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海華
首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昨天在上海揭曉。美國計算機科學與統計學家邁克爾·I·喬丹獲“智慧科學或數學獎”,德國生物化學家迪爾克·格爾利希獲“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單項獎金為1000萬元人民幣。
“智慧科學或數學獎”得主邁克爾·I·喬丹,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統計學系傑出冠名教授,他的突出貢獻在於成功連接了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
“智慧科學或數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2017年圖靈獎得主約翰·軒尼詩說:“喬丹教授是機器學習領域的先驅,通過在機器學習、概率學、統計學以及圖模型這四者間建立聯系,為機器學習奠定了數學與計算基礎。這些領域的相互聯系,不僅有助於促進機器學習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同時還提升了相關領域研究工作的質量和數量。”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的基石,喬丹在機器學習領域工作了近30年,是真正將機器學習用於特定主題模型,如文字分析、影像分析的開創者之一。過去的十年裏,機器學習在諸多領域的應用得到爆炸式發展,如自動駕駛汽車、X光片分析、蛋白質折疊預測等,都離不開基於喬丹研究所塑造的理論框架。
“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得主格爾利希教授在馬克斯·普朗克多學科科學研究所擔任主任,他第一個發現了負責識別核蛋白訊號並產生相互作用的輸入蛋白。
“人類有23對染色體,染色體是細胞核的基因圖譜,負責編碼催化生命活動的蛋白質的所有資訊。要想製造出這些蛋白質分子,細胞核內外就要進行一定的交流。”“生命科學或醫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介紹,此前學界已公認質膜和細胞核之間的蛋白質運輸存在選擇性,但對於其選擇機制與通過機制尚不明確。格爾利希第一個發現了負責識別核蛋白訊號並產生相互作用的輸入蛋白,並持續獲得多項基礎性發現。格爾利希的小組還開發了納米抗體作為細胞生物學工具,且能够被用於包括新冠肺炎、瘧疾、細菌感染、敗血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療。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每年頒發一次,面向全球科學家評選,躋身全球獎勵金額最高的科學獎項之列。該獎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承辦、紅杉中國獨家捐贈。首届頒獎典禮將於11月初在第五届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舉行,兩位獲獎者將應邀來滬參加頒獎典禮。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