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曄
“供應鏈會影響你體重。”京東工業副總裁沈學軍在上海疫情形勢嚴峻的4月,掉了數斤肉,但隨著5月供應鏈逐步恢復,體重很快反彈。
這是沈學軍在“因效而能”2022上海工業產業數智化轉型峰會上分享的真實經歷。
這場由市經信委指導、上海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等聯合主辦的峰會,開成了“反思會”——疫情給產業鏈、供應鏈帶來衝擊,大量曾驕傲於自家供應鏈精實管理水准的“優等生”也開始反思。但峰會也開成了行動大會。正如市經信委生產性服務業處處長劉新宇所言,“推動供應鏈數位化轉型,加速供應鏈由線變網,正成為經歷疫情陣痛後企業的新共識。”
供應鏈邏輯分水嶺
上汽乘用車公司梁宏從事供應鏈管理20年。在他眼中,2020年成了公司供應鏈管理邏輯的分水嶺。
他自豪,上汽乘用車獲評國家級“智慧製造標杆企業”,這一殊榮中一個重要考量,就在於供應鏈管理水准。2020年以前,公司極少發生供應商無法供貨的問題,供應鏈管理追求的是效率、零庫存。然而,面臨疫情多點散發,且時間、地點難以預料,“這讓我們的供應鏈管理邏輯不得不將安全放在首位。另外,供應鏈管理也在加深,過去我們對二級供應商的管理多依託於一級供應商,但現在需要打穿一級供應商,直通二級晶片供應商,努力實現可控。”
梁宏的分享得到與會者的共鳴。有製造企業坦言,疫情中,當A供應商“武功盡廢”,不得不慌忙尋找B供應商替代,尋源中的迷茫無助“不堪回首”。
但事實上,非疫情原因造成的供應鏈痛點早已存在。比如MRO,即生產中用於維護、維修、設備運行的物料,不可或缺,卻高度零散,採購值可能不足企業採購總額的8%,但往往要消耗採購部門60%以上的工作量。還有“呆滯庫存”,如申通地鐵,為保障順暢運營,其常備庫存高達10億元,資金佔用和庫存管理壓力很大。
此外,企業還要面對不可測事件。如去年3月,巴拿馬籍貨船“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卡住了國際海運的咽喉要道,全球供應鏈大受影響。一個新名詞“VUCA時代”由此浮出水面——由易變、不確定、複雜、模糊所構成的變幻莫測的時代已然來臨。
數位化成解决之道
如何構建安全、敏捷、韌性的供應鏈?痛定思痛的企業,開始向數位化尋求解决之道。
但這並不容易,首先要打通內部不同系統間的信息孤島。許多企業原採購週期長達兩個月,其中一半時間消耗在不同物料單據的“翻譯”上——同一物料,因其採購編碼、入庫編碼等各不相同,各“孤島”間不能理解。由此可見,海量工業品的數位化和標準化建設極其重要。“唯有數位化和標準化的設定,才能建構起網格化的供應鏈,才能在變化來臨時實現迅速分析、新供應商認證,以及供應鏈快速切換。”一家企業負責人說。
現成的轉型案例已有一些。京東集團副總裁孫志祥舉例,在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中,華為僅用三天就實現了供應鏈網絡的快速切換。當時,華為有28艘船、400餘個貨櫃已進入或即將進入擁塞航道,預計有123家客戶將受影響。華為利用支撐其全球業務經營的數智平臺,迅速對空、海、鐵運數萬條實时變化的路徑展開百萬級排列組合的大資料分析,預判事件持續發酵可能帶來的塞港、鐵運擠兌等風險,並通過預案類比算出了最佳解決方案。最終,華為把80%的訂單延誤控制在兩周之內,對客戶的影響被降至最低。
深度擁抱產業電商
上海許多企業已加速行動起來。
這從連續三年舉辦的中國(上海)工業品線上交易節中便可見一斑。線上交易節是市經信委2020年起助力企業重構產業鏈的重要嘗試,首届交易節交易額即超過100億元,第二届更是突破300億元,今年第三届需求更迫切。交易節主辦單位上海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董事長戴佩華介紹,“今年5月,我們及時綜合了當時具有復工能力的企業,推出復工複產供應鏈平臺,很快得到了寶山、金山、松江、青浦、奉賢等區50個園區的積極回應。園區由此找到抓手,服務對接了超過千家企業。7月,我們又聯合十餘家央國企的採購和供應鏈平臺,成立數位化供應鏈產業聯盟,推動上海形成區別於消費電商的產業電商集羣新生態。”
據記者瞭解,產業電商,是企業“買買買”的電商平臺。如針對C端的消費電商京東,在2018年開始針對B端佈局“京東工業”,專注以“供應鏈+科技+服務”,在工業領域實踐“鏈網融合”。在供應端,針對工業品型號規格複雜、長尾商品及非標品較多的痛點,京東工業依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科技,搭建工業品標準化分類和商品體系;對需求端,京東工業在工業園區、廠區、產線旁,建起企配中心、京工櫃、智慧移動倉等基礎設施,實現履約。
由此,企業購買工業品如上淘寶般方便,可線上上迅速尋源、下單,無須備貨,即買即用。疫情後迅猛增長的企業供應鏈數位化轉型需求,使得京東工業短短數年便已服務近40%的世界500强企業、近50%的中國500强企業。“根據最新調研,企業在使用京東工業的科技和服務後,採購價格等顯性成本降低15%,時間、管理、運營等隱性成本降低30%以上。”京東集團副總裁孫志祥說。
而在產業基礎完整雄厚、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金融體系豐富强大、航運中心暢通發達的上海,產業電商早在2005年左右就已發軔。當年,愛姆意、上海鋼聯等開始活躍,並成為政府部門重點支持項目。經歷17年發展,上海產業電商走過了早年僅提供資訊的1.0階段,經歷了賺取傭金、差價的2.0版本,如今正深度融入製造企業業務流程,開啟了為企業降本增效、共創利潤、分享服務的3.0階段。
在第三届中國(上海)工業品線上交易節上首發的2022產業電商創新榜中,共計40家上榜企業,其中80%或誕生於上海,或總部落子上海。上海產業電商在鋼鐵、機電、化工品等領域擁有絕對優勢,如震坤行、西域供應鏈、雲漢芯城等,多已成長為業內獨角獸和隱形冠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