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登頂微博熱搜,與節氣相關的文藝作品、文化產品層出不窮隨節氣而動,感受傳統文化中的浪漫

上海 52℃ 0
摘要:近年來,二十四節氣幾乎成了熱搜第一的常客,與之相關的各類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也層出不窮。“二十四節氣”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其背後的文化功能日益凸顯。

  記者簡工博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在世界盃強勢來襲與眾說紛紜的娛樂爆料中,“小雪”登頂微博熱搜。近年來,二十四節氣幾乎成了熱搜第一的常客,與之相關的各類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也層出不窮。

  這一誕生於數千年前的曆法節令,在現代科技的作用下已不再具備原先預報天氣、指導農事的實用功能。“二十四節氣”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其背後的文化功能日益凸顯。不少市民說,二十四節氣中蘊含著順應自然的生態觀念與人生智慧,恰恰是當今資訊繁雜、脚步匆忙的生活中每個人需要思考的。

  節氣是自然的“儀式感”

  早上一覺醒來,家住浦東新區楊高南路的文化創意工作者薛源在陽臺上看到,仿佛一夜之間,社區裏的銀杏樹葉全都金黃剔透,落葉鋪了一地。“這是上海的深秋,上海的‘小雪’。”她已經好幾次用圖片記錄節令變化,“中國的二十四節氣,首先名字起得很好,給人撲面而來的畫面感。”

  在互聯網上,“名字好聽”是不少網友對二十四節氣萌發好感的初始。喜歡插畫創作的吳文雯很喜歡以節氣為主題進行創作,“比如驚蟄,仿佛一聲雷動,萬物就掙扎復蘇;比如霜降,讓人想起清晨衰草上一層白霜,被陽光照得透亮。二十四節氣的名字用極其簡練的文字就勾勒出畫面感”。

  “美”是許多人對節氣的直接感受。點開今天熱搜的“小雪”詞條,能發現來自全國各地網友曬出的當地初冬景象:有新疆的網友曬出當地冰雪覆蓋的場景,有深圳網友發佈的圖中花開正盛……薛源則拍下上海陰天裏金燦燦的銀杏葉。“中國幅員遼闊,一樣的‘小雪’,呈現的是不一樣的美麗景觀。”在薛源看來,節氣更像在提醒人們停下脚步觀察身邊的自然之美。

  5年前,薛源走訪了重慶、湖北、山西等地農村,發現當地山區不少人依然習慣用節氣來安排生活,“很多地方的生產生活雖然會看天氣預報,但人們說話交流時還是會以節氣作為時間節點”。她記得當時國慶剛過,去了重慶遠郊山區,出發時穿了露脚踝的褲子。當地阿姨提醒了一句“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天不以為然,晚上山裡真的冷。”這段經歷讓她印象深刻,也讓她對節氣有了更深的認識,“這裡面有自古以來人們對氣候的樸素感知”。

  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劉女士留學回國已6年,如今她已習慣不同節氣採購應季食材,過一個小小的“紀念日”,昨晚她的菜單主角是剛上市的豌豆尖。“其實現在能吃到反季節的蔬菜和水果。但越是這樣越需要一些生活的儀式感。”在她眼中,節氣這樣詩意注釋著一年生活節奏的時刻,有種獨屬於中國人的自然觀。

  自然時間中飽含文化韻味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文博機构紛紛曬出自家館藏,加入“小雪”話題。

  廣東省博物館就引用唐代詩人戴叔倫的《小雪》,介紹館藏清代畫家鄒一桂的《花卉圖軸》(局部),畫中南天竹的紅色果實色彩奪目,是南方冬日裡常見的植物;江西省博物館則發佈了清代蒲華的《獨釣寒江雪山水圖扇面》,“雖然還未見雪花紛落,但可以感受古人的冬日意境”。除了分享與“小雪”相關的詩畫,用實物展現古人入冬生活的博物館也不少。瀋陽故宮博物院曬出的則是清代銀扁圓形背式火壺,壺身扁圓,可將炭送入壺中為水加熱,還有金屬扣可以系帶,是小雪這樣的寒冷天氣裏,古人在旅途中喝熱水的裝備;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曬出的館藏文物唐代銅鐎鬥,三足而立,帶嘴和長柄,有網友評論“好像看到古人在鬥下生火分酒喝的場景”。蘇州博物館則以視頻管道帶來一組“小雪節氣圖”:卷軸徐徐拉開,“小雪”的習俗、吃食等一一展現,蘇州博物館還與當地衛生監督部門聯名介紹這些節令食品的食用安全要點。

  今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倒數計時短片,每個節氣引用一句經典詩詞,配合自然與人文、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畫面,讓世界看到中國人的浪漫。

  隨著國潮興起,越來越多年輕人在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傳統文化與青春碰撞出新的火花,節氣是重要的靈感來源。2019年,由歌手趙方婧和中國原創音樂團隊“音闕詩聽”演唱的歌曲《芒種》不僅風靡網絡,還拿下第27届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音闕詩聽”次年發行的專輯《二十四節氣》中,則將二十四節氣都唱了一遍。

  “不同地區不同節氣的傳統習俗,讓人有種別樣的體驗。”從成都到上海工作的施琦記得,初入職場時,有比特前輩每逢冬至必趕在天黑前下班回家,“後來我才知道上海冬至有落葬祭祖的習俗。但在我家鄉冬至這天大家要吃羊肉、喝羊湯”。同一節氣下的地域文化差异讓她著迷,“這說明中國具有和而不同的包容性”。

  重視傳統文化是件好事

  點開盒馬App,市民劉磊發現首頁赫然推出“小雪選單”,並模仿“萬年曆”推出“今日宜食”的草莓和霜打菜;在網上蒐索“新年禮物”,“二十四節氣盲盒”“節氣物候行事曆”成了熱門選擇……在過去許多關於“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的討論中,不少人注意到“商業化”是這些洋節在中國快速傳播的重要因素,如今傳統節氣也成了商業機构和品牌眼中的“香餑餑”。

  “說實話,看到買菜App上出現節氣還挺驚喜的。”劉女士並不排斥傳統節氣的商業化,“商業是驅動發展很重要的因素,沒有利益只靠情懷,可持續發展很難。”在她看來,傳統文化不是“要不要商業化”,而是“商業化還不够”,“比如元宵節買兔子燈容易,魚燈還是很難找。傳統文化的商業開發要更加深入”。

  “洋節在中國的傳播,沒多少人關注背後的歷史文化含義,但通過其人性化的一面,比如西方‘情人節’‘母親節’;又或是具象的符號化,比如‘聖誕樹’,加上‘互贈禮物’這樣的商業推廣,快速為大家接受。而中國的傳統節日如端午、中秋,很多年輕人也是從粽子、月餅出發去瞭解背後的含義。”從事品牌推廣的李先生認為,越來越多年輕人注重傳統之美,主動從這些傳統節氣中尋找與衣食住行相關的元素和消費點,既是商機,也是進一步推廣和挖掘傳統文化的契機。傳統文化的傳播不必也不能排斥商業化。

  不過,也有不少人擔心過度商業化會破壞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成為流於表面的熱鬧。但薛源覺得:“無論如何,中國人越來越重視節氣這樣的傳統文化是件好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