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培育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吉林 76℃ 0
摘要:走進洮南市福順鎮慶茂村,眼前一片片稻田如同綠色的“地毯”鋪陳開來,一派豐收的好兆頭。富硒農業屬於功能性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一支具有特色的新興力量,發展富硒產業洮南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八月的洮南大地生機盎然,在奔流的洮兒河、蛟流河等水系滋潤下,黑土地上的農作物正在茁壯成長。2021年,洮南市糧食產量首次邁入吉林省前十產糧大縣行列,今年以來,洮南市在守好“糧袋子”的同時,不斷探索做優做强特色現代化農業,努力實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多方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緊盯現代農業謀劃富硒水稻產業

  走進洮南市福順鎮慶茂村,眼前一片片稻田如同綠色的“地毯”鋪陳開來,一派豐收的好兆頭。

  “我的水稻現在看著和普通的水稻沒有太大區別,但這些水稻可不簡單,都是今年我按照去農藥、去化肥、零農殘、無公害標準試種的富硒水稻,它除了留存普通水稻的全部營養成分外,還具有保護心臟和延緩衰老、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多種特殊保健功能呢!”村民盛東波說。

  富硒農業屬於功能性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一支具有特色的新興力量,發展富硒產業洮南自然條件得天獨厚。2003年,吉林省地質調查院根據1:2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在洮南市發現富硒土地9處,總面積約227.83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洮南市福順鎮全域以及野馬鄉、那金鎮等鄉鎮部分區域。

  “我們村今年共推廣試種富硒水稻200公頃,現時長勢都很好,村民也很認可,明年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廣富硒水稻種植,讓有限的土地,發揮更大的效益,讓村民的收入越來越高。”福順鎮慶茂村黨支部書記張和說。

  近年來,洮南市正探索通過“建基地、引科技、抓園區、塑文化、創品牌”等五大措施,建設集生產、加工、研發、貿易於一體的國家重點富硒產業集聚區,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的硒文化體驗中心與科研基地,實現從富硒農業到富硒產業的轉變,將洮南市打造成“吉林富硒現代產業發展示範區”和“中國東北首個富硒產業區”。

  發揮傳統優勢做强雜糧雜豆產業

  蛟流河鄉是洮南市及周邊雜糧雜豆交易集散地,鄉內有多個交易市場,這裡的農戶也有種植雜糧雜豆的傳統和積極性。

  “今年,我在自家和流轉的土地上種了8公頃大豆,現在長勢都很好,有的都已經結角了,相信今年又會獲得一個大豐收。”蛟流河鄉光榮村村民張為說。

  洮南市雜糧雜豆種植歷史悠久,農民具有豐富的種植經驗。洮南市現有雜糧雜豆行業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農產品地理標誌9個,白城公共品牌(洮南綠豆)1個,雜糧雜豆交易市場3個,年交易額10億元,帶動洮南市及周邊三省一區雜糧雜豆種植面積600餘萬畝,行銷網路覆蓋國內12個省、市,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雜糧雜豆注冊商標已達156個。

  近年來,洮南市以打造雜糧雜豆產業集群、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為目標,按照“規劃科學、佈局合理、主業突出、特色明顯”的要求,努力實現雜糧雜豆產業集群良種化、標準化、產業化、市場化水准穩步提升,充分發揮傳統產業優勢,並持續做大做强,助推百姓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發展。

  活用房前屋後發展庭院經濟

  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洮南市充分發揮庭院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努力把“小庭院”打造成“大產業”。

  “別看我這小院不大,可給我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收入。今年,我利用自家小院種植了西瓜,村上成立了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幫我統一銷售,西瓜賣上了好價錢,一個小院就給我創造了一萬多元的收入,還不影響我繼續種植自用的瓜果蔬菜,結合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庭院經濟這個點子真是太好了。”黑水鎮黑水村村民薛丙志說。

  近年來,洮南市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鄉鎮,“一鄉一業”特色村,推動庭院經濟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著力培育發展一批庭院經濟特色鄉鎮、特色村,使庭院經濟成為鄉村振興,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保持庭院經濟規模穩中有升,2017年至2021年共發展庭院經濟種植戶27.35萬餘戶,種植面積15.74萬畝,讓“小庭院”發揮了“大作用”、獲得了“大收益”,羣衆的收入也越來越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