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瑞哲
“從錢學森、施蟄存到路易·艾黎,這條路上竟然住著那麼多名人。”來自肯雅的上海大學博士生歐辰,從本科到現在已在滬生活學習11年,早已把上海當作自己的家。前天下午,他第一次近距離走進愚園路上的老宅。當天,“國際學生看上海”活動舉行。來自十多個國家的滬上留學生沿著愚園路、中山公園與蘇州河長寧段一帶,一路采風。那麼,外國人眼中的上海有啥不一樣?
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111號錢學森舊居,是此輪疫情以來第一次對外迎客。當年,錢學森就是從愚園路騎自行車,去交通大學讀大學的。在錢氏舊居門前,愚園路“紅色印迹”宣講團團長、“全國最美志願者”霍白向留學生們介紹,這棟磚木混合結構的聯列式花園住宅原本是錢學森母親章家的產業,由於章家家道中落,後來賣掉此樓,但是又向陸姓房東租回此樓。錢學森之父錢均夫住在底樓,上面三層是錢學森的表哥居住。
霍白告訴留學生們,在1932年到1934年間,處在愛國救亡之中的青年錢學森,就在這幢小樓裏自學,從鐵道工程轉向航空工程專業,走上空天救國的道路。分別來自俄羅斯、哈薩克共和國、土庫曼共和國的林迪亞、漢諾娃、傑琳,在舊居展室裏找到一張老照片,錢學森赴美留學工作、輾轉回到祖國後,攜妻帶娃與父親團圓,這張團圓照就是在愚園路家中底樓靠弄堂的窗前拍攝的。
岐山村在當時是上海一個中高檔居民住宅區,是愚園路上頗有名氣的新式里弄之一,共有75幢樓房,占地2.2公頃。由此向西步行,這批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大、上海大學等校的來華學子,又找到了位於愚園路1315弄4號樓的路易·艾黎舊居。
作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這幢磚木水泥結構的三層西式樓房,是與宋慶齡結下半個多世紀友誼的紐西蘭友人艾黎於1932年到1938年間的在滬寓所。華陽路街道姚家角居委會主任邱力介紹,這裡曾是中共地下工作者的接頭地點和避難所,上海地下黨還在他家的頂樓架設過秘密電臺。
接著,留學生們途經“愚巷”,路過20路電車終點站,穿行在中山公園破牆開放的公共空間。原來9月中旬,百年中山公園剛剛打開圍牆,以全新的共亯姿態融入蘇州河畔。從公園的3號門走到2號門,一條長約700米的林蔭道串聯起梧桐廣場和華陽廣場,也將原本深藏公園的華東最大懸鈴木、銅頂、音樂、燈光等展現在國際學生們的眼前。
過了萬航渡路,學子們走上蘇州河華政段的健身步道,穿過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及3個居民區。總長920米的濱河綠道也不算短,留學生一口氣來回走了個遍。他們的步履串起“思孟園”“格致園”“倚竹苑”“獬豸園”“華政橋”“桃李園”“東風角”“法劇場”“銀杏院”“書香園”等“一帶十點”10個公共空間景觀節點,百年校園20多棟文保建築的整體風貌被擁入蘇河沿線景觀。“我真的很喜歡這條岸線”,來自多哥的同濟大學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碩士生天賜說。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