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鄉村旅遊生機勃勃

吉林 55℃ 0
摘要:初秋時節,行走在白山大地上,感受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現時,八裡坡村、錦江木屋村、長白朝鮮族果園村等,正煥發現代鄉村休閒旅遊的生機。


渾江區河口畫家村花海。王明哲攝


八裡坡文化園體驗遊。王浩宇攝

遊人在首届“長白山鄉村旅遊節”開幕式上載歌載舞。金澤文攝


臨江邱家崗七彩滑道。李承儒攝

尋找詩和遠方的八裡坡文化園、破繭成蝶煥然一新的邱家崗、文化賦能蓄勢待發的河口畫家村……

一座座村莊在四季更迭中,或如清新隽永的山水畫,或如濃墨重彩的油畫,引得遊人如織。初秋時節,行走在白山大地上,感受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

以全域旅遊為統領,以鄉村旅遊提檔陞級為目標,多元化推動、特色化建設、差异化互補、產業化發展、規範化管理,白山市全面提升鄉村旅遊發展質量和水准,推動鄉村旅遊蓬勃發展,使鄉村旅遊成為提升旅遊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助推器。全市共有鄉村旅遊經營單位56家(其中A級以上38家)、民宿39家、鄉村旅遊重點村15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13家)。隨著鄉村旅遊發展品質的不斷提升,現已開發打造了鄉村休閒、文化體驗、果蔬採摘、特色餐飲等8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同時借助“長白山之夏”“長白山之冬”重大旅遊節慶和“長白山鄉村旅遊節”等具有白山特色的鄉村旅遊系列節事活動,踏春之旅、親子漂流、叢林穿越、氡泉慢生活、遊船探春·開江品鮮、草莓採摘等品牌活動應運而生,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土特產品的銷售,拓寬了村裡人增收的通路。

三色輝映樹品牌。圍繞“一村一品”,培育發展休閒度假型、紅色旅遊型、民俗文化型、康體養生型等多種特色鄉村旅遊產品。初步形成了以“綠色”為代表的鄉村生態休閒遊,以“紅色”為代表的鄉村紅色文化遊,以“白色”為代表的鄉村冰雪體驗遊,共同鑄就了“綠、紅、白”三色輝映的鄉村文旅品牌,鄉村旅遊已成為代表白山文旅產業發展的一道靚麗名片。

四季線路引客流。盯緊四季主題遊,將全市重點景區、鄉村、自然景觀串聯綜合,策劃推出“春賞、夏爽、秋韻、冬享”四季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開發打造鄉村休閒、文化體驗、果蔬採摘、特色餐飲等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引導旅行社根據各景點實際,靈活組合線路,根據季節變化,推出特色鮮明的一日遊、兩日遊等主題旅遊線路,打造城郊短途遊的新賣點和引領鄉村旅遊消費的新亮點。

文化賦能建體系。將本地農特產品開發與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的旅遊價值,提高鄉村旅遊文化含量。開發適合不同人群、影響不同區域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塑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文化印象。現時,八裡坡村、錦江木屋村、長白朝鮮族果園村等,正煥發現代鄉村休閒旅遊的生機。

積極創建提品質。積極創建鄉村旅遊品牌,組織開展國家級和省級旅遊重點村遴選推薦申報,統籌A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旅遊民宿等創建。現時,全市共有鄉村旅遊經營單位56家,其中4A級12家、3A級19家、2 A級7家。民宿39家、鄉村旅遊重點村共15家,鄉村旅遊發展品質不斷提升。

彰顯特色促增收。借助“長白山之夏”“長白山之冬”重大旅遊節慶和“採摘節、民俗節、格林集市”等具有白山特色的鄉村旅遊系列節事,開展文旅宣傳活動。同時,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擴大鄉村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河口村——

賞花嬉雪自在遊

初秋時節,驅車駛向白山市渾江區河口街道的河口村。乾淨整潔的村路兩旁綠樹成蔭,綻放的野花隨風搖曳。駛出市區十幾分鐘,便來到飛宇冰雪娛樂招待中心,青山綠草,藍天白雲,清凉的山風拂過,令人倍感愜意。

