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戚穎璞
上海寶山南大地區,有一處名叫“富國皮革”的老廠區,最近兩年,它借著都市更新的東風,改成了“洗浴中心”。這個“澡堂”不一般。站在門口,就能看到一輛輛貨車載著土堆開進“淋浴間”。這裡是給土“洗澡”的地方,而且要洗一次高科技的“澡”——土還是土,但土又不是原來的土了。
誰在花錢給土“洗澡”,高科技的“澡”怎麼洗?
“黑色地塊”全面煥新
老工業區要騰籠換鳥,環境修復是難點。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寶山南大地區也有相似困擾:20多年前,鄉鎮企業和衍生小作坊在此興起,大型廠房被層層轉租,“一屋簷,百作坊”的場景隨處可見。雖然有了發展,但違建普遍、污水橫流,讓南大地區變成環保地圖上的“黑色地塊”。
2009年,南大地區啟動環境綜合整治,試圖擺脫曾經作為污染重地的陰影,“黑色”產業關閉騰退,空出的大片土地變成“戰畧留白”,是外環內規模最大的待開發區域。
在南北轉型戰畧推動下,南大地區成功晉級上海五大重點轉型區域之一,意欲打造全市綠色低碳轉型模範區,占地約6.28平方公里。但老工業區的痛點沒有得到根本解决:工廠走後,增量污染是沒了,存量影響或許還在。如,普陀桃浦“染化八廠”離開後,原址仍有總量30多萬立方米的污水土壤和水體等待處理,污染物深埋地下十多米,這是知名土壤修復工程桃浦603地塊項目的由來。
污染地塊開發週期長,科技難點多且環環相扣,如不及時治理,影響後續開發進度。2020年6月,承接603地塊修復的科技團隊轉戰寶山南大,服務於南大地區各類規劃地塊污染土壤的治理與修復,從底子上“全面煥新”。
探索吸收“桃浦”經驗
在“富國皮革”老廠區,巨大的修復工廠像盒子一樣蓋在地面,盒子內有乾坤。永續修復實驗室、土壤修復車間等各個功能區一應俱全。一車車污染土壤被運入修復工廠,在這間“大澡堂”中“淋浴洗淨”後,重新回填到相距不遠的項目建設現場。
這種修復管道專業名稱叫作“异比特集中修復”,它區別於“原位修復模式”,是把土壤運到統一的固定場地進行“清理”。上海建工環境科技公司科技人員告訴記者,南大地區污染地塊分佈廣而散,异地修復比原位修復的效率更高、土地流轉更快。
經過“异比特集中修復”,泥土先進入篩選設備,剔除石塊鋼筋等雜質、破碎大顆粒土壤,再由高速异比特土壤處理設備自動添加固態、液態化學試劑,“洗掉”土壤身上的毒素。自主設計的土壤淋洗設備可高效處理重金屬污染類型土壤。
這一整套涵蓋土壤淋洗、化學高級氧化、熱脫附等高科技的“洗浴”結束後,工廠汙水處理站將“洗澡水”處理達標,優先回用於廠內土壤淋洗、土壤養護、地面和車輛沖洗,其餘納入市政污水管網排放,實現水資源迴圈利用。通過數位化智慧管理平臺,項目人員線上就能掌握土壤修復全過程,使每一批污染土“洗淨”過程可追溯。
南大土壤修復工廠逐步建設形成了涵蓋土壤淋洗、化學高級氧化、熱脫附、生物修復、氣相抽提、土壤翻拋與生物堆肥等多種异比特修復工藝,以及配備污染土壤破碎、篩分、混合攪拌、淋洗等系列專業設備,能够規模處理各類重金屬污染、有機物污染、重金屬與有機物複合污染土壤的“异比特集中修復”,囙此在業內被視為桃浦智創城場地修復項目“2.0升級版”,在吸收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提升,相比之下,修復質量高、項目成本低、二次污染少,同時兼顧整個區域規劃用地功能、區域環境條件等因素。
現時,南大土壤修復工廠的年處理能力為15萬到20萬立方米,處於業內較高水準,預計第二階段產線投用後,最大年處理能力可達45萬到60萬立方米。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