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了之後才知道,你的身體比你更愛自己

養生健康 44℃ 0
摘要:馬老伯在接受搶救時,再次發生咯血症狀,血氧飽和度一度降低到60%。哪怕是青壯年,一旦血氧飽和度低於85%,都隨時會有呼吸衰竭的危險。馬老伯最終痊癒出院,離不開醫生的救治,而他身體自帶的防護機制,則幫他挺過了最危急的難關。我們常被教育,要在危難時刻克服困難,其實你並不知道,你的身體比你還要努力。發燒,是身體通過主動升溫提高免疫細胞的活性,同時抑制病毒的繁殖速度。

作者:洞見·Elm

健康是一種責任。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很揪心的新聞。

北京一比特70歲老伯,在感染新冠的同時突發大咯血——肺部單次出血100ml以上。

馬老伯在接受搶救時,再次發生咯血症狀,血氧飽和度一度降低到60%。

哪怕是青壯年,一旦血氧飽和度低於85%,都隨時會有呼吸衰竭的危險。

可誰都沒想到,馬老伯在這種狀況下,奇迹般地扛了7個小時。

而正是這7個小時,使得醫生有時間通過手術,治療他體內12支病變血管。

馬老伯最終痊癒出院,離不開醫生的救治,而他身體自帶的防護機制,則幫他挺過了最危急的難關。

正如北大第三醫院的薄世寧教授所說:

我們常被教育,要在危難時刻克服困難,其實你並不知道,你的身體比你還要努力。

01

還記得2年前的首批新冠患者彭博嗎?

當時他的肺部和大部分組織均已壞死,但通過在體外接入一個人工肺,保證最基本的氧氣迴圈,他的身體就能頑強地維持運轉。

還有前不久一比特97歲老人,在感染新冠後經歷了反復發熱、呼吸困難、下肢深靜脈血栓、消化道大出血等症狀,最終依然痊癒出院。

在我們印象中,百歲老人本應弱不禁風,但其實無論我們處於何種狀況,身體也不曾放弃我們。

而在我們“陽了”之後,身體的每一次次反應,更是在提供保護:

發燒,是身體通過主動升溫提高免疫細胞的活性,同時抑制病毒的繁殖速度。

頭暈乏力,是身體正在調集全身的巨噬細胞、B細胞和T細胞,和入侵的病毒殊死拼殺;

即使是咳嗽和流鼻涕,也是身體為了將咽喉和氣管內多餘的分泌物排出體外,從而加快修復被病毒損壞的呼吸道黏膜。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

當你被生活暴擊時自輕自賤,當你飽受病痛折磨時想要放弃,請別忘記你的身體一直在竭盡所能愛你。

每天,身體會有超過3000億個細胞從新生到消亡,為了你的健康堅持到生命的盡頭;

每分鐘,身體都會自動監測並撲殺癌變的細胞,將你從癌症的邊緣拯救回來;

每秒鐘,身體都會製造100萬個紅細胞,為你一切生命活動提供充足的氧氣。

在不被看見的地方,身體為了我們的健康,做了她能做的所有事。

而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不辜負深愛自己的身體。

02

曾幾何時,我們認為健康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

直到被命運扼住喉嚨,才發現和身體有關的一切,全都經不起揮霍。

前幾天,南京一比特29歲的銀行職員,在爬山時突然呼吸急促,緊接著暈厥倒地。

儘管被及時送去醫院,他最終還是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事後大家才知道,男人剛從陽性轉陰便不聽親友勸告,執意要進行消耗巨大的登山運動。

這樣的悲劇並非一個人的不幸,而是在當下可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危險。

病毒學家金冬燕教授就說:“陽性症狀减退後,除了肺部機能低下,身體還可能誘發病毒性心肌炎,劇烈運動會極大新增猝死的危險性。”

許多專家也是呼籲,普通人轉陰後至少需要2~3周的康復期。

這段時間內,應該居家調養、均衡飲食,更要避免劇烈活動,保持呼吸和心率的平穩。

但在現實中,對這些建議置若罔聞的人比比皆是:

“陽康”後就不戴口罩,還到人員密集場所報復性玩樂;

仗著自己平時身體好,剛轉陰就去球場踢球,結果因心肌炎發作而當場猝死;

