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大世界今年首個戲曲原創巨制上演,帶觀眾進入“盜夢空間”大劇院版“重逢牡丹亭”昨晚首演

上海 77℃ 0
摘要:昨天,“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在上海大劇院首演。“重逢《牡丹亭》”是上海大劇院今年製作出品的首個原創大戲,也是今年演藝大世界收穫的第一個戲曲原創。

大劇院版“重逢牡丹亭”昨晚首演.jpeg

  重逢《牡丹亭》首演劇照。記者董天曄攝

  記者諸葛漪

  昨天,“2022上海大劇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在上海大劇院首演。首演前一天晚上,彩排至21時30分中場休息時,導演馬俊豐還在烦乱,“在《冥誓》一折,杜麗娘、柳夢梅相顧無言,‘無言’瞬間需要演員停頓多久?”服裝設計師賴宣吾也在烦乱,他為單雯飾演的杜麗娘準備了白色、米黃色、灰色三種頭紗,“首演時要戴哪一種?”

  “重逢《牡丹亭》”是上海大劇院今年製作出品的首個原創大戲,也是今年演藝大世界收穫的第一個戲曲原創。大劇院前廳靠近檢票口處的A+藝術空間咖啡廳專門推出限時特飲“夢梅”咖啡,為觀眾帶來別致的觀演“前奏”。

  打造東方舞臺美學品牌

  “重逢《牡丹亭》”製作人林愷與上海大劇院合作已久,他在這裡的排練廳集結張軍、史依弘完成《2012牡丹亭》,推出過大師版《牡丹亭》、蔡正仁主演的《鐵冠圖》、史依弘“梅尚程荀”專場,也為大劇院製作過新編昆劇《浮生六記》。當時,他說,“我這樣一個‘見異思遷’的人,牡丹亭的故事應該不會再做了。”然而,度過了2022年充滿挑戰的春天、緊張忙碌的夏天,林愷還是在立秋後“重逢《牡丹亭》”。他說,“一個好夢的魔力在於江山代有才人出,總有後輩才俊給前輩大師一個驚喜。”奔波於全國各大劇院,他對上海充滿信心,“上海觀眾有太多選擇,可以看話劇、音樂劇、傳統戲曲。為什麼選擇‘重逢《牡丹亭》’?因為觀眾相信‘上海大劇院製作’這個品牌”。

  在全國各大地標性劇院中,上海大劇院最早嘗試“戲曲製作”。總經理張笑丁不止一次說:“大劇院創制中心今年為觀眾重點打造東方舞臺美學品牌。”

  喝完“夢梅”咖啡,走進劇場的觀眾眼前一亮,傳統舞臺向樂池凸起尖角。唱到高潮處,主演單雯、張軍站在尖角前端,仿佛近在咫尺。舞美設計劉科棟將大劇院變成傳統聽戲的“廳堂”,一邊是碩大的鏡面裝置,一邊是斷井頹垣、亭臺樓閣從空中緩緩落下,演員穿行其間,如同走在古代話本中。

  單雯搭檔張軍演過超過500場不同版本《牡丹亭》。江蘇、上海戲曲界翹楚首次合作《牡丹亭》,排練時兩人異口同聲,“要不斷磨合,‘磨’到最舒服的感覺。”

  首次嘗試昆曲和聲複調

  昨晚,觀眾遇見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牡丹亭》。《牡丹亭》代表唱段“原來姹紫嫣紅開遍……”被編劇羅周從《遊園驚夢》裏折開,在《叫畫》一出裏出現,唱段中首次讓柳夢梅加入演唱,這種大膽採用和聲複調的嘗試在昆曲裏尚屬首次,也正是通過這一音樂的特殊形式和身段表演,展現柳夢梅拾畫和杜麗娘遊園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雙遊園”關係。

  鏡面裝置將柳夢梅與杜麗娘的遊園“重疊”在一起,被劇組戲稱為“加强版遊園”。“移花接木,用一個轉景,舞臺從蕭瑟的遊園變到姹紫嫣紅的華麗遊園。”馬俊豐說,“傳統經典‘禁錮’我們,也在‘塑造’我們。劇場經常排戲到一半又修改,把劇本捏成完美的演出本。”

  傳統《叫畫》是柳夢梅對著杜麗娘畫像抒發胸臆的獨角戲,在“重逢《牡丹亭》”中的《叫畫》,張軍與畫像“交流”,單雯就站在他的身旁,有了更多情感演繹空間。湯顯祖原著《言懷》柳夢梅之夢,與《驚夢》杜麗娘之夢合二為一,時間線剪斷重組。張軍說,“這是我的夢,還是她的夢,夢交織在一起,杜麗娘、柳夢梅帶著觀眾進入‘盜夢空間’。”

  張笑丁、林愷為“重逢《牡丹亭》”搭建了實力雄厚的班底。江南名醜、“梅花獎”得主李鴻良飾演石道姑;上海京劇院大武生奚中路出演大花神,為這個過往多由旦角應工的人物賦予莊嚴雅正的氣質;上海京劇院老生演員藍天受邀飾演陳最良。灰白色的現代感背景映襯下,燈光設計邢辛為單雯、張軍打出兩兩相望的灰色剪影,引得彩排時攝影師紛紛奔向觀眾席側面,捕捉情愫繾綣的最佳角度畫面。

  “我們在做一個‘恪守底線、突破疆界’的《牡丹亭》。”馬俊豐說,“從《浮生六記》到‘重逢《牡丹亭》’,上海大劇院延續東方舞臺美學品牌理念,製作‘傳統制法、當代審美’的作品。”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