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可更新檔案《上海手册》發佈遴選全球都市在經濟、社會、環境等領域可持續發展的優秀案例並進行推廣,上海有4個案例入選

上海 54℃ 0
摘要:一名《上海手册》研究人員說。

  記者戚穎璞

  坐著社區裏新裝的電梯下樓,到蘇州河畔漫步,打卡一座老建築,順便繞去老字型大小買一份剛剛上市的新式點心,這或許是很多上海人的閒暇一天。如今,這些融入上海市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已經得到聯合國認可,將向全世界推廣。

  10月31日,《上海手册——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在2022年世界都市日全球主場正式發佈。這是一份聯合國可更新檔案,遴選全球都市在經濟、社會、環境等領域可持續發展的優秀案例並進行推廣。今年,上海有4個案例入選,其中有2個為正式案例,還有2個為專欄案例,它們分別是“黃浦老字型大小的傳承與創新”“建築可閱讀”“舊房改造的治理智慧”和“蘇州河華政校園景觀提升工程”。

  縱覽全球,有的都市在幾十年前已經開始探索都市更新;很多全球一流都市會有一處世界級濱水區,如倫敦、巴黎、紐約。來自上海的4個案例又有哪些特別之處?

  軟與硬的融合

  這幾年,上海都市面貌變化最顯著的莫過於黃浦江和蘇州河岸線。170多年前,“一江一河”已經成為商船雲集、工廠林立的“大碼頭”,此後一直作為都市的重要生產板塊來使用,直到黃浦江覈心段45公里岸線、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里岸線貫通,上海總商會舊址等老建築陸續修繕一新,長寧華東政法大學校園、M50創意園區打開介面,才逐步蛻變為今天水清、岸美、宜遊的“生活秀帶”。

  “上海都市面貌之變,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幾年推進的‘民心工程’,其中就有入選《上海手册》的‘一江一河’‘加裝電梯’。實際上它們展現出來的厚度和意義,遠遠超過工程本身,這正是《上海手册》所關注的。”上海世界都市日事務協調中心主任成鍵說,《上海手册》不僅僅關注城市建設成就“硬”的一面,也很強調“硬”成就背後的多元文化、社會參與,也就是“軟”的一面。

  “軟硬相融”是國際社會衡量一座城市建設成就的重要名額。“《上海手册》雖然名為‘上海’,但這是為了紀念它作為上海世博會的精神遺產,實際上是一個國際合作平臺,編制組織包括了聯合國人居署、國際展覽局。這就是為什麼《上海手册》十分强調用國際化視角去遴選案例,並提出普適性建議。”成鍵說。

  許多上海市民對“一江一河”的蝶變,加裝電梯的速度,老建築的更新,還有老字型大小的創新已經十分熟悉,不過,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恰恰是這些有“人”參與的故事,才是决定工程速度和品質的關鍵。

  黃浦是很多老字型大小的發源地,上海有50%的老字型大小品牌選址在這個轄區。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和商業格局變化,老字型大小的生存遭遇挑戰,紛紛謀求新出路。在政府牽頭下,一項名為“老字型大小·新活力”的創新創業專項行動在黃浦首創首發,吸引企業、高校、社會組織共同參與,不僅解决了一部分青年人就業,而且給老字型大小帶來了新思路、新技術。“這種多方共治共贏的思路,是聯合國很看重並鼓勵的,契合了國際社會對社會人文的關切,以及對弱勢群體包括再就業人群的關注保護。”業內專家說。

  發展理念之變

  “一江一河”“加裝電梯”和“建築可閱讀”都是基於上海都市更新的大背景而進行的一種都市治理行動。不過,全球很多都市有過都市更新經驗,為什麼今年的上海案例具有推廣價值?

  “這是因為上海在城市開發觀念上的轉變,以及循序漸進的做法被國際社會所認可。”成鍵告訴記者。自2010年上海世博會到現在,《上海手册》已經歷8輪修編,見證了一座城市發展理念的變化,不斷向“都市,讓生活更美好”邁進。

  成鍵還記得,在舉辦上海世博會前,上海的都市更新理念主要是“拆改留”,不少國際機構組織來上海考察時,也基於此提了不少建議意見。2010年世博會之後,上海都市發展理念開始發生變化,包括“留改拆”探索和踐行“人民都市”重要理念,新的案例不斷湧現。

  “建築可閱讀”就是理念之變的濃縮。研究人員告訴記者,“建築可閱讀”是以富於文化色彩的表述,激發人們的共鳴,其內核是經歷過大規模快速建築的超大型都市,理性思考建築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並形成了當地語系化保護模式。特別是讓許多本地居民意識到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讓他們自覺自願地參與其中、延續歷史街區的生命活力。

  在“建築可閱讀”背後,上海關於文脈保護的脈絡清晰可見。到現在,全市有444處、1566幢優秀歷史建築都完成了“一幢一册”測繪建檔和保護工作,陸續以各種形式向市民開放。

  不只是都市更新理念,側重社會人文的共建共治共亯理念也得到更大層面的普及。“‘四葉草堂’案例被《上海手册》連續跟踪了3年,這是上海基層社區共建共治的典型,很多聯合國專家覺得很有意思,也很有價值。”一名《上海手册》研究人員說。上海市民對此不會陌生,“四葉草堂”團隊已在上海參與建造了200多個社區花園,將原來堆滿垃圾或長期沒有維護的空地改造成居民家門口的“桃花源”,在疫情之後還發起SEEDING(種子接力站)社區花園鄰里互助計畫。

  2014年首届世界都市日—上海論壇上,上海提出了“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基本概念,即以家為原點,建設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15分鐘步行可達的生活圈。此後,上海發佈全國首個《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並將其列入城市總體規劃。在這一理念宣導下,上海通過都市微更新、微改造打造了一批宜居、宜業、宜學、宜遊的現代社區,如今在全國範圍內得到認可和推廣。

  “接續”的力量

  如果仔細剖析四個上海案例可以發現,它們無一不是經歷了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探索,並都在近十年裏得到了快速深入的實踐。

  “建築可閱讀”是上海經過了30年探索積累形成的案例;加裝電梯背後有長達30年的舊改經驗支持;“一江一河”可追溯至2002年上海啟動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提出“人民之江”的發展目標;黃浦江綜合老字型大小更新則是從2017年發起。

  “上海一直在按照規劃目標有序推進,並由一届届市委市政府接續奮鬥,廣泛帶動企業、組織、高校和居民共同參與,這種永續的力量是聯合國鼓勵的,也完美契合今年世界都市日‘行動,從地方走向全球’的主題。”成鍵說。

  受國際關係和疫情等各方面因素影響,世界上有很多都市暫停和延后了支持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項目投資,導致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遭遇阻力。

  “世界都市日主題也體現了聯合國的深層考慮,即如何調動和鼓勵都市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支持全球層面的可持續發展。因為在全球化過程中,都市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無論實現經濟復蘇、疫情防控還是其他目標,都市才是主要的戰場。”成鍵認為,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上海努力探索實現都市可持續發展路徑、努力向全球分享具有普適性價值的治理模範,才廣受國際社會的認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