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海華
昨天,在2022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上,和黃醫藥以大會“最新突破性優選報告”形式公佈了自主研發的呋喹替尼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研究的兩項關鍵數據:降低轉移性結直腸癌死亡風險達34%;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達68%。
記者瞭解到,和黃醫藥將於今年年底前遞交呋喹替尼在美國上市的申請,並計畫明年年內向歐盟和日本遞交上市申請,為結直腸癌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中國方案。
呋喹替尼距離“出海”更近了,有望成為張江乃至上海第一個在國外直接上市的原創新藥。而今在張江,有越來越多的創新藥選擇“出海”,這條路好走嗎?
直接出海:
提升企業研發實力
近年來,中國藥企加快了海外市場佈局的脚步。一方面,企業新藥研發實力提升,主動為之。另一方面,創新藥研發成本越來越高,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也是一種應對。
張江藥企的“出海”現時主要有兩種模式:直接到國外上市和對外許可,其中後者更為常見。而和黃醫藥走的是第一條道路,也是最難的一條路。從成立那天起,和黃醫藥就秉持“自主創新”和“全球同步”原則,“自主出海”是其戰畧上的部署。
要到國外上市,必須從小小的化合物開始進行源頭創新。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呋喹替尼就經歷了十餘年研發歷程。自2018年在中國上市以來,其改善了晚期三線結直腸癌患者無藥可用的狀況,延長了約5萬名患者的生命。據相關統計,其在三線結直腸癌患者中市場佔有率達43%。
“我們雖然選擇了最難的一條路,但搭建了科技平臺體系後,會有源源不斷的產品。”和黃醫藥資深副總裁崔昳昤告訴記者。研發人員在和黃醫藥的占比超過60%,在中國創新藥企中居榜首。從2018年至今的短短4年,和黃醫藥的3項一類新藥獲批上市,在中國位列三强,在上海排名第一。和黃醫藥現有13個抗腫瘤候選藥物正在全球開展臨床研究。
現時,我國獲得美國準予上市的原創新藥共有2款,分別是南京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和北京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
為何不約而同選擇在美國上市?“因為美國的創新藥市場占全球55%,而且有示範作用。”崔昳昤一語道破。
借船出海:
減輕企業資金壓力
日前,濟民可信集團旗下的上海濟煜醫藥將其自主研發的口服雄激素受體降解劑在全球的開發及商業化權利,獨家許可給了羅氏旗下的基因泰克。這款受體降解劑對於對現有療法耐藥的前列腺癌患者具有治療潜力。基因泰克將向濟煜醫藥支付6000萬美元首付款,並在達到協議約定的里程碑時支付相應款項,最高可達5.9億美元。濟煜醫藥還將獲得合作產品基於淨銷售額的梯度提成。
這是濟煜醫藥創新藥通過對外許可“借船出海”的第三個成功案例。“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上海研發中心成立四年時間就取得如此成績。”濟民可信集團總裁梁宏表示。
對外許可,是指企業進行藥物早期研發,然後將有潜力的項目授權給某些特定國家或地區的藥企,由其完成後續的臨床開發、申報上市、生產和銷售等工作。
一年多來,張江創新藥通過對外許可“借船出海”,動作頻頻。2021年至2022年8月,張江生物醫藥對外許可交易數量累計近20項,總交易金額超過70億美元,交易金額占全國的近30%。從數量上看,複宏漢霖有4項,其次是濟煜醫藥有3項;君實生物、和鉑醫藥各2項。銳格醫藥創下一年多來的交易金額紀錄,2021年12月授予美國禮來一項知識產權許可,總交易金額超過15億美元。
7月29日和8月16日,寶船生物的一款抗體注射液(研發代號BC007)分別獲批在美國和中國開展臨床試驗。BC007是寶船生物自主研發靶向CLDN18.2和CD47的雙抗,用於治療胃癌和胰腺癌,是全球首款獲得中美臨床批件的該靶點組合雙抗。這是寶船生物創新藥“出海”征程的重要一步,總經理黃應峰表示:“希望能夠與海外公司達成合作,利用雙方各自優勢來共同開發BC007。”
對外許可,可以在藥物研發的任何階段進行。這是目前我國藥企採用最多的“借船出海”管道。對於多數國內藥企而言,相比直接在國外上市,這一選擇面臨的資金壓力會小很多,更為靈活。
如今,儘管中國的創新藥只占全球市場的3%,但中國藥企的創新能力不容小覷。崔昳昤介紹,據有關資料統計,2017年,我國上市的一類創新藥只有1個,全球是41個;去年我國是31個,全球68個。短短5年,從占比2.4%增長到45.6%,進步顯而易見。
可以預見,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企“揚帆出海”。一方面,要針對臨床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國外藥企差异化競爭。另一方面,開展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已成為創新藥“出海”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和必經之路,對於進入國際市場的困難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備,以不變應萬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