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基層婦女工作30多年的薛均蓮,退休後依然閒不住。只要通知哪裡需要表演,她就和“姐妹團”一道兒趕去“補場”。
12月20日,薛均蓮和“姐妹團”作為韓城市文化館的艺文志願者,為桑樹坪鎮王峰村的120多名羣衆帶去了一支活力滿滿的廣場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艺文人才隊伍。
作為羣衆文化工作基層組織,韓城市文化館通過創新服務方式、綜合社會資源,免費開展“有藝”培訓,精心打造“歡樂送基層”“廣場舞大賽”“春節社火展演”等品牌活動,依託總分館制建設,建立起“縱到基層,橫向企業”的服務網絡,充分調動基層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用“新”用心滿足羣衆不斷陞級的文化需求。
深入一線
宣講入腦又入心
12月20日12時許,彩排剛一結束,韓城市文化館業務幹部鄭玉娟就抱著古箏和演出隊一起乘車趕往桑樹坪鎮王峰村。
“王峰村位於韓城市最北邊,開車過去得1個多小時。演出定在14時,彩排延遲了一會兒,吃飯就來不及了。”鄭玉娟說,因為演出而錯過飯點的情形經常發生,但大家沒有怨言,一心想著把演出做好,為羣衆帶去歡樂。
經過一路顛簸,13時40分左右,鄭玉娟和演出隊趕到了王峰村。此時,被當作演出舞臺的古戲樓前坐滿了人,村民們戴好口罩,安靜地坐在台下。
14時整,活動正式開始。韓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永新第一個登上古戲樓。他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為現場羣衆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隨後,韓城市文化館業務幹部李囡帶來了一首小提琴獨奏。當悠揚的樂曲響起,台下的羣衆紛紛舉起手機拍照,想要留住這美好的時刻。接下來,志願者楊浩的一段秦腔《血淚仇》將氣氛推向高潮。
接著,韓城市文化館館長徐偉登臺,為羣衆作了關於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主題宣講。隨後,鄭玉娟登臺表演了一首古箏獨奏《南泥灣》……一個個精彩的節目,令現場羣衆連連稱讚。最後,演出活動在“姐妹團”的廣場舞中進入了尾聲。
“開展基層活動最難的是把羣衆聚在一起。這次我們通過與文化館合作,採取理論宣講和艺文文宣相結合的管道,利用歌舞、快板、秦腔、短劇等羣衆喜聞樂見的形式,用羣衆聽得懂的大白話,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走進千家萬戶。”李永新說,系列宣講活動共計90場次,現時已經走進3個鎮(辦),深受羣衆歡迎,反響熱烈。
王峰村村民王武斌說:“近年來,村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通過文藝匯演的管道來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既接地氣又冒熱氣,宣講效果入腦又入心。”
訂單式服務
文化供給更精准
“趁著文化館搞演出,我們把辦公地點也移到羣衆身邊,現場向大家講解相關政策措施,做好服務。”桑樹坪鎮組織委員龐園濤說。
演出結束後,現場羣衆並未立刻散去,而是來到一旁的“文明實踐大集市”。桑樹坪鎮的工作人員一邊為羣衆發放平安建設、森林防火等文宣資料,一邊對羣衆進行文化需求調查。
徐偉說:“羣衆的文化需求變化快,如果跟不上,演出就達不到文化惠民的實際效果。每次演出結束後,我們都會發放調查問卷,對羣衆喜歡的節目類型、需要提升的文化培訓等進行梳理,然後有針對性地提升改進。”
通過大量的調研摸底,韓城市文化館針對羣衆需求,先後策劃編排了韓城陣鼓《鼓舞盛世》、小合唱《唱支山歌給黨聽》、韓城秧歌《韓城嗨起來》、秦腔選段《洪湖赤衛隊》、小戲《桃花和杏花》、舞蹈《愛我中華》等13個艺文節目,創作公益文宣歌曲《國家》MV,參加“奮進新征程永遠跟黨走”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文宣主題活動,以理論文宣與文藝演出相融合的管道助推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並策劃組織“禮贊二十大歡樂送基層”艺文文宣輕騎兵系列活動,先後走進各鎮(辦)、村、社區、企業等,把黨的聲音和關懷送到基層。
立足地方特色,韓城市文化館精心打造“歡樂送基層”“廣場舞大賽”“春節社火展演”等一批精品文化品牌服務活動。其中,“歡樂送基層”示範專案充分體現了韓城地域特色及示範專案的科學性、創新性和導向性,並獲評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專案,成為當地群眾參與度最廣的文化品牌服務專案。
“如何確保文化惠民更受羣衆歡迎?還得問需於民。”徐偉說,從“派餐”到“點餐”,“訂單式”服務不僅根據羣衆需求量身定制文化服務專案,還有效提升了服務的精准度,更好地滿足了群眾對文化服務的高品質需求。
發揮羣衆力量
文化惠民成色足
51歲的何增彬是韓城市秦關嶗韻實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平日酷愛吹薩克斯,是朋友眼中的“藝術人”。
2020年,何增彬得知韓城市文化館招募有特長的艺文志願者,便主動申請加入。經過培訓,他成為志願者服務隊中的一員。只要韓城市文化館下鄉演出,何增彬總是積極參加。
何增彬說,每一次演出都是鍛煉的機會。在一次次磨煉中,他慢慢有了自己的演出風格,也能坦然面對舞臺。
近年來,隨著志願者服務隊人員的擴充,韓城市文化館每年開展活動百餘場。何增彬說:“跟著文化館下鄉演出,既給基層羣衆帶去了歡樂,還豐富了我的生活,讓我樂在其中,很有意義。”
以前,韓城市文化館有63名在職員工,每年最多開展50餘場活動,服務能力有限。徐偉說:“僅靠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要承擔全民藝術普及的重任顯然不够。”
當前,羣衆對藝術培訓的熱情激增。韓城市文化館積極盤活自有資源,免費對外開放書畫交流室、舞蹈培訓室、非遺傳習室等11個功能室,先後開展“有藝”培訓、韓城秧歌比賽等活動,並開設剪紙、面塑、工筆劃、民族舞、旗袍秀等培訓課程,利用線上錄製微課、線下開設常訓班的形式,進一步提高活動的普及面。為擴充人員力量,韓城市文化館面向社會公開招募,成立志願者服務團隊,並利用總分館制建設,在基層設立8個鎮辦分館、2個企業分館、100多個館外服務點,延伸服務觸角,形成“挖掘特色、共建共用、資源互補、區域協同”的服務模式。
徐偉說:“韓城市有非遺傳承人140多名,都是我們的後備力量。我們要借助這些非遺資源,創新服務形式,讓優秀傳統文化浸潤人們的心田。”(記者:蘇怡)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