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新聞學院迎新大會和碩士研究生的婚禮都邀請了他這名警衛成了“溫暖的存在”

上海 42℃ 0
摘要:最近,他接到了兩個邀請,一是新聞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汪霖的婚禮,二是新聞學院下個月的迎新大會。汪霖的婚禮將在9月舉行,邀請薑師傅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記者黃海華

  69歲的薑炳鑫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一名警衛。最近,他接到了兩個邀請,一是新聞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汪霖的婚禮,二是新聞學院下個月的迎新大會。一名普通的警衛,何以會成為他人“溫暖的存在”?

  在流動性較强的警衛隊伍中,薑師傅在新聞學院工作了17年,時間最久。他座位下的地板已經被凳子磨掉了油漆。但他最喜歡這個位置,因為門廳可以一覽無餘。經常有老師尚未掏出門卡,薑師傅已經瞥見並通過遙控開了門,因為他熟識每一位老師。他喜歡敞著門,“如果有人需要幫忙,可以聽得更清楚。”他還在門房間備了雨傘,因為總會有師生忘了帶。

  10時30分,是薑師傅每天吃自帶便當的時間。因為,再過半小時就是學生下課、老師們陸續吃午飯的時間,也是他最忙碌的時候。薑師傅上過4年多夜班,從18時到淩晨6時,“沒有一次睡過覺”。那時,還是手搖切換監控畫面,他會整晚端坐在荧幕面前操作。小偷翻牆過來、消防龍頭被撞壞……都被他第一時間發現。

  後來上日班,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升國旗。“除了兩次下雷陣雨怕觸雷,延遲了”,其他時候,這是即使一個人也要按時完成的儀式。

  “你最愛的薑師傅要退休了!”薑娜莉幾乎是第一時間被告知了薑師傅退休的消息。如今在韓國首爾工作的她,曾經是新聞學院的一名留學生。就在記者採訪薑師傅之時,她正好給薑師傅發來微信:師傅辛苦了,希望退休以後的日子,師傅能幸福。

  8月9日,薑師傅從新聞裏獲悉,韓國首爾遭遇特大豪雨,趕緊給薑娜莉發去問候,得知她沒事才松了一口氣。畢業4年,許多往事薑娜莉仍歷歷在目。“我走在街上,突然聽見有人大聲叫我的名字。原來是薑師傅,他正騎著一輛自行車回家。那個場景特別像電影裏的一個畫面。”

  薑師傅經常手裡拿著一大串鑰匙,叮噹作響。“一聽見鑰匙的聲音,就知道薑師傅來了。”薑娜莉說,每次她到新聞學院辦公樓,薑師傅都會笑著打招呼:吃飯了嗎?別吃太多麻辣燙!“雖然身在異鄉,就像是和爺爺在聊天,特別親切。”

  汪霖在新聞學院做助教時,她的工作間就在門房間隔壁。影印機平時放在門房間,需要複印時,薑師傅總會過來幫忙。“他是那種很為人著想的人。畢業那會兒,要敲很多章,而我住的宿舍離學院辦公樓挺遠的,如果正好老師不在,就得來回跑。我並沒有拜託他,但他都看在眼裡,只要老師進了樓,就給我打電話。”汪霖說,她當時還對朋友感慨:有了薑師傅,就好像擁有了全世界。

  一次交談,讓汪霖對薑師傅有了更深的認識,“其實,他的家裡也有難事,但薑師傅總是微笑示人,把善意帶給身邊的人。”汪霖的婚禮將在9月舉行,邀請薑師傅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他經常說和我是半個老鄉,因為他在安徽做過知青。在我看來,他就像一個長輩,是一個‘上海的親人’。”

  “不說再見,薑師傅常見!”最近,新聞學院廣告學系主任李華強拍攝的“薑師傅日常”系列視頻更新了內容。

  雖然回想起來大多是一些瑣碎的事情,但薑師傅已成為新聞學院集體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在意自行車和電瓶車的停放秩序,更經常提醒大家不要落下電腦和手機,還會默默地給車子打氣;老師出差,他總要多問一句,什麼時候回來,並用心記住;冬天放學後,桌球室最受歡迎,他會提前半小時打開熱空調;怕有事聯系不上他,三年前薑師傅終於買了手機,如今52個微信好友,大多是新聞學院的師生。

  “很多老師突然發現,原來之前習以為常的東西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李華強說,這麼多年,薑師傅總是把快遞送到每個老師的辦公室,當他退休後,大家才意識到,他一直在做分外事。

  一到畢業季,許多學生會來和薑師傅留影告別。許多人從新聞學院90周年院慶文獻展第一次得知他的全名。策展時,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建議為薑師傅單獨留出展位,因為“他是學院歷史的一部分”。後來,薑師傅榮獲的“老師心目中的好警衛”獎狀,以及他一個人升旗的照片,成為這次展覽“最溫情之處”。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