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藝術大展開幕,三個專題展相繼展出,讓普通市民圓夢出彩“非專業”藝術展獲兩萬多件投稿

上海 101℃ 0
摘要:上海市民藝術大展作為歷經十六年培育與發展的市民“雙年展”藝術活動,已成為上海地區具有群眾性、綜合性、權威性的品牌藝術大展。

昨天,觀眾在毛麻倉庫欣賞作品。.jpg

  昨天,觀眾在毛麻倉庫欣賞作品。記者 賴鑫琳 攝

  記者 鐘菡

  在陸家嘴雲端高樓憑欄看上海都市巨變;廣闊無垠的海面上,數艘帆船競渡;魯迅存書室舊址裏,一段“追光歲月”定格在畫面上……第九届上海市民藝術(美術)大展昨天在楊浦區毛麻倉庫開幕,240件作品展現都市風情、百姓生活、民族特色、地域風景等不同題材,參展者用不同的藝術形式熱情描繪上海獨特的都市精神風貌與新時代上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圖景。

  創作水准日益提高

  上海市民藝術大展作為歷經十六年培育與發展的市民“雙年展”藝術活動,已成為上海地區具有群眾性、綜合性、權威性的品牌藝術大展。本届大展以“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得到滬上美術、書法、攝影愛好者的積極回應。經過半年多籌備,共收到來自全市的21505件作品,經過各級評選,最終遴選出660件美術、書法、攝影優秀作品。三個專題展於9月至11月分別在楊浦區毛麻倉庫、奉賢區九棵樹藝術中心、靜安區文化館三個展區相繼展出。

  在美術大展中,240件作品入圍,其中80件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和優秀作品獎。评审認為,相比前幾届大賽,美術作品的群眾基礎越來越扎實,國畫、油畫、版畫、農民畫、漆畫等幾乎囊括所有類型,體現了不同畫種的群眾基礎。版畫被评审公認為質量高的畫種,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主任、评审薑建忠評估“達到了專業水准”。毛麻倉庫這個展覽空間也為本届大展參賽者提供了更多創作可能性——作品尺幅更大,兩米四的尺寸與全國美展接軌,使得更多大幅精彩作品加入。

  此次展覽中,不少現場作品具有較强的視覺衝擊力。比如司尚林的《中國式地圖之上海》以地圖為圖示語言,採用雙層疊加的呈現模式,讓觀眾直觀看出百年間中國由積貧積弱到經濟騰飛的巨大發展變化。徐增英的版畫作品《嗨!魔都!》以鳥瞰視角表現上海浦東、浦西兩岸的景色。現實中冰冷的鋼筋混凝土森林、滔滔不絕的黃浦江水,在藝術家的刻刀下轉換成綿密、充滿溫度的線條。今年大賽也吸引了一批院校學生加入,更不乏在全國、上海各類大展上的獲獎作者。

  “今年無論參賽數量和參賽質量都高於往屆。”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劉亞平曾參加過多次評審,他認為,本届作品在主題性與藝術性上更突出,內容更豐富,表現管道也更多樣。他分析,群文藝術創作水准日益提高,和當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創作條件日漸提升有關。以往,畫家為了采風要跋山涉水,有時要坐幾天幾夜的火車。近年來,上海日益繁榮的美術展覽和藝術生態,給藝術愛好者提供滋養。上海市民藝術大展也成為許多業餘愛好者展現自身風采的平臺和走向專業道路的起點。

  留在上海的理由

  今年眾多作品在主題上集中反映了意氣風發的市民生活,展現欣欣向榮的都市景象。比如馬婕的《翱翔的青春》描繪了跳傘這種極限運動場景,張力足、動感强,人物表情生動,也體現出當代年輕人勇於挑戰、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馮正安的《看東方》則展現了典型的上海都市風貌,對這座城市的熱愛洋溢在畫面中。

  來自嘉定的陳昊以《高貴的單純》獲得一等獎,他在天華學院擔任美術教師,“單純”也正是他在教學時對學生們的畫面要求。陳昊已經是第六次參加市民藝術大展,從入選到兩次獲得三等獎,再到如今拔得頭籌,這一展覽見證著他的藝術成長。

  在劉亞平看來,以專業、包容的標準來評選作品,“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上海市民藝術大展的一大特色。展覽在徵集時不設門檻,生活、工作在上海的普通人都可以投稿。“這2萬多件的數位是不得了的,儘管最終能入選的只是少數,但參與度非常重要。只有參與了,才會持續關注,甚至進一步關注全國的美術展覽,不斷想辦法提升自己,從業餘走向專業。”

  上海市民藝術大展自2006年創辦以來,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群文藝術創作作品和人才。市群藝館美術指導陳迪正是從上海市民藝術大展走出的優秀青年畫家。作為從外地來滬的畫家,他從參加“江南之春”美術作品展嶄露頭角,到在上海市民藝術大展上取得佳績,再到參加上海美術大展摘得白玉蘭獎,一路走來,他從市民藝術大展的參與者、獲獎者,成為活動組織者之一。“市民藝術大展從羣衆中來,在專業上也具有引領性。許多像我一樣的外地來滬藝術家,也是在參加這樣的展覽中被發掘,獲得公平展示的平臺。如今,還有不少中青年優秀藝術家積極參與,在這裡找到歸屬感和自信心,這可能成為他們留在上海的一個理由。”

  10月底,市民藝術大展將在奉賢區九棵樹藝術中心舉辦市民書法專題展,240幅作品著力體現詩意品質。同時,市民攝影專題展將在靜安文化館展出,180幅獲獎作品反映出上海海納百川的建築風貌與人文景觀,展現出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對美好生活的新期許。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館長吳鵬宏認為,讓市民在展覽期間感受群文藝術創作的氛圍,從而達到社會大美育的目的。“相較於專業展覽,它讓普通市民可以通過社區、街鎮,在家門口參與展覽,也給了普通市民圓夢出彩的機會。”

标签: 美術 藝術 上海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