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沃土激勵生物醫藥創新迸發2019年至2021年,上海獲批國產創新藥數量累計13個,占全國四分之一

上海 50℃ 0
摘要:2019年至2021年,上海獲批的國產創新藥數量累計13個,占全國四分之一。今年截至目前,上海又有全球首創糖尿病治療新藥多格列艾汀片等4個國產創新藥獲批,數量暫列全國第一。

  記者李曄

  上海高度豐富的產業生態,是上海產業規劃和監管部門圍繞生物醫藥產業需求所進行的大量立法支持與政策創新的結果,其中既有浦東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立法,也包括密集發佈的《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政策。這是記者從正在舉行的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上獲得的資訊。

  上海市經信委生物醫藥產業處副處長朱鎔介紹,浦東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立法即《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規定》,已於去年底獲市人大表決通過,涉及共計16條國家和市級層面的事權變通或固化完善。

  立法之外,產業支持政策也在不斷反覆運算。去年5月,上海市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對創新藥研發的資金支持限定在“本市注册申請人獲得許可並在本市生產”。今年10月發佈的《上海市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的若幹措施》,則將創新藥支持範圍拓展到“本市注册申請人獲得許可,以委託生產方式實現產出的一類創新藥”。

  在產業監管環節,由於生物醫藥涉及海關、藥監、醫保等多個强監管部門,如何打通監管壁壘,同樣是上海不懈破題的焦點。其中,微生物、人體組織、生物製品等生物醫藥特殊物品出入境聯合監管機制系上海首創。2020年7月,上海海關及浦東新區商務委、衛健委、市場監管局等10家組織組建入境特殊物品安全聯合監管機制,形成了入境特殊物品試點企業名單。現時,這項聯合監管創新不僅從浦東擴大到全市,還從“入境”拓展到“出境”,已有兩家藥企納入“出境”試點。

  在最末端的上市環節,創新藥入院難、支付難問題也在政府考慮之列。上海相關部門積極推動已上市的細胞治療創新產品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和“滬惠保”等惠民型商業醫療保險。現時,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等兩款細胞治療產品已被正式納入2022版“滬惠保”,保額最高可達50萬元。

  政策沃土之上,創新活力迸發。2019年至2021年,上海獲批的國產創新藥數量累計13個,占全國四分之一。今年截至目前,上海又有全球首創糖尿病治療新藥多格列艾汀片等4個國產創新藥獲批,數量暫列全國第一。

标签: 生物醫藥 藥品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