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力大學教授江友華當選“四有”好教師他抗癌十年手術三次沒落下一節課

上海 49℃ 0
摘要:作為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得主,江友華在教師節前當選了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師。

  記者徐瑞哲

  他,從一名無線電廠工人成長為博士、博士後、教授,在從教十幾個春秋裏,抗癌十年、三度手術,卻沒有落下過一節課。他就是上海電力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江友華。

  家住彭浦新村,他早上5時半坐最早一趟捷運趕往上海電力大學臨港校區,8時半準時到達,晚上回到家裡已是10時半左右,本該好好保養的身體更顯疲憊,他卻說:“沒事沒事,能給同學們按時上課答疑就好。”

  新學期,江友華又擔任了《電氣檢測與節能控制》課程的授課老師。他給研究生上的第一堂課就講學習態度要端正。4年前,同在這門課上,當課上到一半時,江老師臉色不好、語速變慢,這是他最近一次肝癌復發。而每當江友華再次克服病魔重回講臺,學生們都能發現一個更加樂觀向上的江老師。

  作為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得主,江友華在教師節前當選了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

  手術後第5天就出差

  江友華曾在武漢無線電廠工作兩年,2006年進入杭州錢江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從事博士後工作,2008年3月來到上海電力大學任教至今。

  2018年1月初,江友華剛經歷了第3次肝癌復發的射頻消融術,需要靜養一段時日。但他一聽說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籌畫建立校外科研平臺以及研究生和大學生校外實習基地,在手術後的第4天就與各企業溝通,次日就與院長崔昊楊到外地組織洽談事宜,搭乘早晨7時的火車,再坐晚上7時多的火車回滬。

  有人告誡江友華,既然生了那麼重的病,就不要那麼拼。“如果因為生病就在工作上心安理得地停滯不前,那麼跟一個行將就木的人又有什麼區別?”江友華直言,“既然老天爺給了我活下去的機會,那麼我就不能辜負這份幸運。”

  江友華沒有因為生病而要求减少課時,反而每年都達到學院教師平均課時的2倍左右,科研工作量也處於學院教師前列。2014年以來,江友華在國際、國內有影響力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獲發明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0項。

  病床上改學生論文

  這些年,學生在學業上若有疑問,即使24時鐘聲過後,江友華仍能“秒回”進行指導。手術期間,他還堅持在病床上幫學生改論文,直到淩晨3時。研究生的論文被江老師批註最多的一篇達到100多處。

  教學中,江友華探索和創新“電子書院”人才培養模式及研究生—大學生傳幫帶實訓教學改革。他利用自己的科研經費,設計和製作資訊類及強電類教學科研平臺,免費提供給學生使用。近3年,他帶教學生參賽,屢獲國獎、市獎。

  在江友華課題組,“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在哪裡”等主題研討定期開展。“教師如果只關心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無疑就像在生產沒有方向盤的車子,是極其危險的。”研究生陳博說,“江老師告訴我們,寫論文可以使用團隊實驗得出的數據,這是資源共亯;但絕對不能抄襲其他作者的數據成果,這是一個直接關乎人品的問題。”

  雖然重病在身,檢查和治療需要不少開銷,但江友華堅持義務捐款,參與寧夏西吉縣吉強鎮楊河村小學的暖冬計畫,5年來資助多位貧困學生。“我少穿一件新衣服、一雙新鞋子不要緊,我還有舊衣服、舊鞋子穿。”他經常這樣勸人,“少出去旅遊一次、少聚一次餐,卻可以讓貧困生穿得暖,有書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