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頔
科學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以快制快抓好應急處置和流調溯源,“場所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場所碼”越來越普及,場所主體驗碼和市民掃碼的意識也在持續增强,現時全市公共場所是否已做到逢進必掃、逢掃必驗?督促檢查是否到位?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捷運世紀大道站是4條捷運線路的換乘站,出入口多,客流量大。“以前很多人都是臨到安檢的時候才想起來要掃碼,容易堵在入口,現在大家已經養成習慣了,大多數乘客都是提前掃好了再進來,就順暢很多。”一比特負責驗碼的安檢員說道。
另一方面,越來越方便的通行管道也减少了市民驗碼進站的麻煩。“我現在手機上裝了‘Metro大都會’,只要亮乘車碼就行了,不用再掃‘場所碼’了。”柳小姐告訴記者,通過“Metro大都會”App,健康碼、場所碼、乘車碼“三碼合一”,進站乘車可以“一碼通行”,省事多了。如今,這一功能已拓展到支付寶、微信等平臺,既把牢了健康碼查驗和行踪記錄的關口,又提高了乘客進站過閘效率,受到乘客歡迎。
如今,全市各類場所主體已申領“場所碼”、佈設“數位哨兵”共計約300萬個,日均掃碼量、數據核驗調用量超過5000萬人次。相關部門介紹,全市佈設“場所碼”或“數位哨兵”的線下場景超過100種,在商場、辦公大樓、地鐵站等場所,廣大市民積極配合做到逢進必掃、逢掃必驗,但在諸如公園綠地、公共廁所、小攤小店、建築工地這樣的場所,以及一些大型建築的邊門、後門,也有市民會因疏忽等原因未掃碼,需要進一步加強掃碼驗碼的提醒和督促。
儘管天色有些陰沉,來到靜安公園休憩散步的市民仍絡繹不絕,其中多數都是老年人。公園靠近南京西路一側的入口處,有兩位警衛一直在提醒入園的市民掃描“場所碼”。記者發現,多數入園的老人使用手機掃碼亮碼都已非常熟練。前來散步的石阿姨說:“每天出門都要用的嘛,有什麼不懂的就問問我們家小孩,居委會之前也專門教過我們怎麼用,早就學會了!”她指了指身邊老伴,“他學得慢,有時候我還能教教他。平時他身上那個‘離線碼’也帶著的,實在掃不出來了就把這個給人家看。”
針對老人、小孩等不方便使用手機掃碼的群體,本市已經推出了離線“隨申碼”,符合條件的市民可憑紙質離線“隨申碼”和身份證出入公共場所,通過人工管道完成健康核驗。說話間,警衛師傅就用手持的“數位哨兵”設備查驗了一比特老先生的離線“隨申碼”和身份證,讓老人順利通行。
在威海路黃陂北路路口的一家咖啡店,鄔小姐通過臨街的視窗點了一杯咖啡。“請您稍等片刻,掃一下牆上的‘場所碼’。”儘管沒有進入店內,店員還是提醒她掃碼,“一開始覺得反正沒進門,顧客不掃就算了,後來才知道其實都要掃的,也是對大家負責嘛。”鄔小姐表示,自己十分理解。“新聞裏說了,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肯定要積極配合”。
“先生,先掃一下碼!”在延安中路上的一個公共場所,一比特男士沒有掃碼便匆匆進入,隨即被工作人員叫住。“出來再掃一樣的!”這位男士不以為意。“要看綠碼的,請您支持配合……”在工作人員的堅持下,這位先生按要求掃碼通行。
平時打車上下班的季棟注意到,最近遇到的滴滴司機在他上車後都會提醒一句“‘場所碼’請掃一下”。在人民廣場附近的海通證券塔樓,專門向外賣小哥開放的後門也張貼了“場所碼”,减少流動人員帶來的潛在風險;在靜安區久光百貨地下一層,進入各家餐廳就餐的顧客除了在進入商場時需要掃碼外,還要掃描具體店鋪的“場所碼”。
“掃碼這個簡單的動作,既可以自動完成場所登記,提高通行和場所登記管理效率,也可以幫助疾控部門及時有效地進行精准溯源和風險排查。”市大資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場所碼”在科學精准、快速及時兩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廣大市民應積極配合掃碼。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