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為中國式現代化做注腳都市文明思享會上,與會嘉賓建言上海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

上海 61℃ 0
摘要:昨天,以“文明之城,中國式現代化的注腳”為主題的2022都市文明思享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館舉行,與會嘉賓通過理論研討與圓桌對話的形式分享真知灼見。

  記者吳頔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如何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導下,進一步推動上海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品質發展?昨天,以“文明之城,中國式現代化的注腳”為主題的2022都市文明思享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館舉行,與會嘉賓通過理論研討與圓桌對話的形式分享真知灼見。

  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近年來,上海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都市精神,彰顯都市品格,著力提升都市軟實力。

  “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更加需要我們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雙向奔赴’,彼此賦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敏表示,在全市共同努力下,上海必將持續推進高品質發展,實現高效能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讓都市處處充滿溫暖、充滿感動、充滿信心,更好展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市社聯黨組書記王為松在題為“弘揚都市精神品格,推進文明之城建設”的主旨演講中表示,文明之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海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行程中既要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也要做好文明之城的創建者,“讓每一個文明實踐點、打卡點成為文明創建的教室,真正讓創意靈感在這裡迸發,時尚潮流在這裡定義,美好生活處處可見,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以三大文化融合發展為底蘊的上海都市發展歷程,其實就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典型示範。”在題為“融合發展彰顯國際大都市神韻魅力”的主旨演講中,上海社科院文學所副所長鄭崇選指出,文化是都市的靈魂,是都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是都市文明程度最集中和深刻的呈現。鄭崇選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啟動艺文原創的源頭活水,打造上海文化的原創標識,凸顯不同城區文化個性,提升都市空間文化功能。同時還要營造各種類型文化新場景,賦能都市更新文化新內涵,並增强上海敘事能力,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演繹上海精彩,在推動“三大文化”融合發展、共生共榮中,愈益彰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神韻魅力。

  彙聚建功新時代的强大合力

  一座城市的精神氣質,要靠都市中每個人的思想品德和文明水准來體現。在圓桌沙龍環節,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徐皓、土耳其擔保銀行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諾揚、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葛天任作為思享會的文明觀察員,聚焦活動主題並結合各自專業領域分享觀點、暢談體會。嘉賓們一致認為,近年來上海都市精神品格進一步弘揚,都市軟實力進一步提升,彙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强大合力。

  “現在我們有一個比較火的項目,叫‘市民藝術夜校’。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需求,中青年有中青年的需求,我們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開放他們能够參與的時段和場館,開設了他們喜歡的項目。”徐皓發現,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文化空間開始為市民提供服務,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瞭解羣衆文化,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也在不斷“反哺”都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在群眾藝術館的122名文化志願者中,有92%是中青年,面向羣衆開展導覽培訓、活動策劃等志願服務。

  葛天任在點評中提出,物質文明是基礎和前提,精神文明則是靈魂和方向,二者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文明維度的兩個面向,相互交織影響,缺一不可,“面向未來,上海要形成和塑造卓越的世界級都市文明,就必須在這兩個面向的交融互動之處展開”。

  本届都市文明思享會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解放日報社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共同舉辦,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對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活動現場還舉行了上海社會科學館學術志願者服務基地和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揭牌儀式。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