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市政協堅持建言資政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改革發展大局彙聚人心力量協商在一線發現真問題提出“金點子”

上海 65℃ 0
摘要:緊扣國家重大戰畧和全市重點任務深入協商議政,為上海新一輪改革發展大局彙聚人心和力量,這也是五年來市政協一以貫之的堅持。2018年是十三届市政協履職第一年,恰逢首届進博會在上海舉辦。

  記者顧傑

  大上海保衛戰期間,市政協委員邵楠化身快遞小哥為市民送藥的身影,留在了很多人的記憶裏。換下騎手服,他和其他市政協委員一起,繼續奔走在調研提案、為民履職的路上。委員們走進基層社區、黨政機關、企業團體……每一次建言獻策,均關乎如何把這座城市建設得更美好。

  五年來,上海市政協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召開專題議政性(監督性)常委會議20次、專題協商會和通報會87次,報送調研報告107篇;800餘名市政協委員積極履職,參加各類履職活動達12萬餘人次,提交提案5109件,立案4872件;收到社情民意資訊8.5萬篇,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完善。

  市政協主席董雲虎說,市政協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畧和全市重點任務的實施推進,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找准政策供給和政策需求的結合點,助力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落地落實,充分彰顯了專門協商機构的獨特優勢和制度價值。

  “沉下去”把制度轉為效能

  回首十三届市政協的履職歷程,抗疫是其中濃重的一筆。三年多來,市、區兩級政協、三級委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1300多名政協委員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大家立足本職、各展所長,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貢獻了“政協力量”。

  特別是面對去年空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市政協第一時間建立涉疫提案快速處置機制,及時審查分辦150餘件相關提案,先後向市委、市政府報送提案和社情民意資訊1萬多餘篇,許多建議迅速轉化為具體政策舉措。推進老年人疫苗接種、發放數位貨幣、精准助企紓困……一條條提案建議,很多都來自委員在基層一線的調研所得。

  2020年以來,市政協推動全市各區打造“協商於民”政協委員工作站,引導三級政協委員下沉基層,參與基層治理工作,打通了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羣衆的“最後一公里”。截至去年底,全市共設立“協商於民”委員工作站234個,其中215個街鎮普遍設立,實現100%全覆蓋。

  一個顯見的變化是:委員去基層更頻繁了,更多委員不光是社區治理的“觀察員”,更是“生力軍”。疫情期間,許多成立不足一年的“協商於民”政協委員工作站,被打造成臨時指揮站,用於組織人員力量、細化落實防疫部署、及時處置突發狀況,切實築牢了防控屏障。

  “沉下去”為基層解難題,制度優勢不斷轉化成治理效能。依託“家門口協商”“零距離協商”“協商在一線”“亮就亮吧”等一系列特色品牌,近年來,越來越多政協委員在基層發現真問題,提出金點子,不斷轉化為基層治理中的好舉措。

  “下得去”的同時,也得能“浮上來”。有委員說,協商平臺進一步向基層延伸,不僅解决了具體問題,更有助於從個案中歸納梳理共性問題,從而在政協平臺上提出更多有價值、接地氣的提案和社情民意。

  為改革發展大局彙聚力量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尤其是來自社科界的政協委員,應持續不斷地把自己的學術研究與快速變化的經濟、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和上海的決策。”去年召開的一次交流會上,市政協委員陸銘的一番話引起與會者共鳴。

  這些年,上海許多重大事項穩步推進的背後,都有著政協提案的助力。緊扣國家重大戰畧和全市重點任務深入協商議政,為上海新一輪改革發展大局彙聚人心和力量,這也是五年來市政協一以貫之的堅持。

  2018年是十三届市政協履職第一年,恰逢首届進博會在上海舉辦。市政協提前啟動調研,課題組與政府部門、企業智庫以及參展國領館商會等座談交流,還專程赴粵港澳等地區調研借鑒,完成了含金量十足的調研報告,為上海承接並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助力。

  首届進博會開幕式上,上海被賦予了三項新的重大任務,這也成為市政協五年來履職的重點關切。在2020年召開的市政協十三届三次會議上,市政協專委會遞交提案,就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綠色發展提出三條對策:推動國土開發保護“一張圖”,推動生態環境治理“一盤棋”,推動生態環境執法“一把尺”。當年11月,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建設行動方案正式發佈,人們發現,其中許多重要內容都與提案建議高度吻合。

  去年初,市政協委員宋鈺勤、焦瑾璞提交提案,建議在上海自貿區設立鉑族貴金屬國際科創商貿區,得到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採納支持。在臨港新片區揭牌成立三周年之際,臨港鉑族貴金屬新型國際貿易及創新中心正式成立,一個全球性的科創全生態鏈集聚群正不斷壯大。

  為進一步新增建言的專業性,2021年,市政協成立了協商議政諮詢專家庫,聘請中青年新銳專家學者,組織開展形勢分析、座談交流、專項課題研究、調研成果論證、講壇論壇等,形成一系列建言成果,報送市委、市政府,供決策參考。

  重落實讓“盆景”變“風景”

  2021年夏天,上海迎來持續高溫,被稱為“史上最長夏季”。眾多市政協委員頂著酷暑和疫情防控等多重影響,圍繞上海16項民心工程實施情況開展了一場持續兩個月的民主監督。

  早上六七點,“早餐工程實施情況”監督小組的委員們就奔赴全市各家早餐點隨機暗訪;“學校等體育場地開放工程”監督小組的委員們,乾脆利用晚間休息時間前往各中小學進行明察暗訪……16項工程事關羣衆切身利益,很多都關係羣衆的急難愁盼。兩個月內,12個專委會先後開展視察監督活動139次,813人次委員參加,提出485條意見建議,形成16份監督分報告,共計6萬餘字,實現對16項民心工程視察監督全覆蓋。

  監督是為了推動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落實好。2020年6月,市政協首次召開提案遠程協商辦理座談會,在市政協、市民主黨派塔樓、市綠化市容局和市農業農村委4個會場內,15名與會者圍繞窗臺陽臺彩化工作展開討論。這項工作是否真的從“盆景”變為“風景”?第二年5月,市政協提案委開展提案跟踪調研,實地“回頭看”落實情況,並召開專題座談會。政協委員與相關部門形成共識:以窗陽臺綠化彩化為支點,持續提升社區居住品質和治理水准。

  近些年,市政協還探索運用各種“線上+線下”的形式開展督辦,五年來,主席會議成員重點協商辦理專題涉及相關提案500餘件,幾乎所有政府職能部門和市委工作部門都參與過提案協商辦理,通過深入溝通、增進理解、凝聚共識,合力推動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福祉改善。

标签: 金點子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