩光伏項目並網發電。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2戶。創成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5個,鹽津縣成功創建省級“一縣一業”示範縣,“昭通蘋果”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畫,新認證“三品一標”145個。新增AAAA級旅遊景區3個。
加强資源整合投入,交通强市取得新成效。沿金沙江、麻彝、永鹽3條高速公路啟動建設。昭陽西環智慧高速、宜昭高速、青水高速、大永高速三朝段建成通車。新改建農村公路2033公里,實施安防工程1410公里。敘畢鐵路主體工程全面完工,渝昆高鐵建設加快推進。港口碼頭貨物年輸送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昭通機場遷建有序推進。中緬油氣筦道昭通瓦斯支線全線貫通。城鄉供水一體化快速推進,水利投資增長30%。20戶以上自然村4G覆蓋率達97.5%,重點場所5G通達率達95%。
强化功能服務配套,城鄉融合取得新成效。“三區三線”劃定成果正式啟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基本完成。中心都市建成區面積達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77.8萬人,全長60公里的昭陽繞城高速全線貫通,“一城三區”同城化步伐明顯加快。昭陽城區新一輪“都市體檢”全面完成,4.7萬棟房屋建築電子身份證全部入庫。全市老舊社區改造完成174個、新啟動175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800套,掛牌整治經營性自建房4085棟,累計解决6.03萬戶羣衆房屋不動產登記難問題。昭通、綏江全國文明都市創建取得積極進展,魯甸、大關、永善創成省級文明都市。魯甸被命名為“雲南省美麗縣城”。
堅持保護治理並重,生態優先取得新成效。昭通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首次實現100%。赤水河流域治理40項年度重點任務基本完成,昭魯河省控斷面水質脫劣,全市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縣城、鄉鎮生活垃圾處理率分別達100%和85.5%,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98.4%和37.7%。城鄉綠化美化成效明顯,新植綠化苗木超4500萬株,11個鄉鎮、6個自然村入選雲南省綠美鄉鎮綠美村莊建議名單。綏江、彝良分別入選國家和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34個村(社區)入選雲南省第三批森林鄉村。
健全政策激勵機制,人才支撐取得新成效。開設“昭通求賢臺”,出臺興昭人才支持計畫、人才服務現代產業發展、鼓勵支持創業創新等一攬子激勵政策措施,招引博士106人、碩士362人、其他人才3753人。籌建人才公寓1100套。實施“技能昭通”行動,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6.8萬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5163名。選派1468名人才到村開展“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爭取省內外73名醫療人才、96名教育人才、100名科技特派員到昭幫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4家。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决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22年,昭通全市教育發展、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幫扶等事業發展成效顯著。新建改擴建幼儿園60所、新增學位9929個,5所普通高中晋昇為省一級三等學校,10所薄弱中學得到託管幫扶。滇東北區域中心醫院一期正式運營,已開辦腫瘤、心血管2大特色專科。23個鄉鎮、169個村被命名為省級衛生鄉鎮、衛生村。70.3萬人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基本醫療和養老保險工作持續加强。新增城鎮就業5.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6萬人,其中省外就業11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省外就業人數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