“剛剛30多名畫家退房,他們看到這裡自然環境優美,就决定在這兒采風,住了一個多星期。”白山市飛宇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經理任豔新高興地說。走進招待中心,服務人員正在收拾房間,屋內配備有線電視、WiFi、熱水器等,滿足遊客需求。現招待中心有30個房間,同時能容納七八十名遊客入住,同時一樓配有餐廳,遊客可以吃到道地的農家菜。

“我們中心有30名員工,都是河口村村民。以前,村民到外打工。現在有了這個旅遊產業項目,村民可以在家掙錢,夏天在花海幹活,冬閒時就到雪場打工,離家近,旺季時一個月平均能收入3000多元。”任豔新說。

河口畫家村夏季氣候清爽宜人,會出現一片5萬平方米“花的海洋”,紫色、粉色、白色的芝櫻花競相綻放,絢爛非常。眾多遊客來此賞花拍照、休閒度假,感受清爽夏天。冬季這裡又變成了“冰雪的海洋”,單板、雙板、雪圈等一項項刺激、好玩的雪上體驗深受大家歡迎。

兼任村婦聯主任的任豔新說,近年來,市區近郊遊火熱。村黨支部結合實際,引導和組織30餘名村民,以土地、林地、資金入股的形式成立了白山市飛宇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經營開發老道洞景區和高麗溝農業觀光項目。

高麗溝農業觀光園綜合了夏季避暑、特色種養、冰雪運動等資源,分為綜合服務、農耕體驗、冰雪休閒、賽車主題館等功能區,是集餐飲、住宿、娛樂於一體的休閒度假中心。截至目前,高麗溝農業觀光園一期已建設完成,2400平方米服務大樓、700多平方米的溫室、600平方米的雪具大廳,長600米、寬50米的雪道已全部投入使用。冰雪休閒體驗區的嬉雪、滑雪項目和農耕體驗區的花海、採摘園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休閒度假。

“這裡的1號樓、3號樓是餐飲和住宿,2號樓是畫室和展廳。”手指著正在加緊建設的畫家基地,河口街道副主任趙筱華信心滿滿。

 老嶺村——

詩情畫意八裡坡

置身於八裡坡文化園,身前流過的潺潺溪流,帶來了沁人心脾的清凉。抬眼盡是花叢、林海、奇石、險峰;身後是集住宿、娛樂、自助燒烤、鐵鍋燉於一體的森林木屋院落。老人坐在屋外的平臺上笑看孩童爭搶秋千,大姑娘、小媳婦在燒烤爐和鐵鍋灶邊一展廚藝,自認年輕的家長和自覺成熟的少年在屋後為選擇山林間的哪一條通幽曲徑爭執不下,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盛景,讓人流連忘返。

長白山雪嶺八裡坡位於白山市江源區石人鎮老嶺村,因老嶺山脈西坡一段八裏長坡而得名,八裡坡文化園就坐落在清朝遺跡蕩平嶺碑所在地的坡下。這裡四面環山,四季變化明顯。每年春天冰雪尚未消融,就有冰淩花開放;夏季鳥叫蟲鳴,凉爽怡人;秋季五花滿山,流光溢彩;冬季冰封雪飄,雪景妖嬈,是踏青、觀花、賞楓、嬉雪的佳地,也是攝影采風、繪畫寫生的寶地,更是喜愛自然、夏季避暑、戶外休閒旅遊的天堂。

半舊的雨靴、廢棄的輪胎成為花盆,不知名的小花怒放著;兩條舊輪胎用麻繩一纏,便成了沙發;磚牆上掛著花盆、牆角處立著花盆,樹皮掏個洞就成了鳥窩……走進八裡坡文化園,處處可見匠心獨運的設計。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築接待面積1868平方米,可同時提供200人住宿和餐飲的園區內,建有觀賞亭、休憩草坪、花卉園、垂釣園等等,冬季建有娛雪遊樂設施,還可舉辦篝火晚會、新年晚會等具有鄉土文化特色的旅遊活動。

