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學“淞航”號明年全年航行日將首次超過200天做好“海”的大文章助力航向深藍

上海 50℃ 0
摘要:今年7月1日起,中國首次在印度洋北部公海試行自主休漁。遠洋漁業調查,獲取一手數據2022年,完成第12次科考任務的“淞航”號結束了100餘天的航行,順利返航碼頭。

  記者徐瑞哲

  近日,中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公佈了2023年船時信息表,其中可共亯的航次船時天數達209天。這是其2017年首航以來,全年航行日首次超過200天。這艘以臨港新片區蘆潮港為母港的3000噸級大船,也是上海海洋大學遠在西北、中西太平洋的流動實驗室。

  “上海”不能缺少“海”。從對接海洋戰畧、建設海洋都市到服務海洋經濟,助力以海為名的上海航向深藍,一所“海字頭”大學如何做好“海”這篇大文章?

  參與決議磋商,白天上課夜裡上線

  至2022年,中國已連續3年在公海自主休漁。今年7月1日起,中國首次在印度洋北部公海試行自主休漁。這些針對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正是來自上海海洋大學遠洋漁業國際履約研究中心。今夏,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向海大發來感謝信,對學校教師在世貿組織《漁業補貼協定》談判過程中為中方代表團提供的重要科技支撐表示感謝。學校教師多年來還一直參與聯合國大會永續漁業決議磋商會,提升中國在全球漁業治理中的貢獻度,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漁業發展基本策略的認可度。

  作為中心主心骨,朱江峰教授經常會在手機上設定不同時段的鬧鐘。一早起,從8時15分到16時,是他給研究生上課、開科研會議、看學生論文的時間。到了北京时間18時,出於時差原因,他就要開始參加當天的第一個國際會議。等到22時會議結束後,立即又要投入23時召開的另一場跨國會議,再次結束已至淩晨時分。

  “白天上課,夜裡‘上線’”,成為疫情期間遠洋漁業履約團隊成員的常態。在國際漁業多邊談判桌上,他們是唯一一支由高校教師作為重要力量的談判隊伍。魷魚組、鮐魚組、金槍魚組……幾乎每個團隊成員,都承擔著一種或多種魚類資源的磋商或談判。

  近年受到疫情影響,每年召開兩三次的線下談判轉為線上進行。因涉及10多個參會國家的不同時差,統一開會時間就需反復協調。籌備一次大會之前,又往往要開各種小會。老師們已經記不得這些年開了多少會,卻能掰著指頭算出:哪裡的魷魚多了,哪裡的鮐魚少了……

  同時,國際履約研究團隊還扮演著“預測家”。每年下半年的全國漁業相關會議上,專家們發佈一年一度的“魷魚漁情評估報告”,提供北太平洋、秘魯等漁場的魷魚當年數量“預告”,供各大遠洋漁業企業據此製定科學捕撈計畫。近年來,“魷魚預報”幾乎“全中”,成為國內漁業企業的規劃必備,連海外漁業加工業都可能隨之波動起伏,影響力不斷擴大。

  開闢海洋牧場,“捕”“補”動態平衡

  開發與保護並重,守望大海之藍。

  海大章守宇團隊十數年如一日,開展海洋牧場工程技術研究,通過向大海投放人工藻礁促進海藻生長,投放人工魚礁讓魚兒避害營生,促進魚群繁衍,改良淺海生態。“捕”與“補”,動態平衡。從向嵊泗附近海域投放首批人工魚礁開始,他們運用工程模擬實驗、流場數值模擬、全海况現場調查等先進方法,發明了礁體結構優化、目標生境營造、礁區生態調控、魚礁工程建設等四大類16項關鍵技術,讓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據統計,章教授主持“863”項目的團隊研究成果推廣到全國沿海30多個海洋牧場建設中,投入礁體達105萬立方米、形成礁區面積近2.7萬公頃,約占同期全國人工魚礁建設項目數八成以上。僅在東海和黃海,海大團隊就主持和參與十餘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累計形成礁體30餘萬立方米,總面積超3000公頃。

  另一件心頭事,是水族的“空氣品質”——水質。2007年滸苔綠潮以來,我國已連續15年暴發大規模綠潮灾害,威脅到國家海洋生態安全。海大馬家海、何培民教授受託於國家海洋首長部門,分赴各地現場調查。2020年起,何培民擔任綠潮源頭防控大試驗專家組組長,在黃海海域取得顯著防控效果。眼下,這支團隊仍與自然資源部、東海局、北海局等多家組織合作,持續監測與治理黃海綠潮。

  不忘近水樓臺,海大生態治理團隊還建立了上海濱海濕地生境及生態景觀恢復工程示範區,創設海三棱藨草生態修復工程示範區,為上海之“海”貢獻海大力量。

  遠洋漁業調查,獲取一手數據

  2022年,完成第12次科考任務的“淞航”號結束了100餘天的航行,順利返航碼頭。上一航季,他們的航程相當於轉了赤道3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北緯40°以北發現了鮐魚、沙丁魚等中上層魚類的潜在漁場;在中西太平洋公海北緯14°以南海域又發現了潜在的金槍魚新漁場;還在西太平洋公海北部海域發現了可開發的魷魚資源。

  科考不僅帶回了大量生物樣品,還首次完成了中國學者對大洋性鯊魚的衛星標記追跡。據悉,由上海海洋大學葉旭昌、貢藝和張明星組成的科考團隊,在中西太平洋對5尾大青鯊進行了衛星標記,日前已成功接收到標記數據,包括鯊魚位置、深度、溫度等。

  安裝在鯊魚背鰭上的衛星標記,可實时記錄併發回其運動軌跡。海洋科學學院李雲凱教授說:“長期追跡有助於瞭解鯊魚洄游行為及其棲息地分佈,提高對大洋性鯊魚種群的動態預測和分析能力,可以為揭開大洋性鯊魚生活史提供最直接的觀測數據,也可以用於進一步研究金槍魚延繩釣漁業,提高鯊魚被誤捕釋放後的存活率。”海洋科學學院院長陳新軍認為,這項研究有利於加深對鯊魚多樣性維持機制的理解,並為科學管理和劃定保護區提供理論依據,顯示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生態保護。

  啟航5年來,“淞航”號每一次科考都獲取了魷魚、鮐魚及金槍魚等大洋魚類的一手調查數據,為中國作為遠洋漁業大國履行國際義務、可持續利用資源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

  “漁權即海權”,海洋強國需要强海先鋒。這座百餘年來孕育海洋人的學校,與中國水產總公司、上海水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漁業協會合作成立遠洋漁業學院,創新建立“政產學研”四位一體的育人新體制,已累計培養近5000名國際化、複合型專業人才。他們的足迹遍及全球四大洋和40多個國家與地區,成為我國遠洋漁業發展的重要貢獻者。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