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縣:小產業書寫“大文章”

吉林 38℃ 0
摘要:一直以來,長白縣以產業振興為出發點,充分結合村情特色,加快現代農業向標準化生產、集羣化發展,建設人參、食藥用菌、蔬菜瓜果等12個產業園。

  鄉村要振興,產業需先行。一直以來,長白縣以產業振興為出發點,充分結合村情特色,加快現代農業向標準化生產、集羣化發展,建設人參、食藥用菌、蔬菜瓜果等12個產業園。同時,打破鎮域、村域界限,著力打造“沿鴨綠江農業產業經濟帶”,構建“沿江沿路一帶多園”發展格局。

  食藥用菌增收致富。在馬鹿溝鎮,綠色山林環繞的一座座黑色大棚格外顯眼。走進大棚,濃郁的菌香撲面而來,靈芝、桑黃、玉木耳長勢喜人。這些食藥菌對溫度及濕度有較高要求,而馬鹿溝鎮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恰好是食藥菌繁育生長的黃金地帶。全鎮發展松杉靈芝、玉木耳、桑黃等10餘個品種,共建設大棚80餘座,年產量達65噸,單品種規模和產量在全省位列第一,2020年獲評“吉林省玉木耳之鄉”。

  棚膜經濟富村裕民。在金華鄉金華村,一棟棟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清晨,村民便穿梭在大棚裏採摘新鮮的水果蔬菜。“我們的蔬菜水果都是綠色有機食品,好吃還健康,這幾年,我們村裡越來越多人發展棚膜經濟,收入也越來越多了。”村民段成祥說。金華鄉做優以大櫻桃為主的果蔬產業,從2009年的十幾棟大棚,發展到現在的144棟,棚膜經濟不斷發展壯大。該鄉大力發展綠色有機高端農產品,於2018年末引進煙臺客商種植反季節美早大櫻桃,經過幾年的摸索實踐,通過對溫度、濕度、水肥等科技的控制,成功讓反季節美早大櫻桃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農產品,成為當地的“致富密碼”。

  特色種植種出“錢景”。安樂村位於十四道溝鎮最西端,擁有肥沃的富硒土壤,種植的作物富含硒元素。2019年,村黨支部順勢而為,根據地理優勢選擇種植珍珠草(學名虎眼萬年青)。珍珠草除具有很强的觀賞價值外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2021年,安樂村在原有基礎上擴種到40畝,帶動村裡50餘人就近就業,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0萬元的既定目標,同時為脫貧戶每人分紅400元。“鎮裡和駐村工作隊還幫我們聯系大公司,請來專家為我們培訓,以後大家鼓起勁來加油幹就是了。”村黨支部王書記樂呵呵地說。

  在十二道溝鎮中和村林下刺嫩芽栽植基地,村民們身背籮筐,正在忙著栽種刺嫩芽。近年來,山野菜悄然成為了人們的餐桌新寵,而有“山野菜之王”美譽的刺嫩芽更是以其脆嫩的口感獨佔鰲頭,市場前景極為廣闊。中和村黨支部瞄準這一商機,帶領村民大力發展刺嫩芽種植。今年,全村共栽種刺嫩芽3萬根,全村百姓積極參與,實現共同致富。

  2009年,八道溝鎮九道溝村利用多方籌措的140萬元資金,完成增收產業項目葡萄基地建設130畝,組建葡萄專業合作社。2017年,興建葡萄觀光旅遊長廊1400餘米,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採摘,帶動九道溝村向多功能農業、鄉村旅遊業發展。此外,九道溝村還種草莓、甜瓜。全村每年特產收入達到39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3萬元。

  黃牛養殖走出“牛”路。淩晨5點,天還沒亮,60多歲的新房子鎮水庫村會計陳學明就起來了。今天是他的班,到了該喂牛的時間了。來到牛場,開機鍘草、裝草喂牛、飲水打料,一系列工作下來天已大亮。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結合本村特點和市場行情,該村發展了黃牛養殖扶貧產業項目,由縣委組織部、吉林人民出版社、鎮村共同籌資,購買了17頭西門塔爾母牛、1頭種牛以及必要的設備,成立黃牛養殖場。為了節省資金,把牛養好,村幹部全部上陣,輪流餵養,每天保障定時定點喂牛。該項目的實施不僅加快了村集體經濟發展,而且每年為全村脫貧戶帶來分紅,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标签: 農業 三農 種植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