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毫米的小息肉,發展成腸癌,需要幾年?

養生健康 54℃ 0
摘要:35-40歲的人還沒有做過腸鏡的話,請儘快做一次吧,不管有沒有症狀!46歲的劉先生,體檢發現數個腸息肉,其中一個大的約有6mm大小,當時因為清腸藥的原因沒有切除。先說說什麼是息肉?但也不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癌變。家族性息肉病更為邪惡,40歲前的癌變率幾乎100%。腸息肉要演變為腸癌,需要5-15年的時間,平均需要10年左右。囙此,切除後,要遵醫囑進行定期複查。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攷

35-40歲的人還沒有做過腸鏡的話,請儘快做一次吧,不管有沒有症狀!

文|  胃腸病作品

46歲的劉先生,體檢發現數個腸息肉,其中一個大的約有6mm大小,當時因為清腸藥的原因沒有切除。

醫生囑咐要擇期切掉並定期複查;由於也沒有什麼症狀,劉先生慢慢就忘掉了。

前段時間,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說腸息肉可能會癌變,於是才想起來要複查,就預約了腸鏡,結果就發現了一個高度懷疑癌變的腸息肉,而他平時沒有任何症狀(下圖),後病理證實為:絨毛狀腺瘤,伴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早癌)

圖1腸息肉

實際上,像劉先生這樣的情况,在臨床十分常見,幾乎上每天都有發現。

這個早癌,其實在一年前還是一個很乖的息肉,如果當初就做一次腸鏡切掉它,就沒有癌變的機會了。

我們很多人在做腸鏡時候,都可能發現有腸息肉,有的醫生說不用切掉?有的醫生說要格殺勿論,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先說說什麼是息肉?

息肉的“息”,其實就是多餘的意思,就是腸道內表面黏膜上多出來的贅生物。其實是大腸黏膜表面的一個“肉疙瘩”。

準確一點說,大腸息肉泛指腸黏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而其中70%以上為腺瘤性息肉。

醫學界早已有明確的定論:80%-95%的大腸癌(包括直腸癌、結腸癌),是由大腸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的。

圖2腸息肉

但也不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癌變。

我們大體可以把腸息肉分為兩大類:腫瘤性息肉、非腫瘤性息肉。

腫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在理論上只要有足够的時間,終於有一天會癌變;

管狀腺瘤的癌變率<5%;

管狀絨毛狀腺瘤癌變率為23%;

而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高達30%-70%;

家族性息肉病更為邪惡,40歲前的癌變率幾乎100%。

非腫瘤性息肉(主要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會癌變;但也不是100%不會癌變,如果這種息肉長得比較大、時間比較久,也有變成腫瘤性息肉的可能。

那到底切不切呢?

大腸息肉基本沒有任何症狀,囙此,我們只有通過做胃腸鏡,才能知道有沒有長息肉。

在腸鏡下,它就是一個凸出腸壁的“肉疙瘩”,醫生很難判斷它的性質是腫瘤性的還是非腫瘤性的,只有做病理分析才能明確到底是好還是壞

實際上,對於較小的、數目也比較少的,在做腸鏡檢查時候,一般都會順便切除,格殺勿論。

然後,還會留取一點點組織,去做病理分析。知道性質之後,我們才能確定是否需要複查,複查的時間間隔是多久等等。

對於一些大的、數目多的,為了保險起見,都要先做病理,然後再選擇合適的切除管道。

一般醫生都會這樣建議:

第一,如果是炎症性息肉等所謂“好的”息肉,也可以不處理,進行藥物治療,炎症好了大部分會自行消除;但實際上,我認為還是在檢查時候順便切掉為好。

第二,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按照大小和病人情况,都需要擇期內鏡下切除。

擇期就是不要拖延1年、2年,有空時候去安排切除就行了;千萬不能把它忘了!

第三,如果息肉有癌變可能或者已經癌變,那就需要馬上治療,不要拖延!具體能腸鏡下切除還是外科手術切除需要醫生評估。

圖3腸息肉

是不是每個人都長有腸息肉?

也不是。

腸息肉的高發年齡是50歲以後,但三十幾歲的人也有不少人長的有,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或者是家族性遺傳性息肉病的人。

我們昨天做了22個腸鏡,發現10個患者有息肉,息肉發生率超過45%,偶爾某天可能一半還要多!

據統計,35-49歲,檢出率為10%-30%;超過50歲的人群中,檢出率可達30%-67%。

也就是說,超過50歲,幾乎一半的人都長有這個定時炸彈。

腸息肉要演變為腸癌,需要5-15年的時間,平均需要10年左右。

55歲以後是結直腸癌的高發年齡段,囙此我們必須要在它癌變之前切掉它。那就是40歲之前做一次腸鏡檢查。

對於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肥胖、久坐、愛吃燒烤、烟酒嗜好等的高危人群,更要提前到30歲左右,做第一次腸鏡檢查。

這個時候,它往往還是一個良性的息肉,在腸鏡下就可以輕鬆幹掉。

圖4腸息肉

囙此,我們建議,你如果35-40歲,還沒有做過腸鏡的話,請儘快做一次吧,不管有沒有症狀!

複查也很重要

發現腸息肉切掉後,也並非萬事大吉了,原因在於:

1、由於一次腸鏡,由於多種原因(比如腸道準備不好、醫師經驗、設備等的影響等),可能會有一些小的“漏網之魚”;

2、喜歡長息肉的人還會再次長出來;

3、由於上次切除不徹底,留有殘基,有可能“枯樹發新芽”。

囙此,切除後,要遵醫囑進行定期複查。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