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歷史節點搶佔先機形成優勢——訪閔行區委書記陳宇劍

上海 46℃ 0
摘要:而更大的競爭優勢在於閔行强大的製造業。今年春節後,閔行區啟動《2022年閔行區新時代幹部能力提昇大培訓》。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邁入而立之年的閔行,將更加自信、堅定、從容。

  記者黃勇娣

  始終堅持“製造業强區”

  記者:今年是閔行區“撤二建一”設立30周年。長期以來,閔行綜合經濟實力一直在全市各區中穩居第二,靠什麼形成比較優勢?

  陳宇劍:閔行有著自身先天優勢——和郊區比,有區位優勢;和中心城區比,有商務成本優勢。而更大的競爭優勢在於閔行强大的製造業。作為上海的老工業基地,閔行一直是二產的集聚區,始終堅持“製造業强區”。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閔行建設新中國第一個工業衛星城;改革開放時期,閔行工業區、莘莊工業區率先創建,吸引了一大批高層次、高投資額和高技術含量的跨國公司大項目落戶閔行;2000年以後,航太、航空、船舶、核電的到來,又給閔行發展帶來強勁動力和全新增長點……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衕誌到閔行區調研時指出,要圍繞服務國家戰畧,增强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提高先進製造業競爭力,推動三二一產業共同發展;要加大統籌力度,著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發揮好先行示範作用。

  閔行牢記囑託,在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都牢牢地、敏銳地抓住以製造業為代表的產業發展熱點和重點,在鞏固原有產業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了梯次發展、持續推進的態勢。

  眼下,閔行瞄準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產業發展趨勢,加快推動綠色低碳、元宇宙、智慧終端等新賽道佈局。閔行重點產業加快集聚,去年工業總產值超過391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1.3%,製造業發展的質效持續提升。

  記者: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閔行有什麼好做法?

  陳宇劍:要持續培育新增長點,必須堅持科技創新在產業發展中的第一動力作用,同時還需要有長遠眼光、捨得投入。

  當年,為佈局航太航空板塊,閔行捨得出土地、出資金、給服務。最近,在莘莊工業區,我們把多幅商辦用地、商業用地調整為研發用地,讓出眼前利益,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吸引科技型企業的到來。外界有人以為,閔行的空間資源已十分有限。但實際上,這幾年,閔行建立了科學完善的土地儲備機制,現時在手的土地就有3萬畝。“好項目不缺土地”,在閔行有著最生動的發展圖景。

  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到去年,閔行的市場主體達到23.95萬戶,其中有一半是這兩三年注册過來的,平均每年新增4萬戶左右。現在,許多長三角投資者到了閔行,就不願意離開了。他們說,這裡有區位優勢、便利交通,也有城市環境,更有雄厚的產業基礎、豐富的科創資源,就足够了。

  新舊動能轉換,既要起得早又要跑得快

  記者:一個地區的發展,“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閔行要始終保持比較優勢,除了製造業立區,還有其他哪些方面支撐?

  陳宇劍:我們確立了“一南一北”戰畧,這是閔行的兩大歷史性戰畧機遇,也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畧支撐。

  當前,閔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重要關頭,面臨的機遇很多,包括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發展的機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上海南部科創中心發展的機遇等。閔行正處於多重國家戰畧疊加的重要機遇期,也處於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決戰決勝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既要起得早,又要跑得快。

  閔行“一南一北”兩大板塊,在南部,我們將發揮上海南部科創中心的功能,推動先進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在北部,將發揮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推動作用,彰顯開放優勢,推動現代服務業的高水准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虹橋地區,近十年,我們持續投入了300億元,騰出了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久的將來,在虹橋前灣地區,一座融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國際文化、國際醫療、國際教育、國際社區六大覈心功能於一體的國際化產城融合示範區將拔地而起,虹橋國際藝術文化中心、前灣公園等標誌性建築將成為區域新地標。

  記者:“一南一北”令人振奮,如何讓閔行中部、東部等其他板塊也齊頭並進?

  陳宇劍:著眼全區,我們進一步加快構建“北部先行、中部崛起、南部振興、東部開發”的發展格局。

  閔行中部地區也要加快崛起步伐。比如莘莊工業區,要打造高品質生活配套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和現代化產業園區;梅隴鎮,要打造商貿繁榮、產業興旺的閔行中部總部經濟集聚區。東部地區,則要主動承接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及浦東高水准改革開放溢出帶動效應,加大開發力度。比如浦江鎮,要打造生態人文濱江新城區、高端科技產業引領區。

  讓人才既能施展才華,又能愜意生活

  記者:幹事創業,關鍵在人。吸引人才,閔行的比較優勢在哪裡?

  陳宇劍:過去十年,閔行最突出、最大的變化,就是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功能定位的重大提升,一步步實現了從輔城、新城、現代化新城區、中心城區拓展區,到現代化主城區的轉變。這樣的“進階”,使得閔行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之前,閔行發展遭遇不少瓶頸短板,其中市民反映比較突出的就是出行堵車嚴重、醫療和教育優質資源不足等問題。這幾年,閔行加大投入,全面補齊交通、環境、教育、醫療、文體等領域的公共服務和城市功能短板,努力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舉個例子,十年前,閔行只有一家三甲醫院,現在全區已有九家三級醫院。交通出行方面的大幅改善,更是有目共睹。

  在南部“大零號灣”地區,人們的感受格外明顯。那裡有一條橫涇港,全長大約30公里,兩岸過去都是老舊的廠房,如今經過幾年的努力,已變成生機勃勃的科創園區,成為一條“科創水街”,充滿創新氣息、生活氣息、人文氣息。接下來,我們還要在水街兩岸開書店、茶館、咖啡屋,建步道、騎行道、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等。未來,創業者可以在這裡漫步、休憩,也可以在這裡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甚至可以是從早到晚運轉,白天生機勃勃、晚上燈火通明的地方。

  記者:人們發現,在閔行似乎找不到“都市中心”,虹橋、莘莊、七寶等都是中心。

  陳宇劍:這就表明,閔行是個“多中心”的現代化主城區;這也意味著,閔行的商業、教育、文化等方面優質供給正努力做到均衡化。而這也是人們所期待的。現時,在閔行工作生活的大學以上學歷人才達101萬,海外高層次人才占全市1/4,兩院院士76人,這些數據均位居全市前列。

  閔行確立今後五年的發展目標,那就是全面建成“創新、開放、生態、人文”的現代化主城區。創新、開放是閔行發展的兩大動力,生態、人文是閔行未來發展的底色。既可以施展才華,又可以愜意生活——未來閔行要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才進得來、留得住。

  記者:“創新、開放、生態、人文”美好藍圖,如何去實現?

  陳宇劍:閔行幹部一直具有“開路爭先”的精神。幾十年來,他們一次又一次的開路創舉,為閔行搶得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先機。

  今年春節後,閔行區啟動《2022年閔行區新時代幹部能力提昇大培訓》。通過教育培訓,讓幹部增强“識勢”之明、提高“佈局”之能、掌握“幹事”之道。同時,我們推動幹部進入“五個一線”——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前沿一線、社會高效能治理的基層一線、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點一線、應對急難險重任務的鬥爭一線、落實區域協調發展的艱苦一線,讓他們在打硬仗、扛重活中快速成長。

  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邁入而立之年的閔行,將更加自信、堅定、從容。青春奮鬥正當時,不負人民再出發。

标签: 經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