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會現場。石啟立攝
9月9日,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黑龍江省‘非凡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六場舉行,圍繞黑龍江省“堅定不移加强生態文明建設,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作專題發佈。會上,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劉曉東介紹了黑龍江在推進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方面取得的成效。
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劉曉東。石啟立攝
劉曉東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住建系統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積極推進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務,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短板。截至2021年底,全省城鎮汙水處理規模達到508萬噸/日,排水管網近1.8萬公里,年處理污水14.3億噸,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2.74萬噸/日,都市、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
劉曉東介紹,十八大以來,黑龍江省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垃圾治理設施建設,大致經歷了快速發展、提質增效、集中攻堅三個階段。
第一,快速發展階段(2012年-2018年)。黑龍江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嚴格落實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全省各市縣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面開工建設。在這期間,全省新建生活汙水處理廠43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136萬噸/日,都市、縣城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91%和88%,分別提升了33.7和63.8個百分點;新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55座,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1.73萬噸/日,設市都市、縣城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86.9%和65.4%,分別提升了43.3和56.2個百分點。
第二,提質增效階段(2019年-2021年)。黑龍江省在大規模進行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將工作重點由能力提升轉為提質增效,先後出臺城鎮汙水處理設施佈局規劃和城鄉固體廢物分類治理佈局規劃,深入開展城鎮污水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和城鎮生活垃圾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從過去單一主攻建廠建網,逐步向廠網並重轉變,城鎮生活垃圾處理也由無害化轉向資源化發展。在這期間,全省新增汙水處理能力57萬噸/日,新增污水管網1044公里,完成75座汙水處理廠由一級B向一級A提標改造,建立起了具有寒冷地區特點的生活汙水處理體系,實現了縣級以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全覆蓋。全省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8250噸/日,哈爾濱、佳木斯、伊春、七台河、綏化市市區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形成了新增處理能力以焚燒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發展格局。
第三,集中攻堅階段(2022年-2025年)。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綠色龍江”,該省著力在提高處理效能、優化設施結構、完善管理體系上加大推進力度。在汙水處理方面,在全面排查全省都市、縣城建成區污水管網的基礎上,啟動三年攻堅行動,計畫年底前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000公里,完成剩餘8座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到2024年計畫新建改造污水管網4000公里,大幅提升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面,以優化生活垃圾處理工藝,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為主要目標,計畫年底前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1600噸/日以上,預計到2025年將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6000噸/日以上,生活垃圾資源化水准將不斷提升,進一步形成以焚燒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發展新格局。
劉曉東表示,為建設“水清岸綠、生態宜居”的美麗龍江,該省將健全完善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體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以實際工作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韓婷澎)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