這裡的民居依然是泥牆紅瓦,青色的石磨擺放在院中的角落,屋簷下掛著紅辣椒、黃苞米,一副東北民居風貌。原汁原味的生態環境、民居、鄉土文化,吸引了眾多繪畫、攝影愛好者。園區先後簽訂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北華大學等25所大學作為學生寫生繪畫實踐教學基地,接待國家級藝術基金項目7次、省級項目5次,接待來自全國30多所大學師生實地創作等。每年來這裡寫生的專家、教授、學者、學生、遊客近萬人,通過他們的畫作、書法口口相傳,帶動了當地旅遊產業、文化產業、農副產業的發展。

“這幾天村民每天都能賣出去兩三千斤豆角,都被遊客買走了。”文化園創建者孫躍武高興地說。文化園先後幫助省級貧困村老嶺村三個家庭脫貧,帶動兩戶家庭致富,為村民打開農副產品銷路。

利用廢棄的廠房建酒吧、空地開展露營、閒置的房屋做燒烤基地……孫躍武的心中,還有更大的藍圖。

  邱家崗村——

破繭成蝶花間舞

色彩斑斕的百畝花田、肥而不膩的山猪扣肉、別具特色的主題民宿,還有那令孩子們流連忘返的七彩滑道……如今的臨江市邱家崗村,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四面八方的遊客。

2014年,結合本村海拔高、雪期長的明顯優勢,“邱家崗村生態旅遊項目”在村民代表大會上一致通過,一場致力鄉村旅遊發展的大幕徐徐拉開。

2016年,冰雪樂園建成,分為滑雪區和戲雪區兩部分,可滑單板雙板、溜大雪圈。開設三家特色民俗客棧和18棟森林木屋,協同轄區10戶農家樂餐飲飯店和7戶農家旅舍共同發展,日可接待遊客500餘人次。

隨著旅遊熱度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給遊客帶來更加豐富的旅遊體驗,邱家崗村進一步強化農商對接,推動農旅一體發展。2016年末,該村通過招商引資,與省外投資商簽訂滑雪場承包協定,依託邱家崗村冰雪樂園,結合現有硬體設施和樂園規模,打造邱家崗村星火生態園。發展有方向、科技有指導、資金有保障,邱家崗村鄉村旅遊正式駛入“快車道”。

“在我們村,鄉村旅遊可不是只有冬天的活兒,這可是全年的產業。”村黨支部書記史玉平談起村裡的旅遊發展現狀,可謂是幹勁兒十足。

邱家崗村創新思路,在“冰天雪地”冷資源和“綠水青山”凉資源上下足了功夫,做好鄉村旅遊這篇“大文章”。

為確保生態園全年運轉,提高吸引力,引進210米省內最長七彩滑道娛樂項目,許多遊客慕名而來,親身體驗這份夏日中的別樣激情與快樂。200畝花海地標景觀在滑雪道兩側蔓延開來,每年6至9月份,油牡丹、月季、芍藥、油葵等競相開放,花香撲鼻,彩蝶飛舞,成為遊客的打卡勝地,打出邱家崗旅遊品牌“新名片”。

園內設立了小型養殖場,餵養本地溜達雞和散放大鹅。三個一畝來地兒的小魚塘養殖鯽魚、鯉魚等。喂鹅、釣魚、撿雞蛋不僅成為遊客沉浸式體驗項目之一,生態園內養殖的禽、畜、魚還為旅遊餐飲提供“道地”食材。

數不盡的好風光,忘不了的好味道。在這裡,原生態扣肉、小雞燉蘑菇、鐵鍋鯉魚、山野菜、大煎餅、黃米飯等已成為邱家崗的特色“招牌菜”。

通過大力發展,該村已形成“吃、住、遊、樂、娛”產業增收鏈,連續兩年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帶動村民每戶增收5000元以上。

鄉村旅遊帶動的不僅是產業的快速發展,更加速了農村基礎設施完善和人居環境整治的行程。硬覆蓋、架村橋,建學校、鋪廣場,開書屋、設講堂,村民打麻將的少了,扭秧歌的多了;嘮閑嗑的少了,學科技的多了……外培“顏值”,內養“氣質”,昔日裏寧靜的小山村變得熱鬧起來,村民們也有了屬於自己的鄉村幸福文化生活。(蔡沖春王春寶金澤文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