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十大編輯家”之一範泉編輯《文藝春秋》全套影印本出版

上海 45℃ 0
摘要:《文藝春秋》原版期刊(左)和新出版的影印本。在世紀出版園舉行的出版座談會上,範泉次子徐海安向上海韜奮紀念館捐贈了家藏全套《文藝春秋》原版期刊。

《文藝春秋》原版期刊(左)和新出版的影印本.jpeg

《文藝春秋》原版期刊(左)和新出版的影印本。資料圖片

  記者施晨露

  1986年8月,一比特古稀老人從青海乘長途列車到達上海北郊鐵路站,此時距他闊別親人和家鄉,孤身一人客居異鄉已整整28年。這位老人名叫徐煒,1916年9月出生,江蘇省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人,而他更為世人熟知的是他的筆名——範泉。範泉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十大編輯家”之一,1937年起從事文學編輯工作,曾主編報紙副刊、雜誌、叢刊、叢書數十種,尤以20世紀40年代的《文藝春秋》和晚年主持編纂的《中國近代文學大系》影響甚巨。

  1987年,範泉提出編纂《中國近代文學大系》的設想,在他主持下,經過十年努力,終在1996年出齊這套兩千餘萬字的大型圖書,彌補了我國從鴉片戰爭到五四新文化運動這段歷史時期,文學資料整理出版和學術研究的空白。1997年,這套大系獲國家圖書獎最高獎——榮譽獎。然而,作為範泉編輯生涯中另一座高峰的《文藝春秋》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近期,上海書店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全套《文藝春秋》,成為該社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開展文獻影印工作的最新成果。

  在世紀出版園舉行的出版座談會上,範泉次子徐海安向上海韜奮紀念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捐贈了家藏全套《文藝春秋》原版期刊。

  範泉曾回憶創辦《文藝春秋》的緣起,是為“佔領文化陣地”。作為綜合性的新文學雜誌,《文藝春秋》文學視野寬廣,發表作品體裁多樣。“判斷一個文學雜誌成功與否,擁有哪些作者,是一個首要的標杆。《文藝春秋》的作者群是廣泛而又强大的,如五四時期的代表作家郭沫若、茅盾、聞一多、葉紹鈞、王統照、田漢、豐子愷、許傑、歐陽予倩、洪深、黎錦明、陳翔鶴、趙景深、鐘敬文等,如上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文壇翹楚巴金、戴望舒、施蟄存、李健吾、靳以、顧仲彝、沉櫻、臧克家、艾青、艾蕪、師陀、端木蕻良、王西彥、唐弢、柯靈、李廣田、駱賓基、黎烈文、戈寶權等,上世紀40年代崛起的劉北汜、杭約赫(曹辛之)、汪曾祺、黃裳、何為、穀斯範、阿湛、司徒宗、沈子複、歐陽翠等,還有範泉自己,都是《文藝春秋》的作者。”為《文藝春秋》影印本撰寫前言的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子善指出,“範泉創辦了《文藝春秋》,《文藝春秋》也成就了範泉這位獨樹一幟的新文學編輯家。”

  在上海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陳青生看來,《文藝春秋》和《中國近代文學大系》是範泉在出版領域做出的兩個有形的貢獻,他的編輯理念、編輯精神以及編輯工作的技巧則是無形的貢獻,更值得後來者研究和學習。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