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沒陽的人,是不是基因有什麼優勢?

養生健康 40℃ 0
摘要:12月30日,四川省疾控中心表示,經綜合研判認為,全省居民整體感染發病比例已超八成。同一天,海南省疫情發佈會通報稱,預計該省新冠感染率已超50%。雖然沒有確切的比例數據,不過身邊還沒陽過的已經成了少數派。現在還沒陽過的人到底藏著什麼秘密,Ta們是天選之子嗎?上述發表在《自然》雜誌的研究結果表明,HLA基因型與新冠疫苗抗體反應和突破性感染的風險有關。

12月30日,四川省疾控中心表示,經綜合研判認為,全省居民整體感染發病比例已超八成。同一天,海南省疫情發佈會通報稱,預計該省新冠感染率已超50%。

雖然沒有確切的比例數據,不過身邊還沒陽過的已經成了少數派。

「天選之子」網傳版本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問題來了:

現在還沒陽過的人到底藏著什麼秘密,Ta們是天選之子嗎?

這還真有可能是。

有些人,真的是贏在基因

人體對抗病毒主要依靠免疫系統,但每個人的免疫系統其實有細微差別。這種差別並不是人們常說的「免疫力高低」,而是擅長不同的「殺毒項目」,這是由基因決定的。

通俗地說就是,每個人的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有不同的偵察能力、反應能力,這是天生的特質。

例如研究者發現,不同類型的白細胞表面抗原(HLA)與病毒的結合能力有差异,有些能快速識別快速清除,不給病毒機會;有些則和病毒結合不佳,更容易放過病毒,讓病毒有了在身體中複製-感染的機會。

囙此,决定人類白細胞表面抗原(HLA)的多個等位基因,非常關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臨床研究和類比計算均有初步證據表明,人群中的確有一些特定基因型讓我們在面對新冠的時候有所差异。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分成三群人:

一群人擁有相對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幸運兒」基因;

一群人有更容易感染且更容易發生重症的「大冤種」基因;

絕大多數,既沒有「幸運兒」也沒有「大冤種」基因。

「幸運兒」基因的代表基因之一是HLA-DQB1*06等位基因。

英國牛津大學一項覆蓋1076名新冠疫苗接種者的研究表明,在新冠原始株和阿爾法變異株流行期間,攜帶這一基因的人感染機會為未攜帶者的63%。

上述發表在《自然》雜誌的研究結果表明,HLA基因型與新冠疫苗抗體反應和突破性感染的風險有關。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是HLA-B*15:03,全球只有0.63%的幸運兒攜帶,具有對新冠病毒以及其它幾種冠狀病毒的較强抵抗力。中國擁有這一基因型的人群比例在世界上排名中游水准。

另外兩種有類似效果的幸運兒基因在人群中分佈比例也不高,一個是1.1%,另一個是0.49%,都是鳳毛麟角。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與之相對的,是更容易感染且更容易發生重症的「大冤種」基因。

代表性基因有HLA-B*46:01,在全球所占比例約6.1%,中國約10%~15%。還有另外兩種相對容易感染新冠的基因,在西亞、非洲和大洋洲分佈較多。

除了「幸運兒」和「大冤種」基因以外,白細胞、 I型干擾素、記憶T細胞的相關調控等等,也可能會影響新冠易感性。

另外,新冠病毒需要和細胞的ACE2受體結合,才能入侵人體,如果它發生突變或者有些人受體少,就會新增病毒進入的難度。

總而言之,人體擁有複雜的生理機制來應對新冠病毒,確實存在一部分天選之子,更不容易被感染。

但這些基因現時還沒有被遺傳學家找齊,需要繼續研究才能揭開更多真相。

科學家們通過這些研究,能够啟發未來研發出更高效的疫苗和藥物,讓「普通基因型」的人也能產生更强的免疫保護力,感染更少,症狀更輕。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不管是不是幸運兒

做好防護都能降低風險

以上研究的結論,只是說部分人群相對不容易感染新冠,並不代表完全不會感染,更不代表對所有變異毒株都有額外的防護力。

還沒陽的朋友,通常還有防護和好運的加持。

新冠病毒主要靠飛沫和接觸傳播,「入侵」人體最常見的部位,就是口鼻眼等部位的黏膜。

做好防護,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毒與黏膜接觸的可能。

一些海外華人朋友分享了自己三年來在幾波疫情之下從未感染的經驗,期間還包括出國旅行的經歷,也沒有被感染。

總結下來,從未感染的公式基本=嚴格防護➕清潔消毒➕疫苗接種➕均衡飲食➕鍛煉休息

圖片來源:ONWA

當然,個人的經驗總結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嚴防死守的人同樣也有很多中招的。

但就像玩遊戲打Boss,不管是菜鳥玩家還是高手,裝備齊全點總會更好些。

生病這種事,還是能免則免。

對了,自認為現時還在決賽圈的各位,其實還有一種情况:有些是無症狀感染者「混進來」的,不過,也算是某種程度的「幸運兒」啦。

轉發給你身邊的「天選之子」吧。

本文作者項棟梁,原創首發於丁香醫生公眾號,這裡我再補充一些內容。以下補充部分與丁香醫生及稽核專家無關。

第一,某些基因型對新冠病毒有更强的抵抗力,並不代表這些人的基因更好。基因本身沒有優劣之分,一個人的基因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但Ta可能對其它病原體有更强的抵抗力。

例如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患者感染瘧疾後存活率更高,看起來是“缺陷”的基因在某些環境下反而成了保命的優勢。基因多樣性對於人類應對變化和生存繁衍至關重要。

第二,上文提到的更容易感染新冠、更容易發展為重症的基因HLA-B*46:01,在全球所占比例約6.1%,在中國約10%~15%。敏感的人可能會察覺到,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人更容易出現新冠重症,進一步猜想,新冠病毒會不會是被人造出來專門對付中國人的呢?

這種有真實數據的論證很容易誤導公眾,所以我在原文特意補充了一句:除了HLA-B*46:01基因之外,還有另外2種基因更容易出現新冠重症,在西亞、非洲和大洋洲分佈更多。

其實原論文共計算了145種基因型的HLA與新冠病毒的結合能力,重點列出的只是最易感和最不易感的3個。這6個等位基因在全球均有分佈,只是在某些地區頻率稍高一些而已。還有其它多個稍易感的基因在美國、歐洲國家分佈更多。

相關研究也再一次證實,以新冠病毒作為生化武器打擊某個國家或民族是完全不可行的。

人類演化到現在這樣殊為不易,還請各位智人朋友珍愛智商,遠離陰謀論。

本文合作專家

本文稽核專家

參考文獻

[1]Mentzer,A. J.,O’Connor,D.,Bibi,S.,Chelysheva,I.,Clutterbuck,E. A.,Demissie,T.,…& Knight,J. C.(2022).Human leukocyte antigen alleles associate with COVID-19 vaccine immunogenicity and risk of breakthrough infection. Nature medicine,1-1.

[2] Austin Nguyen,J. K. D.,Maden,S. K.,Wood,M. A.,Weeder,B. R.,Nellore,A.,& Thompson,R. F.(2020).Human Leukocyte Antigen Susceptibility Map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Journal of Virology, 94(13).

[3] Ren,J.,Pang,W.,Luo,Y.,Cheng,D.,Qiu,K.,Rao,Y.,…& Zhao,Y.(2022).Impact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on COVID-19 infection,hospitalization,and mortality.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10(1),124-133.

策劃製作

策劃:塔蓋  |   監製:Feidi、王姐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标签: 新冠疫情 基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