作家亦舒曾說,人們總是只能看到眼前的歲月靜好,卻看不到默默守護這片平靜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待身體也是如此。

可無論身體多愛我們,防護機制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長期挑戰身體的極限,最終後悔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不知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

從來不在正點吃飯,實在餓得頂不住了,才想起打電話叫外賣;

趴在被窩裏刷劇,一刷就是一整天,直到雙眼充血還意猶未盡;

跟朋友出去聚餐,可以聊到通宵達旦,桌上更是擺滿喝空的酒瓶。

一次兩次的放縱,也許不會對健康造成很明顯的損害。

但是要知道,即使是再强健的身體,也會有積重難返的一天。

心理學家朱哈德有句話很深刻:

“只有當你開始珍惜身體,學會傾聽並平等地和身體對話,你才從最深的層次中領悟了活著。”

人生的高度,需要學識和閱歷的沉澱,而你對待身體的管道,决定你能够走多遠。

03

《婚禮》雜誌前主編原小娟患上胃癌後,在部落格中告誡大家:

我們為財富疲於奔命,卻忘記最大的財富,是我們自己的身體。

無論我們追求什麼,永遠都別忘記,身體才是第一位的。

功成名就也好,片時歡愉也罷,一旦失去健康的根基,全都似過眼雲煙。

3條建議,為了我們,更為了愛我們的身體。

1.懂自律:起居有常,飲食有節。

看過一組身體在臨睡前後的生理規律:

晚22點,全身激素分泌水准下降,器官機能趨於低潮;

晚23點到淩晨0點,身體準備休息,周身細胞開始修復;

淩晨1點到2點,大部分器官進入休整狀態,保證肝臟的高效運作,將有害物質清除體外……

除了睡眠,消化系統同樣遵循嚴格的生理規律,對於用餐時間和每餐攝入量,都存在最合適的安排。

每次熬夜,都是在迫使身體超負荷運作;每次暴飲暴食,都是逼著身體為自己善後。

2.多運動:重塑身心,提高免疫。

最近在B站上,刷到一段對比視頻。

一個體態臃腫的男人,運動3年後不但消除了脂肪肝,整個人更是得到脫胎換骨般的蛻變。

《柳葉刀》在一期報告中指出:當代成年人運動不足的比例高達27.5%,而長期缺乏運動,可使組織器官的機能下降30%,進而導致提前衰老。

相反,一個人每天步行30分鐘,就能减少12%的患癌風險,77%的心血管疾病誘發率,有效抑制糖尿病和肥胖症狀。

我們常在關鍵時刻,寄希望於自己的免疫系統,但身體的免疫力,都是在平時積累的。

休整恢復後,就邁開步子吧,能在運動的跑道上揮汗如雨,才能在人生的賽道上行穩致遠。

3.穩心態:不急不亂,以靜養身。

看過Nature上一個試驗,研究人員通過雜訊和高溫,誘使小白鼠產生情緒變化。

結果表明,情緒過激的小白鼠的DNA序列,會有極大的重組概率。

而重組後的DNA,會顯著增加甲狀腺癌、冠心病等患病的可能性。

世界衛生組織也有過統計,現時由情緒引發的人類疾病已超過200種。

有句話很深刻:失落的靈魂可以很快擊垮你,遠比病毒來得更快。

在這個愈加浮躁的時代,不懂得管理情緒,再高級的養生也是徒勞。

每天抽出10到15分鐘,給自己一個靜坐冥想的空間,緩釋內心堆積的苦悶。或者偶爾停下繁忙的工作,找一比特圈外的朋友,盡情傾訴。

中醫上說:無嗔即無病,心寬壽自延。

無論境遇如何,通過下意識的引導,努力做到情緒可控,才能讓身心維持健康飽滿的狀態。

別林斯基說,成功者最大的天賦,就是將上天賜予他的財富運用到極致。

而身體,恰恰就是上天對我們每個人最慷慨的饋贈。

戒掉深夜的酒,堅持鍛煉,定期體檢,保持好的心態,才能有好的狀態。

既然身體裏每個細胞都那麼愛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對待自己?

點個贊吧,人生在世,保持健康是一種責任。

标签: 新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