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志·科學分志·人文社會科學卷(1978—2010)》出版,記錄改革開放大潮下的標誌性成果

上海 63℃ 0
摘要:記者王珍周丹旎歷時7年,170餘萬字的《上海市志·科學分志·人文社會科學卷》日前正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從這個意義上說,《社科志》的出版是上海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性成果。

  記者王珍周丹旎

  歷時7年,170餘萬字的《上海市志·科學分志·人文社會科學卷(1978—2010)》(以下簡稱《社科志》)日前正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9月1日,推進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暨《社科志》出版座談會在上海社科主題館舉行。

  《社科志》較為全面客觀地記述了1978年改革開放開啟大幕至21世紀第一個十年間上海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總體情況,是一部文獻性、理論性、科學性兼備,富有時代特徵、上海特色、社科學術特點的志書。

  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事業,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之一,而且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之一。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各項制度逐漸成熟定型,這一階段社會發展變革的方方面面,都為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同時也對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課題和挑戰。

  為改革實踐提供理論支撐

  上海市於2010年正式啟動第二輪新編地方志書編纂工作。其中,市社聯承擔了《社科志》的組織編纂工作。此輪修志主要聚焦在黨領導下的改革開放行程中,人文社科如何發展壯大,同時承擔歷史責任,為改革開放服務,更多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併相輔相成的特點。從這個意義上說,《社科志》的出版是上海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性成果。

  真正有價值的理論,必須服務於偉大實踐。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上海人文社會科學站在時代的潮頭、傾聽時代的足音、把握時代的脈搏、解答時代提出的問題,與國家發展同呼吸、共命運。這一時期,湧現出許多具有突破意義的標誌性成果,其中不少直接推動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

  今天談到上海改革開放的“破冰”之舉,土地批租必然會被提起。為這一“破冰”之舉在理論上作出先行突破的就是上海的社科學者。1984年,張薰華撰寫的《論社會主義經濟中地租的必然性》,在國內首次提出土地有償使用的觀點,為國內建立土地批租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再比如,上海學者比較早地提出第三產業發展問題。1983年開始的上海經濟發展戰畧研究,提出要充分發揮上海的優勢,走改造和振興的新路子,使上海既成為中國重要的先進工業基地,又成為全國最大的貿易中心和科技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資訊中心;要大力發展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比重,使上海逐步從以工業為主的單功能都市向產業結構合理、開放型的多功能經濟中心轉變。

  世界瞭解中國的重要視窗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上海人文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不斷健全,研究隊伍不斷壯大。在完善和深化傳統學科的基礎上,上海學界紮根本土社會現實,回應上海乃至全國改革開放中的重大實踐問題,進一步拓展研究範圍,更新並開拓新的學科設定,帶動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交叉學科、前沿學科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獨具風格、獨具氣派的上海人文社會科學。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學者利用區域性特點和優勢,對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治進行深入研究。1978年到2010年,上海黨史黨建研究開創了新局面,特別是圍繞黨的創建、中共中央在上海、上海與抗日戰爭、上海與解放戰爭、上海與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上海與改革開放、上海革命文化、上海工人運動、上海地下黨、中國共產黨與上海社會組織、新四軍與上海及新四軍與華中抗日根據地等方面,取得了豐厚的學術成果,一批開拓性研究成果填補原有空白,為學術研究的繼續深化和學科建設的不斷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世界觀察和瞭解中國的視窗,上海擔負著重要使命。2004年,首届世界中國學論壇在上海舉辦。從漢學到中國學,實際上是中國研究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的過程,也是中國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不斷創新的過程。如今,這個論壇已成功舉辦9届,這張黃浦江畔的學術“圓桌”成為世界瞭解“真實中國”的重要視窗。

  踏上新征程,面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上海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要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追求,努力推出更多彰顯中國特色、反映時代特徵、體現上海特點的學術研究成果和社科普及產品,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