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謀劃汛期地灾防治 四川抓早謀先未雨綢繆

四川 45℃ 0
摘要:2022年12月30日,省地質災害指揮部組織召開地震災區震後汛期地質災害防範應對工作座談交流會。這是繼2022年11月16日省地質災害指揮部召開“9·5”瀘定地震次生地質災害防範應對工作總結研討會之後的又一次專題會。

2022年12月30日,省地質災害指揮部組織召開地震災區震後汛期地質災害防範應對工作座談交流會。這是繼2022年11月16日省地質災害指揮部召開“9·5”瀘定地震次生地質災害防範應對工作總結研討會之後的又一次專題會。

部署汛期地灾防治工作 為何提前到冬季

每年5至9月的汛期是地質災害高發期,往年,我省一般在4月部署汛期地灾防治工作。這次為何提前到冬季?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四川發生3次强烈地震,震區汛期地質災害防範形勢嚴峻複雜,鏈式灾害成灾風險高,防範難度大,囙此要抓早謀先、未雨綢繆。

“按照此前地震次生灾害防治經驗,震後的第一個主汛期是地質災害爆發的集中時段。”四川省地調院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原總工趙松江說,“受强降雨影響,震區地質災害活動將進入高發、群發、鏈發、突發的高風險期。”

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 重點排查地震災區

“搶抓現時草枯葉落、隱患易於發現的有利時機,我們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隱患大排查。”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汛期結束後,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賡即啟動冬春季地質災害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把地震災區作為重點排查區域。

2022年遭遇“6·1”蘆山地震、“9·5”瀘定地震的雅安市高度重視隱患動態排查,採取“群專結合+人技結合+點面結合”等管道,借助遙感解譯等新技術,全面排查地質災害隱患,分類落實處置措施,現時已完成在册隱患點排查663處。

2023年地震災區汛期地灾防範有何重點?省地質局成都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錢江澎認為,瀘定縣磨西鎮、得妥鎮和石棉縣草科鄉、王崗坪鄉震後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最為嚴峻,應儘快組織開展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和風險評估,加强海螺溝、田灣河等流域地質災害鏈式效應分析研判,提前做好防範。

“尤其需要高度防範震區公路交通沿線、泥石流溝口堆積扇區等重點區域的地質災害威脅。”趙松江提醒,應急搶險治理工程對控制震後地質災害的發展態勢有重要意義,已開展的應急搶險工程要力爭在汛前投用,確保發揮功效。

廣元市青川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劉福昌認為,鄉鎮和相關部門在汛期要加强在建工程的監督管理。進行水利水電等工程建設時,要加强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嚴格落實防範措施,避免誘發或遭遇地質災害。(記者 王若曄 寇敏芳

同步播報

緊盯凍融交替等重點時段

四川啟動冬春季地灾隱患大排查大整治

日前,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於開展冬春季地質灾害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即日起至2023年4月15日,在全省開展冬春季地質災害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

本次專項行動排查範圍將實現有人居住及活動場所全覆蓋,既要“拉網式”排查地灾隱患點、已銷號點、治理工程,也要對地灾風險區開展排查。《通知》指出,將突出地震災區、紅層丘陵區、盆周山區、龍門山區、攀西地區、川西高原等重點防範區域,聚焦高陡邊坡、靠山臨崖、泥石流溝口等易發灾地段,緊盯降雨來臨前、凍融交替等重點時段,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巡排查。

《通知》要求,按照“坡要到頂、溝要到頭”原則,採取群專結合、人技結合、點面結合等管道,廣泛發動監測員、基層幹部羣衆和駐守地勘組織,加强高分遙感、無人機航攝等“空天地”科技手段綜合運用,逐點逐區進行排查核實,科學評估風險,確保不留死角盲區。

《通知》明確,對排查發現的新增隱患,要逐一建立台賬、完善防灾預案,明確防灾責任人、落實監測責任人和監測員,落實防灾措施;堅持邊排查邊整治,細化落實避讓、監測、排危、治理等措施,及時消除隱患風險;强化監測預警,按照非汛期“半個月監測一次、雨後新增觀測一次”工作要求開展群測群防工作,提前主動採取防範應對措施;按照“邊排查、邊宣講”同步推進原則,積極做好防灾知識文宣培訓和避險演練工作,增强幹部群眾防灾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記者 寇敏芳)

标签: 地灾防治 冬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