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昆明市在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範引領工程建設中,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以“六個轉變”抓好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建設。2022年,全市共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範引領工程示範村項目21個,投入資金4012.39萬元,其中綜合資金1814.88萬元,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高品質發展。
“單幹”向“合夥幹”轉變。注重綜合鄉村振興、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改造等項目,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集中各部門人力物力財力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投入,多管齊下改善羣衆生產生活條件。
由“建設施”向“培產業”轉變。項目資金55%以上用於發展產業,加大對高原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的扶持力度,引導農戶轉變經營模式,提高生產技能,更加注重增收致富“源頭活水”的培育。
“要我幹”向“我要幹”轉變。把群眾參與度作為項目篩選的重要依據,做到項目實施方案80%以上村民同意方可申報,用地協調、資金保障、建設監管等80%以上問題解决才開工,工程完工80%以上村民滿意才驗收,進一步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村民齊心協力建設美麗家園。
“管口袋”向“管腦袋”轉變。加大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宣教育力度,通過實物、圖畫、典型事例等,展示項目實施的成效,展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實踐,引導羣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實現既“管口袋”又“管腦袋”。
“建好”向“用好”轉變。注重對各民族優秀民間文化的挖掘、傳承和保護,組織村民主動學習歌舞、技藝,組建艺文隊、研習班,開展交流活動,保證每個示範村都有一塊活動場地、有一支艺文隊伍、有一臺“拿手戲”,讓公共設施不僅建好,還要用好,為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發揮好作用。
“一時靚”向“時時靚”轉變。項目實施後,細化公共設施、共有空間和綠化、美化、亮化管理措施,健全村規民約,強化監督保障,實現項目持續見效,讓村莊越來越靚、越來越美。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