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歷經300多天奮戰後,成綿高速擴容項目重要控制性工程——馬鞍山隧道右幅順利貫通。這意味著該項目距通車目標更近一步。
成綿高速擴容項目是國家高速公路網首都放射線G5的重要路段和G93成渝地區環線的共用路段,是國家“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縱八線“北京至昆明”的組成部分,在國家和區域高速公路網中居重要地位。
“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就要求我們克服萬難推動項目建設,確保項目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交付。”項目建設方——中鐵二十局成綿高速擴容TJ3-1標段副經理梅川說。
提前2個多月貫通
機械化、智能化施工為項目建設提速
馬鞍山隧道起於德陽市中江縣永太鎮棲雲村,止於德陽市旌陽區新中鎮龍居村,全長890米,是四川首座八車道高速公路隧道。
“最大開挖寬度為23.05米,最大開挖高度為14.8米。”梅川說,除了“大”,還有“險”和“難”。隧道圍岩為五級圍岩,最大埋深為120米,施工風險高。同時,因開挖採用雙側壁與單側壁導坑施工,施工工作面分割較多,在狹窄空間中進行開挖工作,施工難度大。
高溫、降雨、疫情等多種因素對工期有影響,施工進度滯後,怎麼辦?“那就讓機器上,用智能化手段建,用科技提高工作效率。”梅川說。
在隧道內,記者看到液壓自行橋模一體式棧橋和二襯智慧澆築台車正在工作。“全部機械化操作,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梅川告訴記者,按照傳統施工方式,馬鞍山隧道施工起碼需三四百人現場同時工作。採用機械化施工後,現時現場只需50餘名工人工作。
不僅如此,在馬鞍山隧道建設中,項目採用分佈式光纖及微位移監測科技代替傳統監測手段與智慧管理平臺,實現隧道施工的全天候三維可視模型管理。同時,利用大數據科技對監測數據進行智慧分析和處理,還可實現隧道的動態設計和安全預警預報。
“按照施工計畫,隧道右洞將在今年底貫通,我們提前2個多月完成目標。”梅川表示,接下來,要繼續保持“拼”的精神,科學施工,確保隧道後期建設穩步推進。
統籌防疫和施工
“一項目一清單”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馬鞍山隧道施工工地如何過防疫關?“我們採取閉環式管理,所有的上崗工人嚴格遵守核酸檢測要求,每天都要做好掃碼、登記、測溫等工作。”梅川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馬鞍山隧道建設項目現場沒有一名工人離崗。
受疫情影響,建設資料不足、設備無法到場怎麼辦?“有些建材和設備供應商在成都無法生產、發貨,我們就第一時間聯系備選供應商,從其他地區調貨,保障施工需求。”梅川表示,“德陽市交通運輸局作為項目牽頭單位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為我們提供本地的供應商資訊,讓我們根據需求自由選擇。”
“該項目在德陽市境內長約50.5公里,途經羅江區、中江縣、旌陽區、經開區、廣漢市。”德陽市交通運輸局成綿高速擴容項目聯絡人謝健康介紹,德陽市政府成立工作專班,點對點提供要素協調服務,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去年底以來,德陽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堅持每月召開一次成綿高速擴容項目德陽段建設調度會或專題研究推進會,充分利用月調度會議機制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難點、堵點。
“我們詳細梳理項目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形成‘一項目一清單’,建立督辦問責機制,按問題清單逐項對賬銷號,形成搶前抓早的工作氛圍,破解項目建設瓶頸。現時項目建設推進順利,計劃2024年完工。”謝健康說。(記者 曹凘源)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