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著力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
新業態成吸納就業主體
□記者趙曉慧
2020年,全省城鎮就業人員2099萬人,比2012年新增807萬人,年均增長6.3%,新業態成吸納就業的主體;2021年,全省城鎮非私營組織就業人員平均工資82526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長8.8%……河北省統計局日前發佈的《黨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河北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著力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不斷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平均工資穩步增長。
產業結構優化帶動就業結構優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2020年,全省全部就業人員3671萬人,占全部人口的49.2%。2020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保持在較低水準。
就業結構不斷優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城鎮化率大幅提高,2015年首次突破50%,2020年全省城鎮化率達60.07%,比2012年提高13.47個百分點。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城鎮就業人員增長速度快於鄉村,城鎮就業比重逐年提高,城鄉就業格局發生歷史性轉變。2020年城鎮就業人員占全部就業人員的57.2%,比2012年提高25.4個百分點。
第一、二產業就業人員逐年减少,服務業就業人員新增,成為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就業結構不斷優化陞級。隨著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調整轉變,帶動了第一產業就業人員比重由2012年的34.9%下降到2020年的22.2%,第二產業由34.3%下降到31.9%,服務業由30.8%提高到45.9%。從2016年開始,呈現“三二一”格局,就業產業結構更趨優化、合理。
就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
非公經濟市場主體吸納就業能力大幅提升。城鎮組織就業人員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全省城鎮國有、集體組織就業人員266.9萬人,比2012年减少86.7萬人,占城鎮就業人員的比重為47.6%,下降9.4個百分點;其他各種經濟類型組織從業人員294.3萬人,占52.4%,提高9.4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吸納就業主力軍作用更加凸顯。
就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2020年,全省就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62年,比2010年提高0.99年。全省高中(含高職)以上學歷占全部就業人員的33.8%,比2010年提高13.6個百分點。其中高中(含高職)占15.1%,大學(含大專)及以上學歷占18.7%,分別比2010年提高2.6和11.0個百分點。
新業態成吸納就業的主體。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為代表的平臺經濟、共亯經濟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興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明顯增强,成為穩就業和促就業的新引擎。2020年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業就業人員比2012年增長153.3%,年均增長12.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比2012年增長110.3%,年均增長9.7%。
平均工資穩步增長
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把提高人民生活水準作為轉變經濟發展管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拓寬居民收入增長通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2021年,全省城鎮非私營組織就業人員平均工資82526元,比2012年新增43868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長8.8%。
工資改革見成效,六成行業增長翻倍。2021年,全省19個行業門類中,有12個行業平均工資與2012年相比增長超1倍,有11個行業增長超全省平均。分地區看,全省11個設區市中,有9個市與2012年相比增長超1倍,其中保定(含定州、雄安新區)增長最快,增長130.0%,年均增長9.7%。衡水和石家莊(含辛集)增長超1.2倍,分別增長127.6%和120.4%,年均分別增長9.6%和9.2%。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